叢龍梅 曲芳芳

【摘 要】目的:對CHD患者檢測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分析其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58例CHD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取同期在我院健康體檢的58例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進行檢測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血液檢驗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的PLT、PCT、MPV、RDW、CK-MB、cTnI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CHD患者PLT、PCT、MPV、RDW、CK-MB、cTnI等血液檢驗指標與健康人群差異較大,可用于輔助診斷、病情判斷及預后評估。
【關鍵詞】血液檢驗;冠心病;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5? ? ?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115-01
冠心病(CHD)是一種由冠脈功能性能改變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影像學檢查,例如冠狀造影等,雖然能夠輔助確診,但檢查較為復雜,且創傷較大,診斷符合率不高,且存在血管內血栓、皮下血腫等診斷風險,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造影劑過敏、麻醉意外等不良反應。研究發現,血液檢驗指標對CHD診斷、預后評估也具有較高價值,且不同血液檢驗指標,且檢驗效果也存在差異。本文將對CHD患者檢測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分析其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58例CHD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齡47~80歲,平均(64.06±3.33)歲,病程2~20年,平均(5.65±1.08)年。同時,選取同期在我院健康體檢的58例對照組,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齡48~79歲,平均(65.45±4.05)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集空腹靜脈血,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鈣蛋白(cTn)、紅細胞分布寬度(RDW)、血小板相關參數等指標進行檢測,血小板相關參數包括血小板計數(PLT)、血小板壓積(PCT)、平均血小板體積(MPV)。標本采集方法:入院第2d,采集靜脈血6mL,根據患者的病情可多次采集,在2h 內完成檢驗,進行抗凝處理,離心5min,離心速度3000rpm,對上層清液進行檢測。使用日立 LST008000-9800 T/H全自動生化分析儀、LH50/ LH55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
1.3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血液檢驗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使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PLT、PCT、MPV、RDW、CK-MB、cTnI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CHD的主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可誘發心肌梗死、猝死,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近年來,研究發現,在CHD發生、發展過程中,血小板、紅細胞相關參數會發生改變,因此,cTn 檢測已經逐漸替代了CK-MB,成為心肌細胞損傷的金標準[1]。同時,有研究發現,RDW 增加與心血管類事件發生、死亡存在相關性。通過檢驗患者相關血液指標,可了解患者的病理及病情變化,有助于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
血栓學研究顯示,冠狀動脈硬化的基礎為動脈內膜血栓形成,在血栓形成過程中,血小板發揮了重要作用,血小板及相關參數也會發生改變[2]。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PLT、PCT、MPV、RDW、CK-MB、cTnI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CHD患者血小板相關參數、RDW及CK-MB、cTnI均明顯升高。同時,患者RDW 水平越高,提示病情越嚴重,預后越差。分析其原因,首先,主要是由于患者基礎代謝率較高,發病后,由于造血原料缺乏,可引起貧血。其次,血管因子大量釋放,可損傷腎臟,減少紅細胞生成素分泌量。此外,在炎性因子作用下,鐵離子代謝也發生改變,導致RDW 指標變化。
綜上所述,CHD患者PLT、PCT、MPV、RDW、CK-MB、cTnI等血液檢驗指標與健康人群差異較大,可用于輔助診斷、病情判斷及預后評估。
參考文獻
[1] 洪求義.探究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9,9(13):18-20.
[2] 段亮芳.試析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0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