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波
摘 要:農業發展是我國現階段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新形勢下的農業政策制度完善與農業推廣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近年來,我國大力度深化了農業發展的改革,針對農業生產中的相關問題積極制定了對策。本篇文章以農業區域發展的現狀與阻礙為切入點,從完善農村基本設備設施、加深農村教育改革、加深農業推廣制度三個方面詳盡論述了農業推廣政治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農業推廣;農村區域建設;現狀
引 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發展的重要因素,縱觀我國現階段經濟體制,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依靠政策的大力扶持、資金大量投入、科技技術的提高。其中,科技農業技術在農業方面的影響占主導地位,所以農業技術工作的全面推廣與加強勢在必行。近年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契機也大力度深化了農業發展改革,進一步改善農村農民的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產利益、完善農業生產體制是農業推廣的主要目的。以農村區域的發展為基礎,大力推廣農業生產。同時,針對農業生產中的相關問題制定政治對策。
一、農村區域的發展現狀與阻礙
區域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帶動農業經濟,其中,農業經濟發展及相關生態效益是檢測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1]。然而,農村區域位置的限制使發展進程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地勢陡峭、交通設備不便利、生活條件艱苦、常年缺乏維修、機器設備原始等都是農村區域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源于以下幾點因素:
(一)農產業推廣速度慢,制度不完善。我國現階段農產業規模小,主要以個體農業經濟戶為主,與國外農業經濟結構相比,這樣的生產方式會使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發展速度減慢且很難在大量的農業生產中做到標準化,統一化。由于農村地理位置偏僻、環境因素限制,因此難以與其他工貿產業形成一條完善的經濟鏈條,也導致了農村管理復雜化、管理過程中的漏洞頻添、農業經濟壓力增大、農業生產效率降低。此外,農產業想要得到大力的發展,全面推廣制度的完善必不可少,然而我國現有的農業推廣人員極少,且現有推廣人員的工作業務能力不高,國家在此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導致農業的推廣速度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限制[2]。
(二)缺乏農業勞動力且文化程度較低。農業科技技術是農產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然而,現階段我國的主要農業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無法全面掌握農作物生產繁殖的科學規律以及科學技術。農村居民大多靠農作物的種植為生,缺乏其他方面的資金來源,導致農村居民生活相對困難,對教育的認識相對缺乏,思想相對閉塞。此外,很多居住于農村的青年都會選擇外出打工。因此,留在農村的主要勞動力是一些年老的長者和婦女兒童,這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生產勞動力,抑制了農產業的發展。只有在解決基本溫飽的條件下,農村居民的思想及教育程度才會得到提高,如此惡性循環,只會導致城鄉發展的兩維越來越極度化,所以加大對農村教育產業及科技發展的投資迫在眉睫。
(三)基礎設備不完善,投資比例較低。由于區域位置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遠離城區、處地較為偏僻、交通相對不便利,這使得農業所需的材料及村民的基本生活用品在運輸方面受到了相當大的阻礙。農業生產所需要的現代化大型器具,在運輸上所需要的成本大大提高,農村地區一些基本的生活設施如水利工程等設備的老化、常年缺乏修養都大大降低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相對社會經濟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投資水平所占比例較低,貧困人口大量聚集于農村偏遠地區也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在工業及貿易等城鎮社會發展上所投入的精力與經濟比例,相對在農業生產上付出更多,所以導致農業的發展較為緩慢、基礎設備不完善、生活水平低、勞動力缺乏[3]。
二、農業推廣政治策略
如今,各級鄉鎮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環境條件和氣候因素,構建了農業科學化模式,完善了基本農業制度,積極參與了農業經濟建設會議,促進農村發展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平衡化,堅持城鄉統籌發展,現代化農業結構發展,資源有效發展等基本戰略方針。
(一)完善農村基本設備設施。為了完善農村的各種基本設備設施,首先需要滿足農村道路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道路的修建與維護可以有效解決大部分農業采購問題及農業機械化保修問題,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農村生活水平,加速農村發展現代化,勞動人民思想開放化,以盡快速度實現農業近代化進程,解決農村勞動力滯留的問題,保障農民的資金、技術安全及社會服務養老體系完善,用科學方法規范建設農村經濟。
(二)加深農村教育改革,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全面促進高校與農業技術發展創新的聯系合作,大力引進教育程度高的農學專業相關大學生步入農村建設與農業推廣行列,以科技真正振興農業的發展與推廣。提高農村教師水平,加大農村教師福利與保護政策,從源頭上解決農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還可以對正在農村進行建設的基層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與技術指導,最大化利用技術人才,彌補勞動力不足,科技水平低等問題。還可以定期定時地在農村開展技術知識講座,全面提升農民的農業種植水平,以最節省的時間與精力種植出高產量農業品。興辦專門的農業技術學校,定向培養服務農村的技術人才并給以高額度補貼,以此來吸引城鎮收入較低的人才進駐到大量缺乏人才與勞動力的農村建設中。加深對農業服務做出貢獻的科技技術人員的獎勵制度,提高社會對農業推廣、農業區域發展的重視度,從政治、社會、個人等多個層面推進農業發展的制度改革。
(三)加快完善農業推廣制度。由于傳統農戶對于新興技術的接受度較低,農業生產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且思想較為僵化封閉,所以可以采用一些補貼政策對接受科技農業的農業生產者進行鼓勵,加大科技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利用。另外,加強農業推廣的政策扶持制度,派出專業顧問進行全方面對癥指導,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大大提高是農業推廣制度的最終目的。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采用精確分工等方式加強推廣制度,利用一部分人進行專門的業務管理,另一部分人專門做農業推廣工作,將工作細分到專業人士,使各項工作的進展效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還可以先提出一部分思想較為開放的農業戶進行技術上的拔高培訓,在設備與經濟上給予一定的補貼,提高其農業產量與經濟收益,讓其他農業戶看見科技農業帶來的優勢與好處后主動進行全方面農業制度推廣與扶持。在此基礎上,還需要解決農業戶個體化的問題,個體農業戶的單獨生產,降低了整體農業生產水平與效率,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復雜程度,為此可以集合多個個體戶的土地與勞動力資源進行統一購買科技化設施,請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做技術顧問進行生產指導,像農場的規模方面靠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種植農業。
三、結束語
完善農業推廣制度,擴大農業經濟扶持范圍,鼓勵社會對農業發展進行投資,促進貿易、工業、農業一條鏈發展模式,滿足農戶基本生活品質,實施大力度農業發展推廣,用科技農業替代現有農業技術,彌補不規范化、系統化的缺陷,讓每一名農戶都明白科技農業所帶來的優勢與好處,使每一名農戶都積極學習農業科技技術,提高農業勞動者的普遍受教育水平,推動我國農業更快、更高速的發展與推廣,全面促進農業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王悅. 現階段農村區域發展現狀及農業推廣對策分析[J]. 智富時代, 2019(3).
[2] 鄭霞娟. 現階段農村區域發展現狀及農業推廣對策[J]. 農家科技, 2018, 000(001):9.
[3] 李金城. 農村區域發展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J]. 營銷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