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梁四安 胡瑩
摘要:佛山市政府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性。近年來佛山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的數量和強度都有了顯著提升。研發投入的提升,是否有效驅動了企業績效的提升?本文實證研究發現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并不會立刻反映在財務績效水平的提升上,也許研發帶來的效果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體現。
關鍵詞:佛山;上市公司;研發密度;績效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維持生存、促進發展,就必須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企業層面,都應該深刻認識到創新驅動的重要性。佛山市上市公司是佛山企業的重要代表。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驗證佛山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是否會有效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研發投入和盈利能力之間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亦或是有滯后影響。本文的研究結論對指導佛山市企業如何合理利用研發投入資金、提高研發效率、提高佛山市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相關研究綜述
(一)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正相關
王玉春、郭媛嫣(2008)研究證實企業研發資金投入能正向促進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且其促進作用存在滯后性。
(二)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負相關或不相關
朱衛平和倫蕊(2004)實證研究發現技術資產和科技人力資源的投入與企業績效無顯著性相關關系。戴魁早(2011)研究證實研發人員的投入對技術效率存在反向促進作用。
(三)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滯后正相關
孔慶景(2010),毛德鳳、李靜(2010)在各自的研究中發現,企業研發投入與企業營業利潤率存在正相關關系,且這種影響存在滯后性。
三、佛山市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現狀分析
(一)樣本選擇
我們采用2007—2018年佛山上市公司的數據,刪掉數據不全的公司,最后剩下的樣本公司共有228家。
(二)研發投入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通過Wind提供的數據計算發現,佛山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均值從2014年開始逐步趕超全國平均水平,2018年遠遠領先全國平均水平。佛山創新驅動戰略,對佛山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產生了明顯的正面促進作用。研發密度在2008年開始趕超全國平均水平。佛山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不管是數量還是強度上,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四、公司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實證研究
(一)研究假設
H1: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正相關。
H2: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負相關或不相關。
H3: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存在滯后性。
(二)變量說明
因變量:總資產收益率ROA(固定年凈收入/總資產)、凈資產收益率ROE(固定年凈收入/平均股東權益)。
自變量:研發費用LNRD(公司年末披露的研發費用的自然對數)、企業研發密度FRDIN(每年研發費用/公司主營業務銷售額)。
控制變量: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TOPSH1(公司第1大股東持股/總股份)、公司規模LNASSET(每年公司賬面資產價值的自然對數)、公司年齡AGE(公司從成立至今的年齡)、上市年齡LIAGE(公司從上市至今的年齡)、是否民營企業PRIEN(是為1,否則取0)、公司成長率FGROWRATIO(公司凈銷售額的年增長率),見表1。
虛擬變量是否民營企業PRIEN樣本總數為228,取1的樣本數量有166,占總樣本72.81%。
(三)實證研究及結論
1.模型設計
——模型1
2.回歸結果
(1)對ROA的回歸。hausman檢驗結果為固定效應模型。當期、滯后一期、滯后兩期的研發費用和研發密度對ROA均無顯著影響。
(2)對ROE的回歸。hausman檢驗結果為固定效應模型。當期的研發費用和研發密度對ROE無顯著影響。
滯后一期:hausman檢驗結果為固定效應模型。滯后一期的研發費用對ROE無顯著影響,研發密度對ROE在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系數為-601.152,說明前一年研發密度越大,今年的績效水平ROE就越低。
滯后兩期:hausman檢驗結果為固定效應模型。滯后兩期的研發費用對ROE無顯著影響,研發密度對ROE在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系數為-906.653,說明研發密度越大,滯后兩期的績效水平ROE就越低,見表2。
五、結論及對策建議
本文的研究結論可以歸結為:當ROA為績效指標時,研究結論支持了第二個研究假設: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不相關。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并不會立刻反映在財務績效水平ROA提升上。
當ROE為績效指標時,研究結論也支持了第二個研究假設: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負相關(僅針對研發密度)。前一年、兩年的研發密度越大,今年的ROE就越低。說明研發密度增加,會擠占當期、滯后期ROE的水平。企業增加研發,并不會立刻反映在財務績效水平ROE的提升上。
由此我們得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企業的創新驅動戰略,不能急功近利。企業在注重提升研發投入強度的同時,也要注重提高研發資金的使用效率;研發對企業績效的促進作用,短期內很難體現,需要長期規劃才能出效果。
參考文獻:
[1]魏鋒,石淦.多元化經營、研發投入與公司績效[J].經濟與管理研,2008(11).
[2]李靜.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9.
[3]李靜,梁四安.公司股權結構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以佛山上市公司為例[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8(1).
基金項目:佛山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19-GJ011);廣東省教育廳本科金融學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8JR024);廣東省社科研究基地“創新與經濟轉型升級研究中心”資助。
作者簡介:李 靜(1978—),女,湖北黃石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公司金融和公司治理研究;胡 瑩(1996—),女,湖北漢川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國際投資與風險控制研究。
通訊作者:梁四安(1970—),男,湖北天門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金融與投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