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丹 陳蔚
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地增強,尤其在科技方面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快,更多的電子產品琳瑯滿目的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等,這些電子產品使得人們的生活逐漸豐富起來也同時便利起來。但是這對我國廣播電臺形成了不小的難題,使我國廣播電臺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因此,在新媒體形勢下如何對廣播電臺新聞采編進行技術革新,已成為廣播電臺新聞采編工作者們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臺;新聞采編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01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大眾傳媒時代,以互聯網、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興媒體不斷涌起,給廣播電臺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更好地運用新聞采編技巧來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聞宣傳規律和文化傳播規律,搶占新聞信息制高點,掌握輿論主動權,提升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成為廣播電臺新聞采編工作者探討的重要課題,也是推動廣播電臺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舉措。
二、新媒體形勢下廣播電臺新聞采編面臨的挑戰
(1) 時效性差,新聞內容落實不到位。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力所在,而時效性是新聞價值重要指標之一,新鮮度和爆炸性都可以吸引受眾的目光。廣播電臺受到技術的限制,往往難以做到最佳的時效性,無法將第一時間信息傳播給聽眾。同時,“內容為王”,內容是新聞的活力源泉,我國在新聞媒體的不斷革新中提出了“三貼近”要求,即新聞內容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然而廣播電臺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并沒有將“三貼近”要求落實到位,從而導致廣播電臺的收視率有所下降。存在這一問題的原因不僅僅是廣播電臺的新聞采編工作者的能力原因,也因為在這種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對“三貼近”要求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2) 廣播電臺采編人員素質不高。現階段,我國廣播電臺的有效發展與廣播電臺采編人員的采編能力有著直接聯系。但是,現階段社會上很難找到采編技術方面的高素質人才,這也是廣播電臺逐漸走向低迷的因素之一。并且,在新媒體的不斷發展與強烈的攻勢下,使得廣播電臺的應用率逐漸下降,這也明顯的能看出現在的廣播電臺極為需要高素質人才進行新聞采編工作。
(3) 傳播渠道窄,播出時間固定。如今,收聽廣播電臺的群眾主要是由老年人群體和一些特殊群體構成,年輕人與廣播電臺漸行漸遠,因此,廣播電臺的受眾人群少。且受到傳播渠道的限制,與受眾的互動相對較難展開,只能通過聲音傳播信息,沒有畫面感,難以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加之無法準確掌握受眾的需求,吸引力自然就大打折扣,培育新的受眾群體也較為困難。而新媒體擁有眾多傳播渠道與平臺,能夠做到隨時隨地發布新聞,更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能夠人性化地推薦用戶自身感興趣的新聞。同時,聽眾的角色也發生了改變,聽眾不僅僅是“接受者”,也成為了“選擇者”,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想要獲取的信息。那么,自然新媒體的閱讀量、關注度、吸引力也就相應地上漲。
三、新媒體下如何加強廣播媒體新聞采編技巧
(1) 采訪的方式相較于從前應當更加靈活。就廣播電臺的現狀來說,對于采訪的方式不應當采用傳統的采訪方式,這樣顯得采訪內容過于形式化與格式化。對于采訪方式進行有效的革新工作,就是采訪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采訪方式進行采訪,這樣顯得采訪更加靈活,也同時使得采訪內容相較于傳統采訪的采訪內容,顯得更加完善。從而使得廣播電臺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進一步的是我國廣播電臺的發展得到有效的工作開展。
(2) 對新聞編輯藝術的巧妙使用。新聞的編輯過程是一種藝術的編輯過程。在進行這個工作中不僅僅要有深思熟慮的對輿論方向的指引工作進行科學合理正確的樹立,還要對整體的優化與排列進行有效的編排,使得能夠展現給觀看者最好的一面。因此,在對新聞編輯的過程中,首要的是對新聞的主體與新聞的題眼進行有效的提出,并且,在對新聞主體與題眼的提出工作,能夠更好的其中使得群眾明白自己在社會中所關注的相關問題的解答,使得輿論方向能夠正確的被指引,由簡單明了的題眼與內容,帶給群眾更好的觀看體驗,使得擁有有效擴大輿論影響力的作用。在進行完題眼與內容的提出工作之后,再對新聞節目進行編排與節目動態的豐富,這樣的工作使得能對群眾有效的體現了廣播電臺的特色,更好的使廣播電臺出現在群眾眼前,從而能夠使廣播電臺更好的發展。
(3) 找準切入點,增加與聽眾的互動性。切入點的尋找是廣播電臺新聞采編工作者重要的工作技巧之一。對于不同的人在收聽廣播電臺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采編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收聽群眾的不同關注點,在內容上要更加精準簡潔,并且也要在內容上更加貼合實際生活,使得聽眾可以在廣播電臺的新聞中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采編人員對切入點進行又快又穩的尋找,才能更好的對不同的聽眾采用不同語言形式進行廣播。同時,新形勢下廣播電臺新聞采編也應當增強新聞播報同聽眾群體間的互動關聯,依托各種途徑積極與聽眾進行溝通,增加新聞節目的有趣性、吸引力,為廣播電臺的發展助力,也在廣播電臺新聞采編技巧方面的能力進行了有效的革新。
四、結束語
在現階段我國的廣播電臺逐漸走向低迷的時期,對廣播電臺采編技巧進行革新,能夠有效的使廣播電臺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有效的站穩腳步,更好的為廣播電臺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丕新,周玉杰.關于廣播電臺新聞采編技術的討論[J].新聞傳播,2017(12):226.
其他作者簡介:
陳蔚,女,漢族,福建莆田人。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