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蕾
摘 要:記者型主持人,是新聞事業改革進程中催生出的新型職業形象,是新聞節目的核心人物和靈魂所在。近年來,受眾對信息的攝入更多元化,也對記者型主持人有了更高的期待。本文圍繞記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職業素養進行淺析,力求使這一職業在融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發揮更大作用,煥發更多光彩。
關鍵詞:記者型主持人;角色定位;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01
記者型主持人,顧名思義,就是記者和主持人這兩個角色的融合,身兼雙重身份,是新聞事業改革進程中催生出的新型職業形象,一般出現在新聞調查類、評論類、訪談類節目中。記者型主持人既是有聲語言的表達者和傳遞者,具有專業的語言功底,也是一個節目的策劃人、采訪者、評論員,具備全能型記者的職業素養。既能剖析洞察新聞事實的本身,也能全面把控節目風格、傳達媒體主張。因此,在媒體融合發展的今天,記者型主持人這一角色也必將大有可為。
一、記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一)記者型主持人應成為新聞節目的核心
在我國,記者型主持人這一職業形象,最早應該是從中央電視臺的電視新聞雜志《東方時空》和晚間新聞評論節目《焦點訪談》開始提出并逐漸進行實踐的,主持人不再是單一的演播室播講,而是深度參與到節目策劃、采訪、撰稿全過程,極大拓展了主持人的工作領域。到后來《新聞調查》《面對面》節目的相繼推出,記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職業形象更加鮮明。隨著近些年各大衛視、省市臺、地方臺以記者型主持人推出的新聞欄目越來越多,記者型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作用越發凸顯,時至今日,一名優秀的記者型主持人已成為了一檔節目不可或缺的“品牌代言” “金字招牌”。
(二)記者型主持人應成為新聞節目的靈魂
記者型主持人的代表人物、美國《60分鐘》的創始人之一邁克·華萊士,在他50歲那年走向銀屏,成為《60分鐘》的記者和主持人,他憑借多年積淀和高超的職業技能,使《60分鐘》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新聞欄目,也使他自己成為了世界新聞界的楷模。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調查》欄目,在運行之初就選擇了《60分鐘》欄目的主持人中心制,讓主持人成為節目的主導,深入新聞現場、草擬采訪提綱、設計呈現方式、發表記者觀點,對節目策劃、組織實施等全過程有絕對的話語權,是新聞事件的輿論引導者,新聞節目的靈魂所在。
(三)記者身份在前,主持人身份在后
作為記者型主持人,記者身份在前,主持人身份在后,兩者相輔相成,有機融合。即在經過前期記者工作的充分準備、對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和某一社會現象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觀察后,再以主持人身份走進演播室,將新聞事實以主持人的表達方式呈現給受眾。真正意義上的記者型主持人,和一些新聞節目中我們看到的“現場記者”和“出鏡記者”有很大的區別,這一角色要求深入一線調查采訪的記者,也是演播室里傳遞新聞的主持人,工作的范圍更加多元化。同時,一名合格的記者型主持人,也只有深度參與到現場,對新聞事實進行全面準確的調查采訪后,在主持過程中,才能表達得更精準,更透徹,才能對新聞事實作出更為客觀、全面、準確的判斷和分析[1]。
二、記者型主持人職業素養
(一)具有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強化新聞素養
作為一名記者型主持人,必須把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操守放在首位,傳遞積極健康的價值觀點。為此,提升其新聞敏感性顯得尤為重要。第一,新聞敏感主要是指在新聞報道過程中能夠將新聞內容進行快速判斷,鑒別出最具價值的新聞事實,并對其深挖細鑿的能力。第二,具有新聞敏感性,就是要求記者要有“慧眼識金”的能力和水平,在紛繁的人事中,用記者獨特的視角,找到“真金”。第三,培養新聞敏感性,就是要緊跟時事,認真學習黨紀法規,要學會觀察生活,感知生活,發現生活,能夠預見一些有價值的新聞,并在第一時間作出最快速度的反應。
(二)具有主持人的語言基本功,把握語言分寸
記者型主持人一個重要特性是“主持人”,即為主持人就應該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有迅速組織語言的能力,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把前期采訪調查所得,整理成易于受眾接受的語態方式進行表達。記者型主持人既要親臨現場進行采訪,也要走進演播室進行訪談,這就需要主持人具備采訪提問的技巧和臨場應變的能力,懂得把握節目進程,明確采訪目的,掌握語言分寸,使之形成具有個性化的主持風格。
(三)具有專業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記者型主持人,傳遞的每一句話語,表達的每一個觀點,都應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這就要求記者型主持人應該擁有廣博的學識,并且要具備不斷學習的毅力和善于學習的能力。例如:為做一期關注重點工程建設的深度報道,記者型主持人在前期會收集大量背景資料,學習相關建筑知識,力求使節目更有深度;為做一期法律維權的節目,記者型主持人就應提前翻閱大量的法律條款,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力求使節目更具專業性。所以,一名成功的記者型主持人,只有具備了不斷學習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名“雜家”或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并把所學知識合理運用到采訪、寫稿、主持過程中,才能真正樹立起話語的權威性,展示能力的全面性。
三、結論
記者型主持人只有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明確角色定位,才能使自己練就專業職業素養,才能對客觀事物有獨到見解,給受眾傳遞更多正能量、有價值的新聞。融媒體時代下,我們呼喚更多的記者型主持人,在新聞事業改革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煥發更多光彩。
參考文獻:
[1]徐珂莉.深度新聞報道節目中記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分析[J].新聞愛好者,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