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霽佳
摘 要:現階段的動畫專業人才就業形式有所好轉,但是仍有很多企業反映部分動畫專業的畢業生不了解行業的規范,缺乏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學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需要的“人才”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縮小這個差距?筆者認為,動畫專業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筆者意在通過分析現階段校企合作的模式,梳理和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為高校動畫專業與動畫相關企業的合作提供參考,為搭建一條動畫人才培養和輸出的優化通道,謀求深度校企合作做出努力。
關鍵詞:動畫;人才培養;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2
動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大部分高校的實訓資源、實訓設備、實訓條件都無法適應動畫行業對人才實訓的要求,而且部分高校教師由于行業實踐經驗不足,在動畫專業教學中往往會停留在以理論為主,較為淺顯的訓練和練習為輔,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模式很難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鍛煉,造成動畫畢業生數量可觀,質量卻偏低的現象。根據調查,行業內的動畫相關企業更加看重的是人才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參與商業項目的經驗,僅僅只有一張文憑是不能打動用人單位的。高校只有攜手企業,立足用人需求進行人才培養,放眼行業動向調整專業發展,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才能使高等教育與行業發展相互助力,將人才輸出與人才輸入無縫對接。因此,探尋更為科學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一、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我國高等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在倡導校企合作,一直將校企合作育人視為改善人才供需雙方供求關系的橋梁,可是目前的校企合作現狀離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育人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不妨放眼世界,從各國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發掘其精華,借鑒其成功之處,吸收各國的成功經驗,不斷改進我們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符合我國校企合作的實際情況。例如德國二戰之后經濟復蘇迅速,在總結各種成功因素的時候,人們很難忽視其中一個關于教育的因素,那就是“雙元制”教育模式?!半p元制”教育模式獲得了德國政府的立法支持,是由國家層面推行的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機制?!半p元制”顧名思義,是由校企雙方共同合作建立的教育機制。一方是學校,負責傳道授業解惑;另一方是企業,負責校外的實踐訓練和針對職業技能進行專門培訓。這樣的校企合作模式為德國的經濟復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再看英國,英國的校企合作采取的是“工讀交替”的模式,在學習的不同階段穿插設置“工作學期”。在“工作學期”內,學生的身份發生了轉變,由學生轉換為“企業員工”,在企業中頂崗實踐,實際進行工作?!肮ぷx交替”分為長短兩種類型,其中長期的“工讀交替”和我國的本科教育年限相似,都是四年制的學習年限。其中前兩年在學校完成基本的專業課程學習,積累專業知識。第三年深入到企業之中,進行實踐和工作,收獲工作經驗。第四年再回到學校繼續學習,有針對性的彌補自己專業能力的不足,并且完成畢業流程。我們的近鄰日本同樣也有其獨特的校企合作模式,日本的校企合作分為兩個階段,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其特定的校企合作范疇。在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中,主要包含校企之間的人員交流,高校為企業進行科技研發,企業為高校創造實習實訓的條件,并且在高校中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共同進行產學研究。
二、合作模式有待改進
我國部分高校的動畫專業定位沒有聯系產業實際,與當前的動畫產業人才需求不相符,造成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立足于動畫產業的人才需求方向,只有動畫專業教育只有滿足了動畫行業的人才需求,這條人才培養的通道才能良性運轉,真正體現高等教育的意義。當前的校企合作模式,無論是從合作方向還是合作深度都有待改善,大部分的合作方式都流于形式或者淺嘗即止,缺乏應有的合作深度和研究深度。就當前的校企合作情勢來看,校方的積極性比企業方的要強,校方積極尋求自我革新和發展創新的道路,紛紛將目光投向校企合作的新領域,而企業方卻反應平平,并沒有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之中。部分參與到校企合作之中的企業,其合作方式也沒有上升到與院校合作育人的層面,僅僅還停留在提供實習基地或者培訓招生等方面。校企合作的雙方,投入的熱情和人力財力不對等,合作的管理機制不完善,企業教師深入課堂不到位,企業教師與高校教師缺乏交流合作,最后導致校企合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還會影響雙方后續合作的積極性,造成校企之間的合作進程推進困難。這就要求校企合作的主導者由教育主管部門和企業主管部門來擔當,而不是由單獨的院校和單獨的企業。由主管部門統一制定校企合作的管理和考量辦法,驗收校企合作的成果,明確校企合作的責任分配和各方利益,才能真正體現校企合作的意義,才能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良性運轉機制,實現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將教育資源的勢能轉化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益。
三、師資交流有待深入
高校和企業協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協作實施培養計劃,資深行業精英深入高校兼職教學,高校教師攜手企業共同完成商業項目,深入企業學習新技術了解新理念,拉近校企之間的距離,打通校企之間的溝通渠道,真正實現“雙師型”教師。教師是高校教學的主要力量,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往往能夠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優劣。動畫專業的高校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專業理論知識的精通,而應該更為主動的尋求實踐機遇,掌握行業動向和實踐要領?!半p師型”教師既要能夠熟悉動畫企業的經營運作,將企業的實際要求直接納入到高校動畫專業的學生培養之中,教師要能夠完全按照行業 要求訓練學生,幫助學生找準學習方向,做到教學目的明確,實訓有的放矢。學校想要實現擁有“雙師型”教師,一是可以委派專職教師深入企業任職和培訓,二是直接從相關企業中挑選資深的行業精英到高校中兼職任教,為高校帶來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直觀的行業需求。高校教師在企業中能夠通過參與企業運作,積累豐富的經驗,拓展在行業內的關系網絡,加深校企聯系,鞏固合作成果。
四、人才培養有待落實
高校和企業相互輔助,改善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畢業生的專業實操能力,加快入職后上崗進程,縮短或減少再培訓,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實現高校和企業互惠共贏。高校與企業可以簽訂合作育人或者定向培養的協議,提出明確的人才需求,在教學中就按照需求進行培養,為企業量身定制員工。高校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企業接納大學生進行實習實訓,拓展高校的實訓范圍,提升實習實訓的質量,使大學生以“員工”的身份真正收獲鍛煉和提高。高校與企業一起針對實習實訓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人才培養計劃,再由企業的資深精英配合高校教師一起開展教學,保證人才培養完全符合企業要求。只有讓用人企業參與到高校專業建設之中,共同制定符合行業需求的培養方案,才能真正保障高校畢業生的順利就業,將教學育人落到實處,真正在教學中覆蓋行業用人所要求的各項專業能力。采用企業實際的商業項目對學生進行訓練,才能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使高等教育與企業培養更好的接軌。高校定期與企業合作開展生產性實踐,由企業骨干進行實踐指導,再利用公司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培訓教師。與企業合作共同建立校內實訓基地,保證設備的先進和管理的規范,將企業引入到校內實訓基地中完成實際項目的部分制作環節,組織學生參與其中進行實習和教學訓練。在具體的合作當中,必須將企業的良性發展和學生的專業能力提升放在首位,在企業的項目競標、項目統籌、項目管理、項目制作、項目投放、項目質量監管、項目周邊產品開發、項目可持續運營等方面進行合作,以確保校企合作的良性發展,校企雙方獲得共贏。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動畫專業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點:第一,校企之間的合作必須有相應的法律制度來保證合作雙方的利益,才能更好的保證雙方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第二,應該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考量合作雙方的投入力度和成效,保證校企合作真正落實到教學之中。第三,應該制定具體的校企合作實施細則,保證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落實到位,使學生能夠從中真正受益。筆者通過總結這些現存問題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對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一些改革和建設思路,希望能夠對校企合作這一有著長遠意義的育人機制做出應有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孫紅娟.關于對當下三維動畫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9,180(12):52-53.
[2]蘇菲.近年來動畫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成果分析及建議[J].藝術家,2019(004):134-134.
[3]林啟德.試論高校動漫專業開展校企合作實驗區的問題與對策[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
[4]陳瑞瑞,李靜,劉一凡,等.河北省高校藝術類專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構建路徑[J].智庫時代,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