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霞
摘? 要:小學是學生接觸英語的第一個階段,對英語還不夠了解,在學習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非常多的錯誤。學生面對首次接觸、不夠熟悉的英語科目往往學習效率低下,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逐漸下降。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針對現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當中的重難點,對課堂進行整治,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在教學當中選擇學生能夠更快速理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開展教學。并且在教學當中教師要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英語,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完善自身的不足。實現小學英語教學的高效開展,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的學習難度并不高,但是在學習過程當中學習的方法卻十分重要。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方向比較分散,導致學習效率非常低下,學習事倍功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打擊。所以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明白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在教學當中教師還應該分析學生的優缺點,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建議,讓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更直觀的了解。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音頻和視頻來加強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當中,能夠被英語所吸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要在教學當中重視討論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和不懂的知識和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尋求解決和開拓思維。
一、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十分重要。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比較小,在學習過程當中貪玩和好動,如果不能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那么學生學習起來就沒有耐心,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在培養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拓展,以此讓學生的好奇能夠得到滿足,逐漸對英語產生興趣。在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之后,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積極和主動。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同時也能完善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可以收獲更多的知識,形成屬于學生自己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學習《My family》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學生的家庭成員有哪些?通過對學生的提問可以激發學生回答的興趣。在學生通過中文將自己的家庭成員介紹完之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傳遞:如果你想用英文訴說自己的家庭成員,那么爸爸應該是什么樣的單詞?媽媽應該是什么樣的單詞?在這個時候學生就會產生思考。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于英語表達會有更強烈的需求和欲望。在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表揚,滿足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開展多元化教學,豐富教學資源
小學生比較好動,在學習過程當中單一的教學會讓學生覺得英語教學非常枯燥,不僅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會讓學生對于英語非常死板和客觀的印象。所以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非常有必要,多元化教學包括了多媒體教學以及一些課堂互動和情景教學等。這些教學可以充分的豐富教學課堂,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多元化,不僅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欲望,同時也能夠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中能夠接受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對學生學習英語有非常大的幫助,也開拓了學生的眼界,使學生能夠對英語有更強烈的探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shopping》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單詞的意思和用法,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和音頻更快速地對shopping這個單詞進行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組隊開展情景教學,在情景教學當中開展購物用語的使用。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有更強烈的參與欲望。在情景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提醒,對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讓學生能夠在情景教學當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將這些知識記錄下來,方便學生之后的復習,提高教學的效率。
三、構建討論課堂,解決學生問題
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如果遇到問題沒有解決的話,就會對學生之后的學習造成非常大的阻礙,所以構建討論課堂十分的有必要。討論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和其他學生們進行分享,讓學生在交流過程當中對問題進行思考,驗證大部分學生有沒有犯相同的錯誤,也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當中幫助學生,總結出學生犯錯比較多的地方,進行專門的解析,讓學生能夠更快速地理解。
例如,在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五分鐘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作為小組長帶領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學員一個一個發言,將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和其他的學生進行分享。小組內自主解決問題,在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可以舉手向教師示意。教師這個時候可以下位親自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將學生在討論當中出現比較多的問題進行收集,然后對學生進行最終的總結,讓學生對頻率出現較多的問題得到最詳細的解答,減少學生的疑問。
結束語:
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考慮到小學生年齡較小的問題,通過趣味教學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再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對英語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構建討論課堂,讓學生彼此之間通過討論解決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在學生討論的過程當中,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收集和分析。之后去進行分析和總結,讓學生能夠更快速地解決現階段出現的問題,完善自身的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對學生給予表揚。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優秀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月梅.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0(02):79.
[2]王雅玲.探索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