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
摘? 要:在小學階段一般都是語文老師擔任班主任,一方面是語文學科的學科特性要求語文老師必須更接近學生,另一方面是語文老師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日趨重要的今天,小學語文班主任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更高要求。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語文班主任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而提出小學語文班主任該如何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班主任;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學語文班主任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內容,是學生們健康地學習和生活的基本保障,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在當今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小學生們過早地接觸到了手機等社交媒介,與社會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出現了很多學生的思想早熟問題,他們的認知水平與先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故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也就顯現出來了。
語文班主任比其他科任老師與學生們接觸的時間更長更多,更容易和學生形成共情能力,也就更容易讓學生們對他們產生信任感,也就更容易對語文班主任敞開心扉。因此,語文班主任在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滲透式的心理教育相較于傳統的心理教育方式更注重實現與學生進行共情,深入學生心理層面實現深入人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從學生內在因素解決心理問題。
二、實施滲透性心理健康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
很多時候,學生們如果上課做小動作或者講話了都會被班主任點名批評,其實這個時候學生們或多或少都會感覺沒有面子,有點窘迫,其他的同學看到班主任的這個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學習這種建立威信的方式,這就導致當班委的學生也會學著老師的樣子在同學犯錯誤的時候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會成為一個不好的示范,并且很容易被學生們去模范,但是實際上這樣會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除此之外,班主任這種處理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們對班主任產生恐懼感,雖然可能這種恐懼感建立了班主任的威信,讓班主任的話更能讓同學們遵守,但是卻讓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產生了隔閡,反而最需要貼近學生的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如此會讓班主任很難開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保護好學生的心理隱私
當學生充分相信班主任時,他們就會敞開心扉向班主任傾訴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是學習或者生活上的一些小困擾或者是開心的事情,當班主任老師見到這種情況心里都會很欣慰,這個時候班主任老師更多的只需要充當好傾聽者的身份就好,耐心地聽聽學生的想法,給他們足夠的勇氣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處。但是,班主任要想和學生建立信任感就要做好學生秘密的守護者,如果學生們發現他們和老師的聊天內容被父母得知的話,他們就會對班主任失去信任感,并且很難再信任班主任或對其再次傾訴。所以,班主任要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隱私,當他們愿意和你分享隱私時要做到尊重學生隱私,保護好學生們對自己的信任感。
三、小學語文班主任該如何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學科屬于人文學科,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不謀而合。在語文教學時,多多注重讓學生通過語文文字來表達自己,鼓勵學生們將自己不敢對父母說出口的真心用文字寫下來,給學生們一個情感宣泄的安全出口。學會語文表達無疑是語文班主任利用本身任教學科優勢的首要途徑,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又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一舉兩得。比如,語文班主任在給同學們布置寫作作業時,可以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小習慣,通過這樣的寫作達到學生情感宣泄的目的。
(二)在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為學生們以后能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學會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沒有人的人生會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培養學生們不輕易地被生活的困難挫折打倒的毅力和心態,這是班主任進行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因,故在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比如,在學生沒有考到好成績擔心被父母們責怪而選擇藏試卷,可是卻被父母發現后一頓責罵,這導致了該學生心情低落,甚至整天郁郁寡歡,班主任應該及時注意到學生的異常狀態,及時和學生交流,調節學生的心態,在學生心情調整好后要鼓勵學生直面自己的錯誤,讓學生主動和父母承認自己的錯誤,打開心結。這樣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會對學生以后面對生活挫折的時候找到自我調節心態的秘訣,從而不會輕易被情緒左右自己的行為,更能養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結束語:
小學語文班主任對小學學生們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們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陳會. 論小學語文班主任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C].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308.
[2]李玲娟. 論小學語文班主任實施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 課外語文,2018,(3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