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關鍵詞】溫針灸;推拿;中藥外敷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治療效果;膝關節功能
膝骨性關節炎以中老年為主要患病人群,中老年患者因膝關節組織發生退行性變化導致出現疼痛、行走困難等癥狀,病情呈進行性發展,若不及時治療疾病會逐漸惡化[1]。臨床治療該疾病有手術、物理療法、中醫療法等,本研究中筆者采用溫針灸輔以推拿中藥外敷治療膝骨性關節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過程如下:
1.1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我中心收治的82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符合《 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2]中的診斷標準,依照就診順序及實際治療方式進行分組。對照組41例男15例、女26例;平均(58.4±10.1)歲,平均病程(3.0±1.2)年。觀察組男18例、女23例;平均(59.3±10.5)歲,平均病程(3.2±1.3)年。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參加,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溫針灸治療:患者仰臥位伸直雙膝,使用一次性毫針(0.3mm×40mm)針刺血海、陽陵穴、膝眼、陰陵穴等主穴,后在針柄上套入艾條點燃,艾灸條選擇長約1.2cm,在艾條燃盡后,留針25min,q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推拿及中藥外敷輔助治療。推拿方法:患者俯臥位,墊高踝關節,用適當力度按壓患肢腘窩、大小腿后側,持續5min;換仰臥位伸直下肢,彈撥法按摩髕韌、副韌帶5min;拿開墊枕后向內外、上下2個方向推髕骨3秒,反復3次;此后,實施下肢屈曲牽引治療。中藥輔助方法:選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30g,艾草、桂枝、制川烏、制乳香、制草烏各15g,制成粉末后混合50°高粱酒、老陳醋攪拌均勻后,為確保藥物濕度均勻,將藥物捏成團后,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成團的藥物可慢慢分裂散開,為最佳濕度狀態。藥物放置于布袋密封保存后上鍋蒸20min,使用毛巾包裹放在患處進行熱敷。1劑可治療3d,30分鐘/次。
1.2觀察指標
臨床效果:顯效:疼痛、行走障礙等癥狀消失,經X線檢查無異常現象;有效:相關癥狀基本消失,X線檢查顯示顯著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和X線檢查均無變化甚至加重。
膝關節功能采用美國特種外科醫院膝關節評分量表(HSS)進行評估[3],分為疼痛、功能、活動度、肌力、屈曲畸形、穩定性和減分項目,總分為100分,HSS評分分數越高說明膝關節功能恢復越好。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來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 計數資料n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用t 檢驗。當P<0.05時,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
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見表1。
2.2 治療后HSS評分對比
對照組HSS評分為(85.2±5.7)分,觀察組為(91.6±4.2)分,其差異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t=10.259,P=0.000)。
我國老齡化逐漸增加,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祖國中醫將膝骨性關節炎發病的原因歸于臟腑失調導致外邪入侵所致,其治療方向應清除淤血、改善供血狀態、改善骨內組織循環等為主,降低骨內壓[4]。
溫針灸止痛效果顯著,通過穴位刺激提升關節對疼痛的承受能力,通經絡,散血瘀。本研究中,溫針灸選取血海、陽陵穴、膝眼、陰陵穴等主穴,祛邪、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從而消除腫脹、僵硬等膝關節功能障礙癥狀,進一步改善膝關節功能。在針刺后局部血管擴張,聯合艾灸,促進風寒疏散,經絡通活,同時抗炎、散瘀等功效。推拿通過使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治療,可促進循環系統和新陳代謝[5],尤其針對恢復緩慢的疾病安全可靠。溫針灸推拿基礎上聯合中藥熱敷,其中伸筋草、川芎、紅花、當歸,活血化瘀;草烏、獨活、乳香,祛風除濕;干姜、透骨草、桂枝,溫陽祛寒,除痹消腫;黃丹、冰片、樟腦,消腫止痛、促進藥理深入機體,以上諸藥共用,共奏活絡、驅寒、止痛、壯骨之效。使用老陳醋作為藥物滲透媒介,聯合熱敷可加強藥物滲透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達92.7%,高于對照組的75.6%,說明溫針灸聯合推拿及中藥外敷治療效果顯著,觀察組HS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實針灸聯合推拿及中藥外敷治療在提升膝關節功能方面有顯著效果。
綜合上述,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采用溫針灸輔以推拿中藥外敷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膝關節功能,是值得臨床推廣的一種治療方法。因患者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且病程相對較長,需要醫師針對患者病情實施針對性治療,治療過程中應該安排專人全程陪伴,注意觀察皮膚狀態和患者主訴,若出現疼痛、發熱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治療,調整合適后再次開始。
【參考文獻】
[1]陳日蘭, 韋星成, 江穎,等. 中醫外治膝骨性關節炎實驗研究進展[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9,11(9):321-324.
[2]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 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J]. 中華骨科雜志, 2018, 38(12):705-715.
[3]徐福, 宣麗華, 周海江,等. 不同溫針灸量對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40(2):103-107.
[4]鄭曉斌, 林偉容, 林遠萬. 推拿手法配合溫針灸調整膝關節肌力平衡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應分析[J].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33(6):513-515.
[5]李興國, 劉會萍. 溫針灸推拿輔以中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18(8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