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小鳳
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和有效挖掘學生的語文潛在能力,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點目標之一。實踐表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提升語文學習質量。筆者認為,教師創設語文情境,能為學生創造合適的教學環境與氛圍,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學習活動。因此,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合理、科學、有效地創設語文教學情境,以此增強語文課堂的活力與魅力。
一、結合課文插圖中的內容創設語文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正從直觀逐步向抽象慢慢過渡,在這個過渡時期,學生的思維還是以直觀、形象、具體為主。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應該使用直觀、形象、具體的方式方法展現所教內容。很多課文中都配有相關的插圖,所以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插圖輔助教學,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插圖,進行大膽想象,讓學生充分感知與課文內容匹配的主題情境。如《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描寫了偉大祖國的美好河山,筆者利用多媒體視頻技術展示出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幫助他們在腦海中勾勒出美麗、遼闊的南海的畫面,加深了他們對西沙群島的印象。同時,筆者又讓學生進行圖文對照,自由發揮、大膽想象,根據自己的想象說一說感受,這毫無疑問地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由此看來,教師通過插圖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學生理解畫面蘊含的思想,更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和領悟課文的重點、中心。
二、結合具體的實物演示語文教學情境
教師合理利用具體的實物創設語文課堂教學情境,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把課文和與之相關的實物有機結合起來,并展示在學生面前,就能提升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層次。特別是那些在平時生活中學生不常見、不接觸的實物,教師更要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自觀察,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以及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和理解。如筆者曾經聽過一位教師執教的《琥珀》這篇課文,新課開始時,這位教師真的拿出了一塊琥珀讓學生認真看、仔細瞧,使學生產生了一個直觀的印象——琥珀是透明的晶體,從而引發了學生對琥珀的好奇心,這位教師也就順其自然地引入了課文《琥珀》的教學。
三、利用課本劇表演打造語文教學情境
課本劇表演非常適合小學語文教學,也適合小學生的發展需求,這種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小學生特別喜歡看表演,自己也愿意參與表演,表演中富有情趣的角色不但能喚起小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能產生非常大的角色效應。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很多課文都要求學生要對照課文說一說、演一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利用表演課本劇的方法來創設語文課文解讀的情境,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十分重要的策略。在備課時,教師應該慎重、認真地研判課文,選擇那些表演可行性強的段落,讓學生在課前認真讀課文,并做好表演準備,使他們能夠在表演中展示出更加優秀的一面。如在教學《將相和》《一塊奶酪》等課文時,教師可以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表演課本劇和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利用表演的機會把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性格特征、語言的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通過課本劇表演的方式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學生從課文認識的深度、廣度,以及人物角色情感思想的把握。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可以降低學生語文學習的難度,幫助他們消除語文學習的畏懼心理,提升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形式多樣、內容方法、趣味強的教學情境,可以不斷刺激學生的感官,促進學生語文感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語文抽象能力的提高。在語文情境教學中,教師能夠增強與學生的語文信息交流,讓學生以學習主體的角色進入教學情境,使語文課堂魅力四射、充滿靈動,從而為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特別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劉莊鎮三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