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校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智力教育,而是把發展的目光轉向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審美能力。本文探討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以供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 ?核心素養? ?策略
美術要求創作者膽大心細,所以小學美術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發散思維的、與眾不同的學生。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問題都有標準答案,但是在美術教學中,各有千秋才是教學目標。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進行具有個性特征的審美。
一、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分析
自教學改革推行以來,學校開始重視培養學生藝術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在臨摹教學中,教師只是出示范本讓學生臨摹,評分的依據與標準就是比對學生的作品和范本,相似度越高,得分越高。這樣一來,學生只會一味地追求臨摹的相似度,忽略了培養創作技巧和賞析優秀作品的能力,從根本上對形成和提高美術核心素養造成了消極影響。
二、小學美術教學內容分析
美術教學的內容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在確認美術教學內容時,教師應按照學生的年齡層次,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如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身心還未發育完全,所以教師可以從感受和賞析美出發,讓他們感受四季,然后根據他們的動手能力布置簡單的手工作業,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美術創作的樂趣;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掌握了繪畫基礎和動手能力,又兼具一定的繪畫素養,所以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一點難度,讓學生認識三原色,了解繪畫不同的表現形式等。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了解點、線、面、色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用美術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對策
1.改進教學理念
俗話說:“美術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改進教學理念,將教學重心從繪畫技巧轉移到鑒賞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上,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2.靈活運用繪畫工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工具在課堂上使用,所以教師不但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要為學生盡可能提供豐富的繪畫工具。如在教學同一個主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繪畫工具表達同一個主題,從而加強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表達。
3.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生的知識、記憶和幻想都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而藝術允許學生探究、建立和記錄自己的創造性想象。如制作圖片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既可以作為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又可以與他人交流。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計算機在二維頁面上創建一個三維場景,使圖片更加接近他們的想象。
4.正確引導,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繪畫創作時,教師必須在旁邊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當學生完成繪畫創作后,教師要科學評價學生的作品,并鼓勵學生在創作時放飛自己的思維,實現有價值的創作。在指導和幫助學生時,教師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如教師的鼓勵,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認同感和成就感,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全面地思考問題;又如在學生思考創作時,教師以核心素養的評價準則評價學生,可以促使學生創作出更具個性和價值的美術作品,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美術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宗國.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學周刊,2018(18).
[2]陳英芬.淺談小學美術核心素養時期的情境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10).
[3]周傲南.學科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體驗教學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7(18).
(作者單位:儀征市育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