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鈺鈺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并購作為企業快速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越來越頻繁的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基于滿足融資需要、避免違反業績承諾和提高交易對價的動機,并購雙方可能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進而導致增大融資方受損風險、影響企業并購績效和危害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不良后果。通過規范并購信息披露,完善企業會計準則,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可以有效抑制企業并購中的盈余管理行為。
【關鍵詞】 并購 盈余管理 動機 抑制對策
引 言
并購作為企業快速提升綜合實力的有效手段,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和企業的重視。但其高風險的特質也導致并購失敗率一直居高不下。盈余管理行為在企業中普遍存在,國際國內一些會計丑聞的曝光,更是讓人們了解到盈余管理的巨大危害。那么,并購交易中是否也存在盈余管理的行為?并購中盈余管理的動機和危害有哪些?如何有效抑制并購中的盈余管理行為?
一、企業并購中盈余管理的動機
(一)滿足融資需要
企業并購屬于重大交易行為,交易價格普遍較高,當主并方無法承擔巨額對價的情況下,將考慮先融資后并購的策略。然而,無論主并方選擇股權融資還是債券融資,其必須符合一定的融資條件。若財務狀況暫時無法滿足嚴格的融資條件,部分企業可能通過盈余管理的手段來快速達到融資要求,從而獲取并購所需資金。
(二)避免違反業績承諾
近年來,在并購交易中嵌入業績承諾條款的行為越發普遍。主并方通過高業績承諾來推高股價,被并方則通過高業績承諾來抬高自身估值和并購定價。然而,業績承諾一旦難以達到,企業將受到條款約定的懲罰,其聲譽也會受到不良影響。若企業難以達到承諾要求,可能選擇運用盈余管理的手段來避免遭受懲罰和維護聲譽。
(三)提高交易對價
并購價格是并購各方關注的焦點和激烈博弈的結果,而在博弈的過程中,被并購方總是千方百計提高交易對價。被并方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是并購價格的重要決定因素。被并購方通過盈余管理的手段,可優化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在向主并方展示更好的業績成果的同時,要求更高的交易對價。
二、企業并購中盈余管理的危害
(一)危害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只有資本不斷追逐業績良好的項目,企業優勝劣汰良性更替,資本市場才能不斷保持活力實現高效健康的發展。并購中盈余管理行為的存在,讓資本無法做出最優選擇,將對整個市場的資本配置效率及并購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二)影響企業并購績效
被并購方通過盈余管理的手段來獲取并購溢價,其實質是透支未來、寅吃卯糧的行為。相對于主并方支付的并購溢價,交易完成之后的并購績效往往低于預期,甚至被并方出現虧損,這對并購績效的實現極為不利。
(三)增大融資方受損風險
盈余管理行為的存在,不僅粉飾了主并方的融資資質,還增大了并購失敗的風險。并購是企業的重大交易活動,對企業的影響頗大。一旦并購失敗,主并方將承受巨額損失,為主并方提供資金支持的融資方也將受到牽連。
四、有效抑制并購中盈余管理的對策
(一)規范并購信息披露,形成制度約束力
并購信息規范披露的前提是合理的制度,而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是形成制度約束的保障。一方面政府應制定并購信息披露規范,構建并購信息披露平臺,強化并購雙方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性,鼓勵對并購雙方披露信息進行社會監督。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密切關注并購雙方的披露行為,設置投訴與舉報途徑。對并購雙方披露虛假信息的行為進行追蹤懲處,對規范的信息披露行為進行表彰。
(二)完善企業會計準則,縮減盈余管理空間
企業會計準則是上市公司生成和披露會計信息的依據,也是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規范,還是管理部門對上市公司信息質量進行有效監督的參照標準。因此完善企業會計準則將對盈余管理行為的抑制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具體來說,應為選擇空間較大的會計政策設定更為詳盡的選用標準,為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和會計估計設定更加詳細的使用規范,嚴格規定會計政策及估計方法的變更,從而使企業進行盈余管理的空間大大縮小。
(三)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審計能夠從專業的角度把好信息質量關,有利于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投資者強化并購相關財務審計,督促事務所真正做到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開展審計業務,堅守職業道德。在會計師事務所勤勉盡責的高質量審計下,企業通過隨意調整會計政策及會計估計方法、人為調整會計計量期間或者虛假安排交易等手段進行盈余操縱的概率降低,從而有效降低公司并購行為中的盈余管理程度。
【參考文獻】
[1] 張秋生,劉新新.上市公司現金并購中的盈余管理與績效[J].財會月刊,2019(22):8-15.
[2] 陳衛蕓.上市公司代理動機并購下盈余管理行為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0):122-123.
[3] 孫夢男,吳迪.中國上市公司并購中盈余管理的擇機行為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7,33(06):132-139.
[4] 朱文莉,魏來.上市公司并購的盈余管理問題研究[J].財會月刊,2013(19):9-11.
[5] 羅聲明.并購、盈余管理與制度背景[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32(02):69-72.
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項目編號:2020KY10034);廣西財經學院校級課題(項目編號:2016C05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