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媛媛 馮智穎
摘 要:2016年3月30日,美的以537億日元現金和250億日元債務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并購雖能給美的帶來諸如提升品牌形象、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獲取技術與研發團隊等戰略性資源、提升制造水平和能力、加強海外合作、財務協同等效應,但也帶來諸如政治審批風險、資金與債務壓力、國際市場開拓滯后風險、品牌整合與人員整合風險、產品與技術整合風險等挑戰。因此,美的須注重并購整合的漸進性和有序性,以降低并購成本和風險。
關鍵詞:美的;東芝;并購;整合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6)08-059-03
[作者簡介]丁媛媛(1995-),女,漢族,內蒙古巴彥淖爾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商務;馮智穎(1994-),女,漢族,廣東廣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2016年3月17日,日本東芝公司表示與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達成基本協議,將向其出售白色家電業務;3月30日,雙方宣布正式簽約,美的以537億日元(約473億美元)現金及承擔2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債務為代價獲得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份、東芝品牌40年全球授權、超過5000項家電相關技術專利,以及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市場、渠道和制造基地等。本文對此次并購的并購主體、并購動因、并購風險進行深入分析。
一、并購主體
美的集團是一家以家電制造業為主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主要家電產品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大型中央空調、冰箱、吸塵器、取暖器、電水壺、烤箱、抽油煙機、凈水設備、空氣清新機、加濕器、灶具、消毒柜、照明等和空調壓縮機、冰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變壓器等家電配件產品,擁有美的、小天鵝、威靈、華凌、安得、美芝等十余個品牌,在2013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價中,美的品牌價值達65336億元,名列全國第5位,并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冰箱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洗碗機產業鏈、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在全球設有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在越南、白俄羅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6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產品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日本兩大綜合電機制造商之一,屬于三井集團。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芝已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當前,東芝旗下主要有五大事業領域:電子元器件、電力和社會基礎設施、社區解決方案、生活產品、醫療健康。其中,最為突出的是IT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飛速發展,已成功地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2000年,東芝半導體銷售額僅次于INTEL而位居世界第二位,IT產值占東芝總產值比重已達74%。
二、并購動因
(一)美的動因
1提升品牌形象。東芝擁有享譽國際的品牌影響力和行業領先的市場地位,可與美的品牌形成互補,形成完全的市場覆蓋——東芝家電發展至今已擁有近百年的悠久歷史,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制造商之一;作為日本Top3的東芝品牌,東芝家電主要覆蓋高端市場,提供多種高附加值的服務,產品抗風險型性強,在市場上擁有良好的口碑和廣泛覆蓋率,其Leading Innovation的口號在消費者心目中已建立起技術高端、品質優良的品牌形象。此外,東芝品牌在海外市場(特別是東南亞等地區)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根據國際知名品牌顧問機構Interbrand于2015年的評估,東芝品牌價值約25億美元。
2快速拓展海外市場。東芝擁有一流的供應鏈網絡及無可比擬的渠道優勢,并購后美的將獲得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中東的市場、渠道和制造基地(東芝家電在日本擁有34個銷售基地和95個服務基地,在中東、埃及等也布有銷售網點),將有助于開拓這些市場,特別是進入壁壘相對較高的日本市場:東芝家電的營銷網絡覆蓋全日本,擁有34個銷售網點、95個服務維修網點,可通過零售商渠道和合同渠道向客戶提供各類家用電器產品和服務;在以家電連鎖為主流銷售渠道的日本市場,東芝與Yamada、Edion等6大家電連鎖品牌有著良好且密切的戰略合作關系;可利用東芝家電遍布日本全國的3600多個東芝專賣店分銷產品;東芝也在積極拓展電視購物、專賣店及電商渠道,進一步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3獲取技術、研發團隊等戰略性資源。首先,美的獲得超過5000項白色家電相關專利,可有效擴容美的現有專利;這些專利主要分布在日韓等海外市場,將有效延展美的在海外的專利布局;這些專利所包括的DD電機及變頻控制專利、冰箱隔熱板專利是美的提升洗衣機、冰箱等質量和性能所需的核心專利。其次,東芝家電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和行業領先的研發水平,將有效提升美的研發實力——創立至今,東芝家電已建立起一支業內資深的研發團隊,并以其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創造了家用電器歷史上許多個發明與創新;經過長期累積,東芝家電已具備業內領先的實驗技術能力,并累積了眾多知識產權和研發平臺。
4提升制造能力和水平。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和泰國擁有9個配套設施完善、生產技術先進、管理模式領先的生產基地。東芝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和先進的工藝水平,將與美的完備的供應鏈體系、規?;a經驗等優勢互補:東芝家電產品線豐富,覆蓋廚電、冰箱、冷柜、洗衣機、家用空調、洗碗機等主流家用電器產品,能豐富美的產品線;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和泰國的工廠自動化程度較高,工藝技術先進,自制率高,可迅速提升美的在部分關鍵技術及產品生產上的核心能力;東芝家電在中國和泰國的工廠仍有較大產能提升空間,如能與美的完備的供應鏈體系、規?;a經驗等實現互補,將有效提升美的的供應能力。
5加強海外合作。為實現完善全球布局、推動全球經營的核心戰略,美的一直積極關注與尋求全球家電領先企業的合作及并購機遇。其中,已成功與東芝在多個領域開展長達20余年的合作,雙方良好的互信與認同,成為本次戰略合作的基礎。
6財務協同效應。東芝家電業務已連續虧損,且2016年仍難以扭虧為盈。并購后,該虧損可抵扣美的稅前利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企業總體稅負。
綜上,美的開展此次并購旨在落實全球經營的重要戰略,即通過與東芝的優勢互補與協同,在品牌、技術、渠道及生產制造等方面有力提升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實力,即美的與東芝的戰略并購將可在眾多方面產生長期協同效應,改善美的長期經營效率和企業效益。
(二)東芝動因
1擺脫財務困境。東芝之所以出售家電業務,主要在于擺脫經營困境和債務壓力,如2014財年,東芝生活電器總資產1100億日元,負債1300億日元,已資不抵債,且持續虧損——2012—2014連續三個財年,東芝家電業務累計虧損125億元人民幣,2015年上半財年,繼續虧損約2188億元人民幣(約425億日元,占虧損總額的535%),2015年12月21日,東芝股價大跌12%,收報2235日元,創下自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因此,東芝希望通過出售成為業績惡化原因之一的白色家電業務,以力爭改善2016財年經營狀況;而此次并購不僅能給東芝帶來537億日元現金流,還將消化債務250億日元。
2加速產業轉型。20世紀80年代開始,東芝就開始向更高端的數字技術、移動通信和網絡技術等領域發展,而出售競爭力下降和持續虧損的白色家電業務,將有助于東芝集中優勢資源進軍新業務領域,加速產業轉型和升級。
3與美的形成戰略合作。東芝僅將白色家電業務出售給美的,但其他業務可借此與美的進行戰略合作,如借助美的在中國市場強大的制造、銷售、采購、物流、服務等綜合能力,東芝家電及其他業務可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并借助中國進入東盟等周邊國家。
三、并購風險
1政治審批風險。該筆并購交易的完成,還需獲得日本反壟斷機構的審批,同時需要在中國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備案,如果反壟斷審批不通過,前期工作將付諸東流。
2資金與債務壓力風險。此次并購資金約537億日元(約合473億美元),全部為美的自有資金,加之并購后整合所需投入的資金,將對美的造成一定資金壓力;美的還需承擔約2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債務,將提高美的資產負債比和利息支出,特別是東芝白色家電部門已資不抵債且連續虧損,如不能如期扭虧,將給美的帶來巨大資金壓力。
3國際化滯后風險。近年,美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但效果欠佳——2015年海外營收占比僅357%,海外利潤占比更低至2795%。因此,收購東芝是美的實行全球經營的重要步驟,但2015財年前三季度,東芝白電業務總營收約70%來自日本,30%來自日本之外的地區(如扣除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則東芝白電業務的國際化程度更低)。如美的未能有效利用東芝的品牌、渠道、生產優勢開拓中、日以外的第三方市場,其國際化初衷將難以盡人意。
4品牌整合風險。根據并購協議,美的在未來40年內將會擁有美的、東芝兩個品牌,如何平衡產品形象、有效處理產品區隔、實現有利于發
展的差異化經營等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如是按產品類別、產品檔次、目標市場等區分兩個品牌的運用,還是在同一產品上使用雙品牌,都是值得美的深思熟慮的問題。
5人員整合風險。截至2015財年第三季度,東芝家電擁有超過5000名員工。美的并購后要想扭虧,裁員將是不得不采取的行為,就必然引發人員整合問題。更甚者,日本是不確定性規避指數較高的國家,加之“終生雇傭制”,將進一步提高人員整合的難度和風險。
6產品與技術整合風險。美的和東芝在白色家電產品方面存在諸多重合,必須重視產品整合、產品質量提升、產品規模和產品特色平衡等問題;雖然美的通過并購能獲得東芝超5000項專利以及研發團隊,但這些專利與研發團隊和美的產品及其發展戰略的切合度如何,還有待考察,特別是研發團隊能否符合美的發展戰略值得深思,且美的還需注重在引進的基礎上加以吸收、創新,以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以免重蹈明基覆轍——2005年8月,明基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但一年半后因整合問題北京明基研發中心原西門子員工全部離職。
考慮到上述整合風險,建議美的在交易完成的初期階段,盡可能最大程度維持東芝白色家電現有的運作方式,繼續堅持東芝高標準的品牌形象、產品品質和客戶服務,并在品牌、技術、營銷和員工方面保持持續投入,以充分挖掘東芝家電業務的潛力。
[參考文獻]
[1]程海東.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
[2]干春暉.并購經濟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張紀康.跨國公司與直接投資[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4]吳清.東芝業績巨虧,斷臂求生[N].中國經營報,2015-12-26.
[5]盧曉.東芝業績正惡化:自救效果堪憂[N].華夏時報,2015-11-14.
[6]劉步塵.美的收購東芝究竟值不值?[EB/OL]. http://money.163.com/16/0331/08/BJFMM2AB00253G87.html,2016-03-31.
[7]黃燕.美的拿下東芝,海外并購之路接下來怎么走?[N].財經綜合報道,2016-03-31.
(責任編輯:郭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