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樂器已經成為當前兒童的必修課,小提琴因其獨特的魅力而成為許多孩子的主要選擇。隨著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藝術教育也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高校小提琴教學亦是如此。奧爾夫教學理念因其具有綜合性、人本性、原本性、即興性以及創造性而深受國內外教育界的認可,其對于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身心的多元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鍛煉具有積極影響,對于推動高校小提琴教學模式的創新、內容的充實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此,探索奧爾夫教學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理念;高校;小提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2.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2-0049-02
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被稱為世界三大音樂教學理念之一,其他兩個分別為柯達伊音樂教學理念和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理念。小提琴學習僅依靠單方面的理論學習或者實踐操練,并不能達到完美的效果,無法展現小提琴的音樂魅力。現階段的高校小提琴教學技能化的傾向較為顯著,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和音樂素質的培養。奧爾夫教學理念既與當前的教育政策相貼合,又符合素質教育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自由全面發展有積極意義。同時奧爾夫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小提琴的學習興趣,改進創新小提琴教學模式。當前高校小提琴教學對奧爾夫教學理念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不夠,應結合現狀進行探索。
一、奧爾夫教學理念的基本概述
奧爾夫教學理念為德國著名音樂家卡爾·奧爾夫所創,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音樂教學理念。奧爾夫與其好友建立了一所學校,在其中探索教學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奧爾夫的音樂才能得到充分展現,加上奧爾夫的先天優勢,年幼時他的音樂水平就已經相當高了。奧爾夫教學理念十分注重音樂的本源和本質,追求回歸本源,重視學生借助音樂來表達本能情緒以及情感思想,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與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相比,奧爾夫教學理念尤為重視從培養學生的學習情緒出發,在了解把握學生的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而非對學生施加硬性的演奏技巧、音樂理論等教育。奧爾夫強調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以此來實現美育教育。這與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在高校小提琴教學中融入奧爾夫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改善高校小提琴教學現狀。
二、奧爾夫教學理念的特點及作用分析
(一)奧爾夫教學理念的特點分析
奧爾夫教學理念之所以被國內外教育者充分認可和運用,是因為其具有綜合性、人本性、原本性、即興性、創造性的特點。具體來說,綜合性是指奧爾夫教學理念倡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小提琴的學習而言,既要理解小提琴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又要對小提琴作品進行深入剖析,從作品的基本組成、內容的情感主旨、作者的創作動機、作品的創作時代等等入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傳授給學生。從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開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逐漸進行系統全面的音樂教學。人本性和原本性具有相似性,但又存在不同之處,人本性是指尊重學習者的內心感受與想法,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當下樂器教學存在技能化傾向,學習樂器似乎成為孩子的一種壓力而非興趣動力,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的體現。原本性是指在學習音樂時要回歸本質,無論是樂器的基本理論知識還是樂譜作品等都要回歸本質,讓學生從最初的起源開始,理解學習音樂的初衷,感受音樂的魅力,而非強硬地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即興性和創造性兩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即興性是在學生對音樂知識有一定積累的前提下產生的,并且這種積累是建立在興趣之上的,伴隨著學習者個人情感的融入,在演奏時進行即興的創作。創造性與即興性相伴隨,演奏者在即興演奏時,或是與原來的作品相契合或是有別具一格的二度創作。
(二)奧爾夫教學理念對高校小提琴教學的作用
奧爾夫教學理念對于改善當前高校小提琴教學技能化傾向嚴重、重理論輕實踐等現狀具有重要意義,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首先,奧爾夫教學理念對在高校營造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和教學環境有重要意義。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不可小視的,寬松的氛圍能夠緩解學生的情緒壓力,提高小提琴演奏的質量。奧爾夫理念綜合性與人本性的特點倡導為學生的音樂學習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如此有助于學生放松身心,感悟體會音樂的魅力,這是提升學生小提琴演奏水平的前提和基礎。其次,奧爾夫教學理念有助于推動高校小提琴教學觀念和方式方法的轉變,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小提琴學習的積極性。奧爾夫教學理念能夠彌補高校傳統小提琴教學的不足之處,給予學生以選擇和發展的空間,利于學生進行技能的訓練與水平的提升。再次,奧爾夫教學理念可以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既顧全大局,也兼顧個體,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教學,無差別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客觀發展與實際需求,從多角度不斷提升高校小提琴教學的質量。最后,奧爾夫教學理念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傳授學生技能,促使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踐鍛煉,實現授人以漁,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助力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奧爾夫教學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育中的應用探討
奧爾夫教學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從構建和諧課堂氛圍、開展小提琴教育活動、重視肢體語言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四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構建和諧課堂氛圍
我國填鴨式教學已經為大眾所詬病,使得學生個性無法得到表現。奧爾夫教學理念倡導解放學生的個性,鼓勵讓學生自由發揮,因此構建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尤為重要。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對于激發學生學習小提琴的興趣很有幫助,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氛圍的營造建立在了解學生的認知需求的基礎上,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所學習的內容來創造相應的課堂氛圍。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亦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個人情感變化,及時給予學生幫助,與學生進行積極探討,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實現舉一反三的效果。并且也要尊重學生的發言權,定時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學生的反饋做出及時調整。除此之外,鼓勵學生、科學有效地評價學生對于學生小提琴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義,教師對此也要予以充分重視。
(二)開展小提琴教育活動
高校小提琴教學目前存在課程設置不規范、教材難度不統一、師資力量不完備等問題,基于此,想要實現奧爾夫教學理念在小提琴教學中的應用,應積極開展小提琴教育活動。一方面要豐富小提琴授課的方式,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意愿想法以及實際需求,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小提琴的興趣;另一方面要充實小提琴的授課內容,在學習難度、學習范圍等方面進行拓展,要切實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小提琴基礎水平,內容的安排既要符合學生的基本需求,也要實現學生小提琴水平的提高,既要全面系統,又要體現層次區別。除此之外,也要完善高校小提琴的課程設置,配備穩定的優質師資,盡可能分配更多的時間,保證學生訓練,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重視肢體語言訓練
肢體語言是展示小提琴魅力的外在表現,這也是奧爾夫教學理念綜合性和原本性的體現。高校教師在進行小提琴教學時,除了傳授必要的樂理知識之外,還要重視學生在演奏小提琴時的肢體姿勢,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時出現的不正確姿勢,讓學生在日積月累的演奏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態。除此之外,在訓練時要引導學生融入情感,情感融入對于肢體語言的鍛煉是尤為重要的,當學生對于作品有了深入透徹的理解后,會理解作者的創作初衷以及創作緣由,在演奏時會自發地進行聯想、產生情感共鳴,當情感達到高潮時會不自覺地有肢體語言的加入,長此以往對于提升自身的小提琴水平大有裨益,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小提琴的演奏靈感,進行創造性的演繹。
(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奧爾夫教學理念主張即興性與創造性相結合,高校小提琴教學對此要有深刻認識。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從不同音樂類型中體會音樂的魅力,尋找自己的興趣點與適合自己的演奏感覺。小提琴音樂的演奏是多個器官進行合作的綜合活動,既需要肢體動作的演繹,也需要視覺、聽覺和內心多器官的聯動感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上的強調,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在學習小提琴過程中的反饋以及所提出的問題,及時地解答學生的問題和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給予學生積極肯定與認可,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更加地努力鍛煉。同時情感把握也十分重要,學生要理解體會小提琴作品的情感,教師要善于理解學生的情感,在彼此的理解互動中鍛煉學生的音樂思維,激發學生的創作火花。
四、結束語
樂器學習對于學習者而言,接觸得越早越有利于水平的提高。學生在小提琴學習中的可塑性較高,高校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以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發展的客觀規律,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感悟中學習。要從提高學生對小提琴的學習興趣開始,調動學生對小提琴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熱情。總之,奧爾夫教學理念對高校小提琴教學的很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高校教師應予以充分認識和重視,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思維,從教學實際出發,調整教學方式,將奧爾夫教學理念科學有效地融入小提琴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安雯.奧爾夫教學法與高師音樂教育體系相結合初探[J].藝術研究,2010,(03).
[2]陳士俊.淺談中國民族音樂的普及教育——從奧爾夫教學引發的感想[J].文學界(理論版),2011,(08).
[3]蘇世奇.奧爾夫教學法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初探——以六盤水師范學院藝術系為例[J].中國音樂教育,2011,(04).
[4]金美琳.關于普通高校奧爾夫音樂課程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轉變研究[J].北方音樂,2016,(07).
作者簡介:史昀冉(1990-),女,信陽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