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玲
摘 ? ? ? ? ? ?要: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在總結中外合作辦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合作辦學過程中的政策、定位、質量、機制四個方面的問題,闡述了對中外合作辦學未來發展的思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展望
中外合作辦學是國外教育機構與國內教育機構的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經歷了30余年的發展,目前總體處于提質增效、高速發展的階段。1995年印發的《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指出,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事業的補充。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明確了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目前中外合作辦學的指導性文件。
一、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
截至2019年12月,全國經審批機關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超過2400個,12大學科門類中,除軍事學外均有涉及,設立的專業有200多個。合作機構涉及36個國家和地區,800多所外方高校。目前,全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超過15萬人;在校生60多萬人;畢業生200多萬人。中外合作辦學中,高等教育占比約為9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我國將“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提升我國教育世界影響力”。特別提出“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中外合作辦學的推進第一次在高級別大會上提及,表明中外合作辦學在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外合作辦學取得顯著成就,中外合作機制逐漸完善,辦學質量與辦學效益持續提升,合作辦學能力不斷增強。
二、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辦學政策困惑
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的《意見》中明確,提質增效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導向。調研發現,國內外高校、媒體均認為合作辦學政策要“收緊”,國家要“清理”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尤其是獨立法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審批準入機制和辦學政策一向秉承審慎嚴謹的原則。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已經擴張到2400多個的形勢下,辦學必然需要轉向內涵發展、提質增效的路徑,意味著中外合作辦學單純的數量發展已經不再是適宜的政策導向。辦學政策的轉向導致本來有意向設立或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高校開始進入觀望狀態,不敢進行合作辦學的拓展。政策信號的不明朗也讓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信心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與高校積極開展的中外合作辦學實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地方政府對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支持力度呈現“疲軟”。調研顯示,部分地方政府對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的支持有所減弱,一些地方放緩了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的出臺,謹慎觀望。
(二)辦學定位不準確
2003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明確了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然而,當前的問題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定位仍然沒有被國內外高校以及社會民眾正確認識。高校在實施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諸多辦學管理行為存在與合作辦學定位不相符的問題。中外合作辦學是高校實現國際化戰略的重要路徑,但是調研發現,很多高校完全沒有認識到中外合作辦學在“雙一流”建設和國際化建設的作用,僅僅把中外合作辦學普通辦學形式的補充,甚至部分高校將中外合作辦學當作“裝點門面”“提升格調”的面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成了“迎來送往”的外事活動。部分高校的“雙一流”建設規劃或“十三五”“十四五”規劃中把中外合作辦學納入國際化發展戰略,但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具體執行并未設置對應的行政管理部門,一些學校將中外合作辦學納入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序列進行管理,沒有對中外合作辦學的招生審核、入學管理方面進行嚴格管理,并且收費高昂。這些現象表明,高校對中外合作辦學的定位不準確,也無法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在高?!半p一流”建設和國際化戰略中的作用。
(三)辦學質量不高
在全國1000多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評估中,不合格或在評估時自動申請退出的機構和項目共計有100多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總體辦學水平不高。其中,中外合作辦學師資問題尤為突出。高水平師資是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的基本前提。然而,國內不少合作辦學高校沒有統籌安排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教師管理,往往采用臨時招聘,或者從現有師資隊伍里抽調教師進行授課,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的教學管理存在問題,外方沒有按照中外合作辦學的標準輸送優質師資,且很多外方合作高校的教師不是全職在中方工作,每年只有一兩個月在中方集中授課,壓縮課堂教學時長,降低了辦學質量。此外,調研發現,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的設置不符合教育部關于中外合作辦學政策的規定,辦學機構和項目本身質量良莠不齊;中東部地區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明顯高于西部地區,辦學質量呈現出明顯的區域不平衡趨勢。
(四)高校合作成功經驗共享機制不成熟
中外合作辦學要想獲得長足進步,必須要建立成功經驗共享機制,但是目前的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經驗確實不多。即使有辦得相對成功的高校,對于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成功經驗的總結,形成可復制的中外合作辦學機制還存在較大差距。中外合作辦學成功經驗主要涉及四個方面,一是中外合作辦學對高?!半p一流”建設和高質量內涵建設的促進;二是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對全國中外合作辦學領域的示范和引領;三是中外合作辦學對國內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促進;四是中外合作辦學對世界高等教育領域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講好中外合作辦學的“中國故事”。盡管目前中外合作辦學合作成功經驗共享機制尚不成熟,但是中外合作辦學機制建設是保障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仍需大膽探索、實踐、總結、分享。
三、中外合作辦學未來發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