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思含 周小港 黃小路
摘 要:傳媒產業目前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發展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傳媒高等教育作為傳媒產業的基礎建設也同樣至關重要。在傳媒高等教育剛剛起步的老撾,老撾國立大學以及老撾電影學院分別是其學位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代表。本文旨在通過資源整合和信息搜集,立足“一帶一路”倡議,以這兩所學校為例,對東南亞國家老撾的傳媒高等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老撾;傳媒高等教育;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2-000-02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教育合作已日益成為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的主要項目之一,而傳媒專業作為培養輿論導向人才的重要學科體系,也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自中國傳媒大學2012年開始中外合作辦學開始,我國傳媒專業高等教育也開始逐漸走出國門,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聯系。老撾作為中國的鄰國,同時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合作伙伴,自然也是我國尋求傳媒專業國際合作教育的重要對象。
盡管老撾目前經濟正在騰飛,并被世界銀行列為亞太地區高速發展的經濟體之一,但相對于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菲律賓,其傳媒產業依然處于襁褓階段,高等傳媒教育更是剛剛起步。目前老撾僅有四個電影院,總計17塊銀幕,且一共只有二十余位導演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上成功制作或首映了自己的作品。老撾國家電視臺目前的節目制作僅停留在新聞播報上,無法獨立完成其他類型節目制作,老撾人民觀看的主要影視作品均來自進口,由中國、韓國、泰國等國家提供。
老撾現已逐漸認識到大眾傳媒對于一個國家在國際政治領域以及國家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開始重視傳媒教育。本文將以老撾國立大學以及老撾電影學院兩所學校為例,介紹各所院校的特色以及老撾傳媒影視高等教育的全貌。立足“一帶一路”政策,為我國與周邊國家開展傳媒專業國際合作教育提供指導。
一、老撾高等影視教育現狀
(一)學位教育的代表:老撾國立大學
2016年,老撾國立大學在其文學院下開設了大眾傳媒專業,并提供大眾傳媒藝術學士學位課程,目前為止,這也是老撾大學中唯一一所提供高等傳媒相關教育的學校。老撾國立大學成立于1996年,是老撾最好的大學,文學院是國立大學中不可或缺的院系之一,在語言學領域的人力資源開發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服務于社會并支持老撾的社會經濟發展。
如需獲得大眾傳媒藝術學士學位,學生需要通過四年的教育,一共學習四十余門課程,每一年的課程設置都各有不同的側重點。大一主要學習老撾文學、老撾文化等,致力為學生構建學科文化背景,增強其本土意識及家國認同;大二則開始學習大眾傳媒的基礎知識,包括新聞寫作、大眾傳播與社會等,同時設置了亞洲文學等課程,鼓勵學生放寬視野,而不是僅僅將眼光局限于本國;大三則將專業知識進一步深化,并將其學科引入政治、經濟等領域,構建多元化的學科網絡,所學課程包括紀錄片創作、國際政治關系、新聞學:經濟與文化等;大四則更加注重于論文寫作以及專業知識的實踐運用,為學生進入社會做好準備。
作為老撾唯一一所開設了傳媒教育的公立院校,老撾國立大學在老撾有著極高的認可度,且對于學生來說,這并非只是學習技能的場所,更多的是為畢業后進入社會和未來的職業生涯做準備的跳板。老撾國立大學目前也正在大力建設大眾傳媒專業,包括教學人才引進以及硬件設施建設,來幫助學生在畢業后能馬上投入傳媒行業的工作。
(二)職業教育的先鋒:老撾電影學院
除了由老撾國立大學提供的學位教育之外,傳媒產業的職業教育也正在起步之中。2018年,老撾電影制片人們聯合成立了老撾電影學院,目的是培育年輕的老撾電影人才。該校面向的是高中畢業的老撾青年學生,希望通過培訓高中畢業的老撾學生來發展老撾電影的制作,并且建立老撾自己的電影產業。老撾電影學院是由美國大使館文化中心以及YSEALI未來種子計劃贊助開辦,該校目前并沒有獨立的校址,而是寄居于老撾國立大學之下。老撾電影學院邀請了來自各個電影制作領域的專家來為學生講課,例如制作,導演,電影攝影,制作設計,剪輯和聲音工程。這些講習班為學員提供了深入了解該相關專業的機會,并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的機會。此外,老撾電影學院的學生有機會與知名電影制片人進行私人指導,包括Chansamai Phanouvong、Phongsavanh Vilayphong、Xaisongkham Induangchanthy等,這些人大多是“老撾電影新浪潮”①的主力,并在國際上擁有一定的影響力,是老撾電影的“門面”。學生通過與業內人士的交流,來提高自己的學業水平,并可以對整個老撾目前的電影產業得到更為全面和詳細的了解。
老撾電影學院還向社會開放短期培訓課程,老撾電影學院與青年俱樂部,青年基金會,老撾國立大學建筑學院合作,在“YSEALI未來種子”和美國大使館的支持下組織了有關“基本視頻制作”的培訓計劃。該計劃面向年齡在16~22歲之間、沒有視頻創建經驗、有數碼相機、手機等錄像工具且對視頻制作感興趣的學生。視頻培訓課程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學習不同的電影制作專業技能。如基本的編劇課程、拍攝技巧、剪輯方法,要求學生在結業后能拍攝基本的短片或紀錄片。
二、老撾高等傳媒教育特征及不足
(一)起步時間晚,教學模式還處于摸索狀態
無論是學位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在老撾都是近幾年新興的產物。這就意味著在自身缺乏相關基礎的現實情況下,老撾需要向國外進行大量借鑒來完善自己的傳媒高等教育模式。老撾國立大學文學院所設置的大眾傳播藝術學士課程,從課程設置上來說,極大參考了中國以及韓國等國家的大學傳媒教育模式,從多方面來構建學生的學科背景以及專業能力,注重本土意識的培養。但這套模式是否適合老撾,目前還不得而知,畢竟這個專業設置于三年前,第一屆學生還未畢業,是否與老撾目前的社會現狀與專業需要相匹配,還需要再觀察。
(二)專業未細分,課程雜糅
由于老撾目前開設傳媒高等教育的院校較少,相關教育資源缺乏,故尚未進行專業細分。老撾國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的學生,需要在本科四年的時間里,同時學習新聞學、影視學以及傳播學等多個專業的課程,老撾電影學院的學生也需要同時對劇本創作、拍攝、剪輯等多個方向進行學習,且由于老撾電影學院暫時沒有獨立的校址,故其大部分教學都屬于階段教學,無法集中授課,故學生無法得到對于電影的系統訓練。專業不細分的教學確實能讓學生對傳媒行業的各個方向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但這無疑使得教學時間被延長,也不利于學生的職業規劃,無法更有針對性地向老撾傳媒產業輸送人才。
三、總結
對于老撾來說,傳媒產業的發展對于其實現產業轉型,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現代化的現實需求來說,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傳媒高等教育的發展勢在必行。但目前為止,老撾的傳媒教育主要僅集中在老撾國立大學以及老撾電影學院中,兩所學校的相關教育均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繼續摸索,并根據老撾國內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注釋:
①老撾電影人聯合發起的一項電影運動,旨在提高老撾電影制作水平,建立電影產業。
參考文獻:
[1]司達,賴思含.中國大陸紀錄片的海外傳播特征——基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電影節參展影片的定量研究[J].藝術評論,2019 (189):29-41.
[2]老撾國立大學官方網站,https://www.nuol.edu.la/
[3]老撾電影學院官方網站,http://www.laofilmacademy.com/
作者簡介:
周小港,男,漢族,湖南湘潭人。研究方向:現代影視。
黃小路,男,漢族,江西新余人。研究方向:新聞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