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新媒體時代中信息傳播依賴于網絡,信息的更新速度更快,信息的來源更多。在新媒體的時代中,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面臨著挑戰,新聞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受眾減少,傳統媒體新聞發布的速度受到信息載體的限制,相對較慢,傳統媒體傳播的信息內容較為有限,新聞關注不全面。在這種情況下,新聞編輯工作需要更多的對目前的工作環境變化進行思考,應用適當的策略,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進行大膽的工作突破與創新。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突破與創新探討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7-00-02
在新媒體的時代中,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面臨著轉型的局面,要對新媒體環境中各種傳媒因素有所認識,結合時代傳媒的發展特點,正確的認識傳統媒體所面臨的發展困境。事實上,目前各種傳統媒體面對這種困境,在新聞傳播的工作上,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一些成功地進行轉型,也有一些媒體轉型中出現了問題。作為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對轉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根據相關的經驗,展開工作優化。
一、新媒體時代報紙新聞媒體編輯工作所面臨的變化
(一)新媒體時代傳播載體發生變化
在傳統的信息傳播中,紙媒是信息傳播的主要手段,隨著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的媒體出現了,由于廣播電視媒體的信息傳播量較為有限,需要相應的專業信息接收設備,這使得廣播電視媒體的信息傳播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紙媒仍舊是新聞傳播中重要的手段,能夠在廣播電視媒體之外,發揮著更為廣泛的新聞輿論引導作用。然而,隨著信息傳播的載體發生變化,應用互聯網技術與各種信息接收設備,就可以達成瀏覽新聞信息的目的。作為傳統的新聞媒體,在信息傳播的便利性上有所不足,信息傳播的范圍逐漸地縮小。
(二)新媒體時代的傳播速度發生變化
應用互聯網技術,信息傳播的速度會發生變化,信息的發出與信息的接收幾乎的是同時的。由于新聞信息所具有的時效性較強,這種信息傳播的方式,對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更為及時,傳統的新聞媒體難以與此進行比較。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受到媒體的影響,也會受到人們選擇性的影響。例如,在信息的傳播平臺中,微博、微信的平臺等,都會受到信息傳播受眾的影響,信息的轉發量越大,則影響的范圍越廣[1]。
(三)新媒體時代的新聞信息量增大
在新媒體的時代中,不僅專業的新聞媒體可以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大眾也是信息傳播的一部分,自媒體與個人媒體的出現,降低了新聞傳播的門檻。在這個時代中,新聞信息泛濫,從各種途徑,包括各種新聞應用的平臺、網頁、自媒體的平臺等等,可以觀看接受的信息內容量巨大。這種情況,對新聞傳播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專業的新聞媒體,在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處理上,需要應用一套完整的手段,對信息內容進行篩選與過濾,最后作為新聞報道的信息,事實上是較為有限的。同時,新聞編輯的人數有限,信息的處理與編輯也會受到限制,難以兼顧到人們所關注的所有信息內容。
(四)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出現變化
在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中,視頻信息與音頻信息傳播的方式已經存在了,視頻信息的傳播由于其帶有的直觀性特點,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然而,受到視頻傳播設備與制作能力的影響,這種形式的信息傳播方式展開有限,更多的新聞信息內容是通過報紙等媒體呈現的。在新媒體傳播時代中,文字信息與圖片信息是最初的信息傳播方式,隨著網絡技術與電子設備的進步與發展,視頻信息的制作門檻降低,制作人數增加,人們更加習慣于在視頻信息中獲取新聞的內容。這種情況的出現,對傳統的新聞編輯來說也是一種挑戰,需要面對人們的信息接受習慣。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在信息的接收中更為適應與視頻信息內容[2]。
二、傳統新聞媒體所具有的優勢
(一)穩定的受眾群體
在新媒體時代中,應用傳統媒體方式獲取新聞信息的人群數量較少,由于受到思維習慣等因素的影響,這種新聞的受眾,具有較為穩定的特點。同時,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所具有的綜合文化素養,普遍較好。在工作形式的轉變中,新聞媒體的編輯,需要重視對這批文化素養較高的受眾群體進行維護。
(二)具有新聞篩選與評論能力
事實上,許多從事新媒體相關新聞傳播的人員,并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新聞學習訓練,因此其新聞素質有限。許多新媒體的新聞編輯人員,包括在一些著名新聞網站中的編輯人員,由于缺乏專業的素養,在材料的選擇以及材料的總結上都存在問題,人們在瀏覽新聞信息之后,難以抓住重點。同時,由于新媒體編輯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許多人員的基本知識系統不完善,在新聞的評論中缺乏獨立意見,難以讓人在新聞的閱讀中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水平的新聞內容,也不可能產生大范圍的輿論引導作用。
(三)具有權威性
傳統新聞編輯在新聞的編輯與發布中,需要經歷較為完整的審核過程,不僅是本單位要對新聞信息內容進行審核,相關的新聞管理部門也會有所關注。這種情況下,出現不實新聞的概率有限。在新媒體的新聞傳播中,由于受到的限制較少,虛假新聞等經常出現。在相關的調查中表明,即使是經常觀看新媒體新聞的人群,也常常對其中新聞內容的權威性有所質疑[3]。
三、新聞媒體編輯工作的突破與創新策略
(一)結合新媒體手段推動綜合新聞傳播工作
傳統的新聞編輯要對新媒體的手段進行更多的關注,在目前的社會文化發展形勢中,文化的分流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同受眾的群體偏好于不同的新聞接受形式。這種情況下,應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的方式,就能夠為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例如,在傳統的報紙新聞中人們不能接受到視頻信息內容,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的形式,引導讀者結合移動端與報紙進行綜合信息閱讀。
另外,要重視傳統新聞的受眾,通過組建讀者群,包括微信群、微博群等等,可以強化新聞編輯工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在新媒體中,直接的溝通與交流是最為常見的手段,傳統新聞受到傳播介質的影響,難以實現與讀者之間的即時溝通。以往情況下,多是應用郵箱等方式,企圖與讀者建立聯系。這種方式便利性較差,不能適應目前的溝通習慣與溝通的需求[4]。
(二)提升新聞內容的深度
紙媒所具有的權威性,是由于受到新聞編輯本身專業能力的影響,也與嚴格的新聞審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此,要提升新聞內容的深度,需要從編輯素質的提升入手。絕大多數新聞編輯接受過相關的專業教育,因此在編輯的工作中能夠較好地對新聞信息內容進行處理。然而,新聞報道的深度,卻會受到編輯個人思維能力與經驗的影響。為此,在新聞編輯的工作中,仍舊需要采用團隊的合作模式,應用不同領域的編輯組成團隊,同時要有思維能力與經驗較強的主編,引導團隊工作。在合作工作中,新聞中多樣化的信息內容可以得到挖掘,新聞報道的深度就會得到增加。
作為新聞編輯,要時刻保持著清晰的頭腦,判斷各種來源的新聞信息。要做新聞編輯的“多面手”,報紙新聞編輯往往只負責單一的版面,其負責的新聞內容通常只涉及文化、體育或社會新聞等專題中的一類。同時,新聞編輯一般只從事文字內容的編撰,而圖片的處理和制作則需要美術編輯的幫助。而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當具備網絡環境下對新聞信息的搜索和挖掘能力,以及文字報道、圖片甚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整合能力,才能實現新聞價值的最大化,為受眾提供更優質的新聞產品。在目前的信息傳播條件下,通過直接采訪獲取新聞信息存在一些難度,要應用適當的方式,通過各種新媒體建立專業的新聞來源渠道,新聞來源的拓展,也有利于新聞深度的提升[5]。
四、結束語
在新聞編輯的突破與創新中,需要對新媒體的發展狀況有著明確的認知,總結傳統新聞傳媒所具有的優勢。結合應用新媒體傳播手段,結合自身優勢,展開突破。不能忽視讀者群體在其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鞏固讀者群體,應用現有的讀者群體,擴大新聞的影響。通過編輯工作水平的提升與合作能力提升,深度新聞挖掘的能力也會隨之產生,推動新聞質量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洪亮.基于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創新策略的研究[J].農家參謀,2019(09):276.
[2]羅睿,徐海芹.淺析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創新策略的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13):149-150.
[3]格桑央吉.基于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創新策略的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17):118.
[4]劉瓊.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9,3(26):145.
[5]梁潮.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151+166.
作者簡介:劉云鵬,男,漢族,山東臨沂人。研究方向:新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