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在高校中是一個必要場所,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安靜學習的場所,也是信息傳播分享的重要樞紐。而圖書館的情報服務,就是為師生提供一個龐大的信息資源庫,以及幫助師生盡快獲取需要的信息資源[1]。而過去功能單一的情報服務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計算機網絡遍布的時代了,計算機網絡對于信息的搜集和檢索功能對圖書館也是造成了一定的打壓和侵害[2]。因此,現代高校的圖書館需要推行出新型服務模式來適應社會和師生的情報需求,本文在分析圖書館傳統情報模式優缺點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的規律和新科技的應用,對新時期、新服務模式進行思考和總結。
關鍵詞:新時期;圖書館;情報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7-0-02
新時期就是我們現在依靠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的創新時期,相比于過去的紙質媒體時代,現在的電子媒體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而在高校圖書館,依賴于大量紙質書籍支撐情報資源的場所,要在這個新時期繼續發揮它巨大的情報作用,就必須有新的革新和進步。比如,利用一站式檢索工具,引入先進的機器,前期輸入大量的圖書數據,使得師生可以很快地檢索到自己需要的書籍期刊資料。除了紙質書籍地提供,如果將紙質書籍同時轉變為電子版本進行圖書館系統的借閱模式,也是符合著現代人的生活學習方式。這是在硬件上的改變,而在一些管理和服務模式上,我們也需要有不同的變化,在這里,好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手段,對于情報的整理和共享都是有巨大的幫助的。
一、圖書館傳統情報服務模式的特點
(一)信息多樣性
有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加持,圖書館不僅在線下提供情報服務,同時也開通線上的云端圖書館情報資源的分享[3]。而現在網絡信息的發展也是形式多變,圖書館的情報來源也會變得更加豐富。除了保持紙質書籍的典藏收集,還引進了電子書籍、報刊、期刊、影視資源等,甚至高校之間還開展了圖書館云端的資源共享,使得情報的收集成本降低,信息渠道增加,情報內容充足。
(二)信息共享性
上文有提到,各大高校之間也有進行圖書館情報資源的共享,這樣即使豐富了信息的多樣性,也體現了圖書館信息的共享特點。既是圖書館與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高校之間的文化建設。便利了大眾對知識獲取的便捷需求。
(三)服務智能化
正如大家知道的,圖書館通常會有圖書管理員管理著情報的收集以及圖書的借閱和資源的分享工作。在傳統的圖書館情報服務模式中,也是存在著智能化的服務手段的,比如每個圖書館的電腦上都會有圖書館資源的檢索網站,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的具體位置,也可以檢索閱讀需要的文獻資料,電子期刊等。這個智能化的服務隨著電子科技的引進已經比較成熟完善了。但電子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飛快,圖書館的智能化服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圖書館傳統情報服務模式的不足
(一)僵硬化服務
圖書館總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維持著它設定好的情報服務模式和人員管理模式,很多好會有新的革新手段,而新時期的社會,變化十分迅速,圖書館的滯后服務引起了大眾的懷疑[4]。就像圖書館不能及時更新到需要的情報內容,總是等遇到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樣得過且過的思維,所以圖書館應該脫離舒適圈,找出與快速發展的科技社會協調的步伐,進行自我的剖析和完善,加強情報資源的收集力度。
(二)固定化思維
在了解的情況來看,圖書館的情報服務人員的思想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對于大學生和教師來說,在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不只是拿到的專業教材,更多的是學會運用大數據里的信息情報,尤其是在寫論文和著作要編輯出版的時候,圖書館的數據庫就是最大的依仗,從前期大量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到論文的參考借鑒,以及后期的修改,其中需要的特定的情報都需要快速地從圖書館中獲得。而很好的情報服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減少不必要信息搜索的時間,節約時間成本,提高科研人員的學術工作效率。
(三)人才欠缺
當前的圖書館存在僵硬服務化和固定思維化等不足,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欠缺。各大高校雖然十分重視圖書館的存在,卻忽視了圖書管理員的重要性,普通的本科水平已經很難再滿足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需求了,他們缺乏了對情報獲取的敏銳程度。而事實上,大多數的情報工作人員對圖書館的情報服務工作理解得不透徹,國家在這方面也沒有過多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因此,我們的人才屬于極度匱乏的階段,也就可以理解圖書館在情報服務模式上存在如此多不足的原因了。
三、圖書館情報服務模式新思考
(一)管理人員思想提升
首先,最重要、最根本的改變就是人才引進,思想提升。廣招有實力且有巨大知識儲備的專業人才,他們會有十分敏銳的觀察力,可以洞悉這個社會的熱點情報,能想在師生之前收集拓展圖書館的資源[5]。而在招收人才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改變對圖書管理員的淺薄認知,他們不應該只是為圖書編號擺放整理的人,而是最了解師生對知識渴求方向,以及掌握著高校情報資源的重要人物。一個圖書館的儲備資源,決定了培養創新人才成長的寬度。除了招收的人才有自身的文化底蘊,我們還需要進行有序和高效的培訓機制,保證人才的潛力激發和全面發展。
(二)調查讀者需求
當然,即使再優秀的人才也不能東西所有人的需求,運用工具,收集讀者的需求是幫助我們完善有效資源最快速準確的方法。我們可以在互聯網、自媒體或者圖書館的公眾平臺上定期征求讀者的意見和想法,主動與讀者溝通交流,增加圖書館與師生的緊密聯系。只有清楚了我們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愛好,從實際出發,我們才能更準確地完善情報資源的建設。在進行綜合分析之后,我們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有兩個方面的建議,一方面要考慮到讀者的讀書體驗感,另一方面要主動的和讀者進行溝通,詢問讀者對于閱讀的傾向是什么,對于閱讀環境有沒有要求,包括對于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等等。
(三)自主完善資源建設
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涵養,收集了讀者的需求建議,接下來就是想盡辦法完善圖書館情報資源的建設了[6]。從拓展范圍出發,我們不僅收集國內最新編輯出版的書籍、期刊和軟件,也要關注國外情報熱點,現在越來越國際化的學術領域,國內的文獻已經不能滿足師生們追尋的層次了,所以,關于國外的最新資訊或者論文和科研的成果報告都是需要大量的收集整理的。而我們計劃的情報范圍廣泛,圖書館主要的采購資金也是由上級政府撥款,資源有限,我們就得進行優質的選取,精準拓展。另外,相比于紙質書稿的昂貴,我們可以收集一些電子版本,以及光盤類型的資料,形式可以多樣,內容質量一定要有保證。
(四)服務模式創新升級
在圖書館硬件設施齊全的時候,也不能忽視人文關懷。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交流的不只是情報資源,更多的可能是讀者的反饋。所以,除了常規的一些信息公布,營造好的圖書館氛圍,人文氣質也是需要優化升級的。可以從服裝,說話的語氣,以及服務工作上進行專業的培訓管理。我們可以對員工采用培訓進修的制度,也可以配合一些獎罰制度。不斷地提升工作人員的素養和眼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號召下,每個地方都在改變創新以求順應社會的進程。而作為高校智慧啟蒙的圖書館,更是要用科學的方法,淘汰落伍的技術,運行新型服務模式,在情報收集、人才培養的服務管理上更加精進。我們對當下新時代的圖書館發展趨勢進行的承上啟下的分析,總結了圖書館情報服務發展的前景和改進的方向,希望給更多的圖書館建設者帶去中肯的幫助。
參考文獻:
[1]任芳菲.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情報服務模式創新分析[J].中國報業,2020(04):46-47.
[2]王聲媛.“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情報精準服務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9,39(06):84-87.
[3]周雪婷.新背景下圖書館情報服務質量的提升方法[J].農家參謀, 2019(10):281.
[4]李晨,楊福來,陳少華.現代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情報創新服務延伸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5):103-104.
[5]楊雪梅.網絡化環境下圖書館情報工作的優化[J].辦公室業務, 2019(07):153.
[6]楊雪梅.新形勢下圖書館情報服務質量的提升策略[J].現代交際, 2019(01):253+252.
作者簡介:孫薇,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碩士,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