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跨文化交際視域下,運用文獻法和調查法,通過實地考察雅安知名景區,以雅安市“5A”級旅游景區“碧峰峽”為例,分析景區現有的英語語料,并對其存在的英譯問題提出有效的翻譯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旅游景點;翻譯策略
隨著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不同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形式也逐漸豐富。旅游景點英譯作為對外宣傳旅游勝地的重要途徑,是我國跨文化交際水平和傳承發揚華夏文明的具體體現。四川景區英譯作為跨文化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其景區翻譯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確地向國際旅客宣傳景點的設施、歷史掌故、異域文化等,對傳播川蜀文化、提升四川的國際形象、促進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筆者于2020年前往雅安市碧峰峽景區,對景區英譯文本采樣,并對譯文中出現的問題分析,發現其譯文存在以下幾類問題:拼音和英文單詞混用、拼寫錯誤、錯譯等,分析如下:
(1)拼音和英語混用及單詞的拼寫錯誤
在碧峰峽景區內,一些英譯的文本出現漢語拼音和英語單詞混合使用以及單詞拼寫錯誤的情況。例如在調查路上,多數路牌幾乎都是中英文結合,如“大石橋”被譯為“Da Shi Bridge",“福善橋”被譯為“Fu Shan Bridge”,筆者認為這樣的翻譯并沒有傳遞出碧峰峽當地的建筑的文化特色,譯者缺乏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筆者認為這里的“大石橋”和“福善橋”用“Big Stone Bridge”和“Benevolence Bridge”更好為國際游客理解。在景區食品價目表上“臘香腸”被譯為“La Sausage”,筆者認為譯為“Sausage”即可。景點中英譯文本的單詞拼寫錯誤較多,在碧峰峽景區的售票大廳前,有對景區內的景點介紹,“國寶熊貓故里”被譯為“Native Place of Giant Pande”,大熊貓正確的拼寫應該是“Panda”,這類的低級錯譯大多是翻譯人員的粗心和制作廣告的人員不負責而導致的。
(2)錯譯
碧峰峽景區內的一些地點標識有錯譯、翻譯不準確、語法錯誤、逐字翻譯導致詞不達意的狀況,這些都不利于正確傳達景區信息。例如:“候車處”的提示牌,被譯為“Waiting”,“上車處”被譯為“Board”,筆者認為被譯為“Sightseeing Car Stop”更好。景區內一些提示牌的中文文本大多運用了修辭手法,是為了讓本地游客印象深刻,但對于非中文為母語國家的游客來講,如果英譯文本運用頗多修辭就不能準確地傳遞出中文文本里面的核心信息,華麗的詞藻,并不符合國外游客日常的交流習慣,在旅游的英譯本翻譯中,能夠達到預期交際的效果即可。例如“情系一片綠,心防一把火”被譯為“Love is green,A fire in the heart”這樣的翻譯“愛是綠色的,一把火在心中”就會讓外國友人一頭霧水,筆者認為這句話被譯為“ Take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stay alert to fire”更為恰當。再比如“花草和樹木,你我都愛護”被譯為“Flowers and trees, you and me love each other”,這是很顯然的中式英語,中式英語的問題就是根據中文的句法或者是中國人的思維習慣翻譯而成,這種錯誤的翻譯在公示牌的翻譯中更為突出,筆者認為這句話可被譯為“Please keep off the flowers and trees”。碧峰峽售票廳對面的大型廣告牌將“野生動物園”翻譯為“Safan Park”,筆者認為“Safari Park”才是正確的英譯。
(3)翻譯版本不同
在碧峰峽景區,有部分的介紹牌是一樣的,但英譯文本卻不同,對于本就是初來旅游景區觀光的的外國游客來講,會對景區傳遞的信息很模糊。最為明顯的就是“碧峰峽”這三個字的翻譯,在景區入口和大型的廣告牌上對“碧峰峽”的翻譯是“Bi Feng Xia”,在小型的簡介牌上的翻譯為“Bifeng Gorge”,國際游客并不知道“Xia”就是峽谷的意思。在景區內的食物價格表上,小吃的翻譯也有不同版本,例如“涼皮”被譯為“Cold Rice Noodles”和“Liang Pi”。在碧峰峽景區內有一處景點為“青云梯”,其高達88.8米,是景區的觀光電梯被稱為“女媧之手”,在前往景點途中,某個路牌的指示被翻譯為“Qingyun Elevator”,在大型的指示牌中則被譯為“Qingyun Ladder”,筆者認為統一翻譯為翻譯為“Qingyun Elevator”更為恰當。
從以上實地調查的案例中可以發現景區內的英譯文本存在頗多問題,有些也是筆者還未談及到的。筆者認為,產生碧峰峽景區內英譯文本的問題原因有如下幾點:(1)雅安市碧峰峽景區沒有履行好對翻譯人員的監督工作,沒有對其翻譯的文本進行核查。在景區廣告宣傳的制作中,由于廣告公司粗心的問題導致一些最基本單詞的拼寫錯誤。(2)譯者對中西方文化了解薄弱,對不同國家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國際游客對異域文化的接受程度較低,其翻譯內容會讓國際游客一頭霧水。(3)不排除景區內某些指示牌的英譯文本是由軟件直接翻譯的,機譯的文本顯得生硬,應該由專業譯者進行逐一排查與修改。(4)目前還沒有建立起權威和健全的旅游景點英譯文本的翻譯標準。
針對以上所提及的碧峰峽景區所出現的英譯文本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的對策來對其加強規范。
(1)首先相關人員在撰寫中文介紹文本時應規避錯誤,以便譯者翻譯。其次在譯者完成翻譯工作后,工作人員應對譯者的翻譯內容進行審查,需將其譯本遞于專業的機構審核,待譯本確認后才予以公開使用,而不是直接將譯者的譯文轉交給廣告公司進行制作。
(2)譯者在工作時需認真負責,如若在工作時需用到翻譯軟件,應將多種軟件的翻譯進行比較后再做出最佳選擇。其次,譯者應從跨文化的角度對碧峰峽景區的文本進行翻譯,如同王佐良先生所說“譯者處理的是兩種文字,面對的卻是兩大片文化。”國內外游客的思維模式,文化差異較大,在譯者翻譯時,應從國際游客的角度出發,對旅游文本的信息進行調整,使國際游客能理解碧峰峽文化內蘊為目的,以傳播碧峰峽景區文化為己任,進一步推動雅安市旅游業的發展。
(3)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及旅游發展委員會應加強組織專業人員對旅游景區的公示牌進行定期審查工作,便于將雅安美輪美奐的雨城文化,正確傳遞給國際游客。其次景區的工作人員在雇用譯者時需提高對譯者專業水平的要求,盡量委托翻譯經驗豐富、能力過關的譯者。在譯文確定后,景區在委托廣告公司制作告示牌時需要檢查告示牌內容,防止拼寫錯誤。
本文從跨文化的角度對碧峰峽景區的英譯文本進行考察分析并提供改進策略,期待能為景區的研究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筆者呼吁景區譯者提高跨文化意識,能夠充分考慮中西文化差異引起的翻譯障礙,提高翻譯質量。同時筆者真切希望地方旅游局對景點英譯文本進行全面檢查,對不正確、不恰當的內容進行整改。規范景區譯本必將提高碧峰峽景區給予國際游客的旅行體驗,推動景點的國際化改型,促進雅安市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益平.論旅游翻譯中文化差異的處理[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161.
[2]羅選民,黎土旺.關于公示語翻譯的幾點思考[J].中國翻譯,2006(6).
[3]鐘博.四川旅游景點文本的英譯分析及改進策略[D].西南科技大學,2016.
[4]鄒麗,劉立翔.旅游文本英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123-127.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2019年度大學生校級研究課題,跨文化交際視域下的四川旅游景點介紹英譯策略研究,課題編號:FWXXS19130,項目負責人:吳軻。
吳軻(1997.8),女,漢族,四川雅安人,本科,學生,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教育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