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剛
摘 要 在現階段的城市中,公共建筑越來越多。在針對公共建筑的設計中,為了能夠滿足人們多方面和多層次的要求,務必要科學、合理地進行設計,目前公共建筑設計人員正面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如何科學合理地實現綠色建筑,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充分地融入公共建筑設計中等,這是本文所重點要闡述的內容。
關鍵詞 公共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應用策略
引言
我國環保工作的深入貫徹對公共建筑設計提出了更多要求,促使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得到廣泛應用。在這樣的形勢下,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資源浪費問題的影響,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建筑工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引入公共建筑設計具有極高的探討與實踐價值。
1綠色建筑理念相關論述概述
綠色建筑即在使用過程中,可有效降低有毒物質釋放量的建筑物,其主要是由節能環保材料構成的,可達到一定的節能效果,并能提升人們居住環境舒適度與安全性。而綠色建筑主要是綠色建筑理念的衍生物,綠色建筑理念主要是通過先進的工藝與技術,在保證建筑實用性能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建筑的節能性與環保性的一種思想。而綠色建筑理念在公共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可提高公共建筑設計的節能與環保效果,降低環境污染,有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有效保障綠色建筑理念在公共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效果,在運用綠色建筑理念時,應嚴格遵循以下幾項原則。①生態原則。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運用自然資源,如風能、太陽能,以有效緩解不可再生能源短缺問題。②以人為本。建筑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場所,公共建筑設計也是如此。所以,在設計公共建筑時,應綜合考慮到人們的實際需求,并不斷改善設計方案,以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③可持續發展性。在設計中,應根據建筑當地的周圍環境特征,如周圍植物布置情況、自然環境、周圍建筑物等,注重設計的協調性與無污染性,以避免影響周邊環境與人們的生活[1]。
2公共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要點分析
(1)公共建筑外部的設計。在對公共建筑外部結構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首先要進行實地的勘查,充分了解該地區的地理條件以及水文地質情況等,除此之外,在選用建筑材料時應當首選天然且未加工的材料,同時對于其他的建筑材料如石塊、石灰和油漆以及木材等要進行相關的檢驗,并加以處理以確保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傷害。另一方面,要充分地借助當地的自然優勢,設置太陽能采暖、熱水以及發電等裝置,以減少能源過多的消耗,對大自然造成污染。
(2)內部環境設計。內部環境設計時,要合理應用新型能源。公共建筑的內部環境設計與其舒適度和經濟性密切相關,只有內部環境設計質量與水平達到規定的標準,才能科學展現綠色設計理念。如在照明系統設計時,應多應用新型能源,保證人們在聲光環境中感受到建筑的綠色環保。通過太陽能實現照明操作與使用,借助清潔能源實現聲光環境的控制,運用節能燈具,能在實踐中降低能源的消耗,公共建筑自然就具備節能減排的特性,從根本上控制好能源的消耗。能源系統設計中,也要從實際情況入手,改造常規能源系統,提升綠色生態能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貫徹落實公共建筑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因此,設計人員應從公共建筑整體建造環節入手,制訂合理的設計方案,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滲透在各個環節中,并注重對新技術或新能源的應用,將綠色理念與建筑設計有效融合,加強對能源和資源的科學利用[2]。
(3)節水系統設計。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受到環境惡化以及人口數量迅速增長的影響,世界范圍內的水資源出現不足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水資源形勢嚴峻。此時,設計人員在進行公共建筑設計時,需要結合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內容,展開節水系統的設計,以此降低施工中以及使用中的水資源浪費量。在設計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引入污水處理系統、水資源回收利用系統以及雨水收集系統,促使建筑的水資源利用率提升,并降低污水對周邊水資源的污染程度。例如,可充分融入“海綿城市”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將傳統中無功能的屋頂結構改為雨水花園或草坪屋頂,并在下方裝設出配套的集水與凈水系統。這樣一來,自然雨水可得到有效收集,并投入到用戶在洗車、澆花、沖馬桶等水質要求較低的資源利用行為當中,實現市政水資源的顯著節約。
(4)優化處理配套設備。在對公共建筑進行設計時,不僅需要改善、優化主體部分,還需注重配套設施與細節的設計。在綠色公共建筑設計中,既需多選用節能環保材料,又需合理運用新風設計方法及理念,如此才能有效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對此,可利用新風換氣機與管道,可建立一個順暢、獨立的空氣處理系統。在此系統中,新風換氣機可有效過濾、凈化室外空氣,之后,通過新風管道來向室內進行運輸,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夏季過高的氣溫與冬季過低的氣溫給人們帶來了較大的溫度沖擊,同時,公共建筑在制冷造暖方面的電氣系統,需耗費掉大量的電能。就此,可利用新風對溫度系統進行優化處理,以提高公共建筑溫度的舒適度,節約電能。此時,設計人員應根據室內溫度標準及相關技術要求,設計出一套獨立式、全新的新風系統。對于春秋季而言,可選取自然通風的方法來完成室內外空氣的對流。對于夏季與冬季,則可采用新風系統,以降低供暖與制冷系統的能源消耗。在對能源系統進行設計時,應充分融入綠色建筑理念,不斷優化能源系統,合理搭配各項電氣設施,以有效提升能源的使用率,提高能源系統的運轉效率[3]。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公共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充分地進行融入,能夠拉近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同時,還有利于促進我國資源以及能源的穩定發展,在設計過程中要學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可能地多使用新型的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減少資源浪費的現象產生,為我國公共建筑事業的進一步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楊超,王屹.公共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應用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9(8):63-64.
[2] 王金賢,馬德坤.公共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