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建東
【摘要】數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及學習的樂趣,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貫穿整個生活,而小學數學是學習其它各科的開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利用興趣激發動力,促進想象和思考,產生強烈的知識欲望,然后感受成功的喜悅。這是學生學習的最佳條件。教師應善于鼓勵、贊美,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任何課程的關鍵所在,數學課也不例外,數學這門學科既抽象邏輯性又強。對于處在認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教師教學首先就要培養其學習的積極性,而這個積極性又來源于興趣。因而,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是必要的,這不僅能夠讓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增強,同時還能夠讓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 興趣? 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0-0065-02
興趣,是指個體有著特定的指定對象,在面對這些事物或人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和情緒,它同時是學習的關鍵之所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讓學生不斷向學習對象和知識靠近,力求認識,這其實就是一種學生學習的傾向。只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各種數學問題和現象就會保持驚異感。讓我們開發新能力,探索新知識,并獲得主觀發展的基本條件,都是需要以興趣為前提的。
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了必須要加強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要根據小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活躍性,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興趣,遇見問題了先通過數學思維自我解決,解決不了再尋求幫助,使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數學而言,如何培養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無疑是困難重重,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小學數學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的重要性有以下三個:一是能解決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是學習其它學科的開端,它不僅僅體現在分值的占比上,還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學生能用學習興趣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能思考到事情的本質,從而快速地解決問題;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思維嚴密性很弱,而學習興趣對小學生思維嚴密性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小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才能有效地加強邏輯思維的嚴密性,才有利于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二是能形成數學思維,數學的學習有利于自然而然的學習其它學科,有利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幫助學生開發智商,有利于形成數學思維;有利于客觀地認識世界,有利于解決問題更加理性、有效,在面臨挫折、困難時,才會更加謹慎、淡定、從容、冷靜的思考,并且通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還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更加嚴密,也能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三是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數學問題也來源于生活,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數學的學習能使人們在生活中產生思考,尋找問題的本質,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在生活中學習,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我們不難發現,數學學得好的人,邏輯思維能力很強,遇到實際困難時能更好地想出解決辦法。
2.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數學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學科之一,不僅僅需要學習基礎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表現;因此,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要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多種渠道,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到數學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而且數學是學習其它自然科學的重要地基。掌握好數學這門課程有助于以后其它學科的學習。然而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為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科中埋下伏筆。所以,興趣對學習非常重要,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習數學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受到興趣的波動影響[1]。假如對學習不感興趣,將嚴重阻礙未來的學習和發展。
3.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現狀
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實際上就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樂趣進行學習,進而建構數學意義與數學方法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這一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數學進行感知、理解以及記憶,進而展開數學分析、推斷、歸納和演繹等等相關的數學活動,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今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學習興趣,著重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只是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其教學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首先,當下還是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夠重視,主要是因為這些教師沒能走出以往教學模式的束縛,其教學關注點很少落在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上,影響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其次,小學生在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中所體現出的自主意識不夠強,自主能力也比較弱,這也會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再加上有些教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卻并不重視從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入手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最后,小學生對數學缺乏良好的興趣,難以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數學學習的習慣,長期下來,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4.培養數學學習興趣的原則
4.1合適性原則
老師應該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導向,指明學生的學習目標。截止目前,我國小學數學仍然對奧數課有興趣。可是小學生學習奧數對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不一致。多數主題超出了他們的理解。這種不正確的學習氣氛擾亂了學生的思路與路徑,讓其本身認為學習數學非常不容易。所以,不應該大力推崇奧數這門學科,對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影響。
4.2發展原則
發展原則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的身心特征相結合。鼓勵學生思考問題和學生知識結構是一致的。使學生不僅能感受到挑戰,并能體驗學習的興趣。并獲得學習的知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大大加深,更利于小學生學習和全面發展。
5.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
5.1改變情境教學,促進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視覺思維能力比較強,但是他們缺乏邏輯思維能力。如果老師在數學教學中過于注重計算和公式,這會讓學生更加討厭學習數學課。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從而優化課堂教育教學的能動性。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為例,在教育教學中,找到突破口,難點、疑點問題,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問題,創設新的教學情境:先要展示物體形狀,然后告訴學生矩形的長度和寬度。它們分別是6厘米和3厘米,讓學生計算物體的面積,然后老師拉出一對對角線,向外拉。這個矩形立即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時,老師可以問學生:“長方形的面積變了嗎?”學生說:“面積仍然是18平方厘米?!绷硪粋€學生回答說:“比以前的面積小”。這時,不需要馬上告訴答案,應鼓勵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面積。學生產生好奇心,就會自動地探索從而得到答案[2]。
5.2貼近生活,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
融生活與數學于一體。然而,數學課本篇幅有限,通常與現實生活毫無關系,這使得學習更加困難。這需要教師激勵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以“長方體表面積”知識為例,在教學中,老師可以事先安排這樣一個問題給學生:“學校重新粉刷教室的墻壁。你們能計算出我們教室的面積嗎?教室里有多少個區域?”學生聽得很認真、興奮。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非常重視課堂學習。下課后,學生會帶著好奇心仔細觀察教室的門、窗和墻壁,需要粉刷和不需要粉刷的面積。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5.3利用教學中的難點,激發興趣
通過學生積累生活經驗,讓他們體驗、操作、推理等的過程,利用生活中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介紹游戲元素,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自主發展在小學數學中至關重要,如果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沒有充分意識到這種情況,只是填鴨式教學,提不起學生學習興趣,也會無意識地扼殺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最終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及教學效果。通過玩這樣的游戲,例如:老師手里拿著一個棒棒糖,讓其學生猜測一下棒棒糖在左手還是在右手,通過此類游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相關定義。老師再次舉起手,立即驗證了學生猜測的正確性,最后提出了“絕對”和“不可能”的概念[3]。
5.4尊重個體差異,加強實際操作
以取三角形中的角度之和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以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問題。每組四個成員可以繪制一個隨機三角形,然后使用量角器測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總和并比較結果,發現相同的結果180度。進而,學生確信三角形中的角度加起來為180度。
5.5演示實驗實施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其教學課程非??菰?,極易引起小學生的反感,不利于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傳統的教學內容主要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難以真正的理解文章內容。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現場實驗等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效果會明顯上升。這樣能夠勾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小學生的探究能力,最終達到課堂教學目的。
5.6創造問題情境,提升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抽象,對于數學知識學習還是會覺得有些許吃力。在課堂中往往會出現“頭輕腳重”的情況,對學習舉步維艱的學生占據較多。究其原因后發現,學習成績越差再加之教師的批評,反而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創造問題情境,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在日常教學時在尊重和鼓勵學生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利用情境來活躍課堂,以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和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5.7層次化聯系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也是個體,他們是具體的、形象的,因此每個學生在對事物的認識和領悟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特點不同。對此教師在布置作業和設置問題時,就必須提前了解和掌握每位學生的個體特殊性,對于他們本身所存在的關于知識、學習的動機之外的東西要有基本的了解。就小學生目前所存在的認知規律而言,老師布置的課后練習必須有個由簡到難、由低到高的過程,這樣的設計方式主要是能夠讓學生體會成功、喜悅的感覺,只要他們認真學習,完成這些任務是沒有多大困難的,當他們體會到快樂后就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6.結論
綜上所述,不論是對于學生還是教師來說興趣都是使教學活動成功的基礎,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有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調動,才能從根本上讓他們自覺地、主動地思考、學習,因此我們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要想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管選擇何種策略,其最終的目的無一例外都是讓學生愛上數學、主動學習數學,最終通過多元素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成果。需要老師積極學習,提高教學水平,拓寬思路,勇于創新,調動積極性,進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友斌.興趣,進入數學王國的“墊腳石”——淺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訓練路徑[J].新課程(小學),2017(1).
[2]徐江.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東西北南:教育,2018(1):218.
[3]石功宇.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成功:下,201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