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宇
關鍵詞:習近平;家風建設;時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D64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0)06 — 0027 — 05
家風即家庭風氣,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中世代傳承的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使一位家庭成員恪守家訓家規所形成的家庭生活作風、道德準則、精神風貌和價值觀念。家庭中具有優良家風,人們則具有健康成長的生活環境,這為家庭成員最終成長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社會公民奠定基礎,為社會的長治久安提供條件。培育好家風是中華民族可貴的精神資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在各個方面不斷得以完善,但伴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同時面臨許多新挑戰,家庭結構與形式也相應產生變化。家庭結構由以往幾代同堂的大家族轉變為以兩代人為核心的“小家庭模式”,在家庭形式上,除核心家庭外,還出現了丁克家庭、單身家庭等多種家庭類型。另外,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國與各個國家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中,西方部分不良思潮、生活方式等也隨之滲入,這些變化使我國一部分人淡化了對優秀傳統價值觀念的傳承,家庭中出現了一些家庭意識淡薄、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暴力、領導干部家庭貪污腐敗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往往是由家風不正開始的,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為了解決這些突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無論時代如何發展都要注重良好家風的培育,以此涵養社風黨風和民風,形成了極具鮮明時代特征的家風建設觀。深入研習習近平家風建設觀,對新時代加強家風建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對弘揚社會道德新風尚、構建和諧社會,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針對家風建設做出頗多深刻論述,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內容豐富的家風建設觀。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的形成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老一輩革命家紅色家風的延續、源自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影響以及個人七年知青實踐的經驗性總結。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歷經時代的變遷依舊彰顯著深厚的綿長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生生不已的獨特精神支柱。如《曾國藩家書》和《朱子家訓》以及《顏氏家訓》等傳統經典的優秀著作中都深刻體現著家庭成員間為人處世的道理,使家庭本身力量得到增強的同時,也使家庭中形成的優良家風得到有序的傳承。習近平十分注重對富有深厚底蘊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并善于從中汲取養分,“《史記選》《漢書選》《后漢書選》《三國志》,他都曾花功夫認真研讀過?!薄?〕他在許多重要講話中常常引經據典,將古人的治理才智運用于當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踐中。在家風建設方面,習近平曾引:“‘將教天下,必定其身?!萌隣?,廢職亡家。”〔2〕來強調領導干部要加強家風建設,在為官從政上要注重修身、約束親屬及身邊的工作人員,不能濫用手中的權利;引:“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薄?〕以表明建設優良家風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極其重要,只有家風好,社會才會好。可見,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的形成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密不可分。
習近平出生于革命家庭,他在紅色家風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健康成長,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培育優秀家風的重視深深影響著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習近平曾說:“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髙度重視家風。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給子女的遺言,諄諄囑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3〕毛澤東心系人民、服務人民、嚴格要求家人,從不為子女、親友謀求職位。周恩來一生都嚴于律己,誠信無私,他對親屬立下十條家規,要求家人堅持原則,不允許家庭事務影響國家大事。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是我黨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他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同時也嚴格要求包括習近平在內的子女,時刻教育孩子們要克勤克儉,低調做人。習近平小時候就曾穿姐姐的舊鞋子去上學,結果遭到同學們取笑,回到家中父親卻安慰他說染染穿一樣的。在父親的嚴厲教導下,習近平養成了崇尚節儉、艱苦奮斗的好習慣。他曾在給父親的生日祝賀信中寫到:“這樣的好家風我輩將世代相傳。”〔4〕可見,老一輩革命家身上所具有的清廉樸素、憂國憂民的優秀紅色家風,為習近平家風建設觀走向成熟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品格根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馬克思、恩格斯對家庭這一社會基本細胞進行了深刻的探索與思考。恩格斯指出:“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也就是家庭,這種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薄?〕可見,家庭其本質具有社會性,家庭的發展對個人及社會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我們務必要將家庭置于特定的社會關系中,重視家庭對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恩格斯進一步指出:“父親、子女、兄弟、姊妹等稱呼,并不是單純的榮譽稱號,而是代表著完全確定的、異常鄭重地相互義務?!薄?〕所以,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要主動承擔起家人之間應有的責任,為營造美好的家庭氛圍,共建和諧社會付出努力。習近平自青年時期,就喜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具備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在《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雷平生同志說到:“馬克思列寧主義一些經典著作,如《共產黨宣言》《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國家與革命等》,是要求和鼓勵學習的,也是近平反復閱讀學習過的?!薄?〕習近平始終堅定和信奉馬克思主義,他結合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相關原則,立足當代社會發展實際指出:“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薄?〕明確了家庭在國家發展中重要地位。指出:“父母要幫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圩??!薄?〕強調了父母與孩子之間不僅存在單純的血緣關系,更存在義務關系,父母應承擔起教育子女,為其最終成長為社會人才的重任。可見,習近平家庭觀是對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繼承與發展。
1969年,不到16歲的習近平離開北京去到了當時中國最貧瘠之一的陜西省梁家河村插隊,在梁家河度過了七年青蔥時光。這段寶貴的實踐經歷,使習近平真正的貼近了人民群眾,了解了中國實際,從而在推進新時代家風建設方面提出了更具針對性的見解。在那里,習近平與老百姓們一同生活,共同勞動。他善思考,肯干肯吃苦,在與老百姓的接觸中漸漸取得了大家對他的信任。1974年初,在村民們的共同支持下,習近平任梁家河的大隊黨村支書。任職后,他帶領鄉親們打淤田壩,擴大了土地耕種面積,解決了糧食產量少的問題;為了解決鄉親們吃飯、點燈困難的問題,他去到四川虛心學習先進技術,為梁家河修筑了陜西第一個沼氣池。在他的帶領下,梁家河的生活面貌就總體而言得到了質的提升。他在與村民們共度時艱中明白了老百姓的所想所需,形成了艱苦樸素的作風、具有堅定的愛國情懷,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就此成為了他始終不渝的理想信念。2015年,習近平與梁家河的村民們說到:“那個時候,我就說,今后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薄?〕無論是村大隊書記還是如今的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始終將為人民群眾創造幸福生活置于首位,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反對奢侈浪費,強調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好家風,做人民群眾的好榜樣??梢?,七年的知青實踐經歷是形成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的成因之一。
習近平家風建設觀蘊含著十分獨特且豐富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家風建設要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為基石、培育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加強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為關鍵以及發揮婦女在家風建設的獨特優勢幾個方面。
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是凝集中華民族力量的精神紐帶,是鑄就良好家風的重要因素。孟子曾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早在2000多年前,前人就強調要注重發揚尊老愛幼的優秀美德,這不僅關系到每個小家庭的和諧,還關乎社會中的每一位成員。目前,我國社會轉型期中家庭結構與類型的變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西方部分不良思想及生活方式的滲入,使原來的尊老愛幼、母慈子孝、男女平等等傳統觀念受到一定的削弱,影響著家庭成員相互間的和諧關系。為此,習近平深情地指出:“要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薄?〕優秀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治家的重要法寶,新時代建設良好家風應吸取古人在治家方面的豐富經驗,使優秀傳統美德成為每一位家庭成員心中的普遍認同并且能夠主動承擔起家庭責任。將優秀傳統美德貫穿于家風建設之中,并通過一代代人不斷將其傳承與發展,有助于家人之間建立更親密,穩定持久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睦穩定。
核心價值觀是支撐一個民族穩步向前發展的堅強精神力量,它在滿足人們精神訴求和建造民族精神家園方面發揮著根本性和決定性的作用。習近平說到:“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要內容,繼續積極探索,廣泛深入開展家庭文明創建活動,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薄?〕家庭是一個人構建正確價值觀的初始場所,家風的好壞對家庭成員能否形成正確價值觀至關重要,一旦形成,則影響人的一生,因此,新時代家風建設應結合時代發展要求,融入符合時代特征的主流價值觀。一方面,社會主義價值觀引領家風建設。在家風建設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使人民群眾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在正確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下,使家庭成員形成愛國愛家、遵規守紀,團結友愛等正確的價值觀念,引領家風建設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風建設中得到弘揚。正如習近平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薄?〕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存有極高的同一性,家風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在家庭層面的體現,在建設優秀家風中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將其落實到人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之中,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活動和家風建設過程中真正的做到根植于人們的內心,并轉化為自覺行動,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最直接的渠道。
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不斷持續加大對領導干部的反“四風”力度,但牽涉到領導干部家庭成員的‘家庭式腐敗案件依舊屢屢發生,嚴重影響著黨內風氣。習近平數次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薄?0〕領導干部家風的優劣是領導干部的作風好壞的直接體現,關乎黨員干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領導干部的家風好,就能以清正廉潔的形象獲得人民群眾認可、社會的認可。一方面,黨員領導干部是人民群眾的引領者和示范者,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在樹立好家風上做表率,以好家風示范社會,進而帶領人民群眾加強對良好家風的培育傳承,對社會風氣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只有黨員干部的家風正,才能滋養出好的作風,建設優良的政治生態。黨員干部的家風差,則容易滋生貪污腐敗的違背初心的不正確思想,引發腐敗的嚴重問題,影響黨的事業發展。因此,黨員干部要注重通過培育優秀家風修身養性,增強自身反腐防腐敗的意識與能力,以優良家風涵養優良政風。習近平曾在講話中對黨員干部提出明確要求:“每一位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2〕黨員干部在工作上和生活中,必須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在克己自律的同時,嚴加管束好子女、家人、監督周圍的工作人員,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只有領導干部做家風建設的榜樣,并利用好家風帶動身邊人走上正確的道路,社會才會越來越清朗。
婦女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力軍,習總書記分外注重婦女問題。他強調:“要注重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11〕古代流傳下來的‘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的優秀家風故事均表明,在傳統社會,婦女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家庭,這使婦女在弘揚家庭美德、教育孩子等方面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是涵養優良家風的主要力量。因此,新時代家風建設應發揮婦女的獨特優勢。第一,發揮女性在弘揚傳統家庭美德的引領作用。習近平強調:“要引導婦女帶動家庭成員, 發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抵制歪風邪氣, 弘揚清風正氣, 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薄?2〕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孕育了女性孝敬老人、教育子女、勤勞樸實的傳統婦女美德。在新時代家風建設中,女性要積極主動傳承慈母,賢妻,孝女的優良傳統,在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引導家庭成員發揚傳統家庭美德,這有利于良好家風的構建,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第二,發揮婦女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獨特優勢。習近平強調:“廣大婦女要自覺肩負起尊老愛幼、教育子女的責任。”〔11〕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脾氣性格的養成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古人有語:‘賢母使子賢也,習近平也曾以母親給自己所講的‘岳母刺字的故事表示:“精忠報國在我的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3〕可見,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品行、價值觀念的形成有著更為直接深刻影響,在推進良好家風建設優勢盡顯無疑,因此,充分發揮婦女在家風建設中的獨特力量極為重要。
新的歷史條件中形成的習近平家風建設觀閃爍著理論和實踐的光輝,為培養時代新人,堅定文化自信、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推進社會基層治理,進而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提供了借鑒,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少年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薄?〕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繁榮昌盛關鍵在于人才,青年一輩具有崇高的理想與擔當,國家和民族才會有光明的前景。因此,青年能否健康成長與祖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家庭是一個人形成正確價值觀念與良好道德修養的起點,優良家風有利于孩子從小構建正確的價值觀念,最終成長為對祖國和人民有益的時代新人。習近平對家風建設的重視為當前培養時代新人指明了新方向。一方面,良好家風有助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在優秀家風的滋養下,可以使孩子從小樹立堅定對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培養出愛黨愛國愛家的時代新人,讓青少年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為祖國的發展增添色彩。另一方面,好家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家風能夠使美好的道德觀念在家庭或家族里得到高效能的傳遞,引導孩子從小就有做人的骨氣,擁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格,促進孩子心靈與智慧的健康成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要站在更高的起點,通過家風建設,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使孩子的言行舉止合乎道德規范,為培養高素質、高修為的時代新人打下穩固的基礎。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只有每一位中華兒女自內心深處充滿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感及自豪感,國家才能蓬勃發展。而個人堅定文化自信最初源于優良家風的熏陶,習近平家風建設觀對堅定文化自信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內容支撐。堅定文化自信要立足于中華民族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強調新時代家風建設要從傳統家風文化中汲取精髓,這其中所蘊含的濃厚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促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繁榮發展,豐富和充實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內容。另一方面,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為堅定文化自信塑造鮮活的實踐范例。家風作為一個家庭中指導和約束家庭成員行為的道德風范,有強烈的教育號召力與感染力。建設優良家風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以春風化雨的方式逐漸加深人民群眾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了解和領會,并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逐步加深其認同感,進而樹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意識,使堅定文化自信切切實實的在每個人身上得到落實,根植于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為堅定文化自信塑造鮮活的實踐范例??傊?,建設優良家風,能夠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如今在反腐倡廉,嚴抓嚴打貪腐案件的同時,習近平從黨員干部貪污腐敗的案件中總結腐敗的原因,指出家風不正通常是領導干部邁向違法亂紀深淵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家風建設影響黨風廉政建設。因此,要緊抓家風建設這項重點工作,通過全面嚴以治家來鑄就全面從嚴治黨,以此促進黨風廉政的良性發展。一方面,習近平家風建設觀豐富了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的內涵。習近平指出通過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對黨紀黨規、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而加深黨員干部對嚴格要求家庭的意識,把親屬、子女的需求與國家利益相結合,使黨員領導干部心懷更高的政治責任,重新定義了家庭在社會上的地位和意義,豐富了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的內涵。另一方面,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為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推進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習近平將家風建設促進黨風建設作為治黨的重要舉措,將家庭內部風尚清正廉潔擺在從嚴治黨的重要位置,充分體現出家風建設在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地位。家風正,則黨風淳??傊?,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為維護黨內政治生態,凈化黨風建設拓寬了新途徑,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獲得新發展,取得新成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提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薄?3〕好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平穩發展的精神動力,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目前來說,我國社會總體處于和諧狀態,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因不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存在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不正確的思想,導致社會風氣差。社會風氣能否獲得有效改善,是衡量社會治理的成敗得失的條件之一,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定。習近平指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薄?〕家風是社風的基礎,優良家風能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約束個人的道德行為,能夠通過好家風矯正社會的不良風氣,習近平家風建設觀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提供了新方式。一方面,良好家風可以提高人民參與社會治理的責任感。良好的家風可以培養具有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勤勞樸實、愛崗愛家、尊老愛幼的社會公民,提高家庭成員參與社會治理的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公民參與社會治理行動的積極性,為社會的穩定和諧貢獻個人力量。另一方面,具有良好家風的家庭能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示范效應。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源自家風的約束,具有良好家教家風的家庭成員以身作則,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社會治理實踐中來,能以一個人影響一個家庭,以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群體,以一群人影響所有人,促進社會團結,最終達到全體公民攜手參與社會治理的行動,通過家風的正能量使社會風氣得到有效改善,助推社會治理創新發展,形成安定有序的社會局面,以此進一步加快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進程。
〔參 考 文 獻〕
〔1〕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01-12.
〔3〕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16.
〔4〕習近平.習近平:寫給父親習仲勛八十八周歲生日的一封賀信〔J〕.青海黨的生活,2016(06):22.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9.
〔7〕習近平.在 2015 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8.
〔8〕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重視婦女事業和婦聯工作紀實〔OL〕.2018-10-29.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8-10/29/c_1123628826.htm
〔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28.
〔11〕 〔1〕習近平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發揮我國婦女偉大作用〔J〕.中國婦運,2013,(11):4-5.
〔12〕習近平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 組織動員婦女走在時代前列建功立業〔J〕.中國婦運,2018,(11):4-6.
〔13〕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N〕.人民日報,2019-11-06.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