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美國高等教育系統如何實施應急管理?

2020-09-09 07:28:30段從宇朱德玲李增華
大學教育科學 2020年4期
關鍵詞:美國

段從宇 朱德玲 李增華

摘要: 在自然災害、公共衛生、暴力威脅、校園安全、恐怖主義及軍事沖突等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上,美國高等教育系統以《高等教育機構應急管理行動指南》為行動指導綱領,既從“指導理念、應急決策、組織架構、實踐響應”維度明確了應急管理的總體方略,也從校本應急預案制定漸次推進角度明確了高等教育機構應急管理的理論規程,更以保護高等教育系統穩態運營為核心規制出“預防、準備、響應、恢復”各應對階段的具體施策舉措。其各類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總體上體現出“校本預案制定科學、應急培訓演習到位、響應推進步調清晰”的積極價值,但同時也潛隱著應急體系松散、管理協同不足、社會動員有限、響應效率不高等明顯弊病。對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進行審思,對于我國相關領域的應急管理實踐有一定的辯證參考意義。

關鍵詞:高等教育系統;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應急管理預案;美國

中圖分類號:G649.712?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0717(2020)04-0048-07

進入21世紀以來,“911事件”“炭疽事件”“美加大停電”“卡特琳娜颶風”[1]等一系列突發公共事件,急劇加速了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內外部環境變革,并不斷倒逼其應急管理改進。為有效指導高等教育機構更好地應對各類公共事件,美國教育部安全與無毒學校辦公室于2010年發布《高等教育機構應急管理行動指南(2010)》,以為各高等教育機構的應急管理提供行動參照。此后,面對新的形勢變化,美國又于2013年發布《高等教育機構應急管理行動指南(2013)》(以下簡稱《指南》),并以教育部、衛生部、公共服務部、國土安全部、司法部、聯邦調查局、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等多部門聯合頒發的形式,明確了《指南》作為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行動指導總綱的地位。為此,本文特以《指南》作為分析文本,一方面梳理闡釋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實踐,另一方面辯證審思其應急管理的積極價值和深層弊端,以期為我國高等教育系統應對公共事件提供一定的域外資料參考。

一、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所針對的事件及內容

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應急管理是針對特定事件而進行的。就目前來看,被列入其應急管理的事件主要有“自然災害類事件、生物危害類事件、暴力威脅類事件、社區環境方面的危害事件、社區中的相關風險事件、校園安全隱患事件、恐怖主義及軍事沖突”等幾個大類。每一個大類的公共事件,則又包含著若干不同的具體事件,共同構成了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內容(詳見表1)。

如表1所示,上述各類公共事件,無論其直接發生在高等學校校園內部,還是發生在高等學校所在社區,抑或是發生在高等學校所在社區附近,其在理論上都可能會觸發相關高等學校在特定范圍內實施應急管理。與此同時,如果上述公共事件的波及面超過一定區域,擴大為全國性的突發公共事件時,則會觸發整個高等教育系統對該事件的一致性應對。

二、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總體方略

在明確應急管理內容基礎上,為保障應急管理推進部署的整體水平,《指南》還從戰略統領高度,就“指導理念、應急決策、組織架構、實踐響應”維度,明確提出了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四位一體的總方略。

(一)應急指導理念: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美國高等教育系統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應急管理核心理念,并在《指南》中明確規定,各類應急管理應采用全覆蓋的危機管理模式,全面培養并努力提升高等教育機構應對各類危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事件所帶來的損害;與此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需要在應急管理預案制定上做出統籌考量,將多種不同類型的危機管理統籌在一個應急管理預案中,形成應急防治的總方略,進而通過前期的多舉措預防,為可能發生的公共事件培育必要的適應能力和抵御能力。”[2]

(二)應急管理決策:統一指揮、高效領導

在應急管理決策上,《指南》要求各高等教育機構統籌確立應急管理領導體系,并由董事會、校長等高層領導,直接對整個學校的應急管理進行決策和指揮。基于這一方略,在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中,學校高層領導被賦予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決策指揮權,并通過啟動應急響應、制定政策議程、實施應急計劃等,確保應急物資、執行人員及時到位;在這一基礎上,學校的中、基層領導具體負責推進落實各應急資源、應急人員的統合配置,并及時向社區公開相關應急信息。

(三)應急組織架構:組織全面、系統完善

在應急組織架構上,美國要求高等教育活動各牽涉部門合作構建系統完備、職能完善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進而多維服務整個高等教育系統的應急管理。圍繞這一方略,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成立了“應急管理委員會”,并在管理委員會框架內實行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多主體分層參與以及公共事件預防和應對的分級管理,明確界分了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中各相關高校校長、教務長的權限,同時詳盡地規定了執法、消防、醫療、疾控等部門的職責任務和協作范式。

(四)應急實踐響應:協調聯動、信息通暢

在應急實踐響應上,美國將“各應急管理系統、部門間的協同配合,以及應急管理過程中各相關信息的順暢對接”看作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生命線,明確規定高等教育機構信息處理部門應在公共事件發生第一時間進行信息匯總報送,供應急管理決策層決策參考。在此基礎上,一旦啟動應急管理響應,則各響應實施部門應及時將施策信息發布給師生員工、社區合作伙伴以及其他應知曉應急信息的受眾(諸如向交通部門傳遞疏散信息、向醫護部門報告救護需求等),以使應急響應全體參與人員能依計行事、有序應對。

當然,除明確提出上述應急管理方略外,美國還要求其高等教育系統在應急管理全過程中依據事態演化情況不斷調整應急管理工作機制和工作內容,因時制宜地動態施策,全面提升應急管理的整體效能。

三、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前期準備

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公共事件應對,是“公共事件未發狀態下理論準備應對”和“公共事件已發狀態下實踐響應推進”的有機統一。其中,“未發狀態下理論準備應對”即各高等教育機構圍繞校本應急預案制定,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通盤考量與應對。

(一)組建應急管理預案編制團隊

應急管理預案制定是推動各高等教育機構實施高效應急管理的基礎,而預案制定的首要工作又是組建預案編制團隊。一是確定核心團隊的人員構成,要求團隊成員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充分吸納學生及其家庭成員代表、急救人員代表(如執法人員、醫療救助人員、消防部門人員)、高校(或社區)應急管理人員代表、公共衛生與心理健康人員代表、特殊需求人員及其組織代表(如殘疾人、慈善機構等)[3]。二是由團隊人員商定應急預案框架和預案編制流程,依據各團隊成員的部門來源、專業知識、所代表群體的應急訴求,討論形成各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通用框架,并明確預案從“初稿撰文—修訂改進—定型實施”到后續動態調整的總體流程。三是確定團隊人員的角色分工及職責任務,明確專人負責預案初稿、預案評估、預案修訂、預案核準等工作。

(二)統籌編制應急管理校本預案

高等教育系統對公共事件的整體應對,離不開具體的高等教育機構應急實踐。每一個高等教育機構既是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應急管理的核心主體。為此,以高等教育機構為單元的校本應急預案制定,是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理論準備的核心要務。在應急管理校本預案內容模塊上,《指南》有著明確要求:一是在領導指揮模塊,要求高等教育機構的校長或教務長在各類事件應急中承擔起強有力的領導責任,并指派具有決策權和指揮權的人員對整個應急管理工作進行統領;二是在決策支撐模塊,要求全面厘清應急處置不同階段相應責任部門的可支配資源要素,形成應急管理過程中“可支配資源要素與應急管理理想需求調和決策”的理性參考;三是在組織實施模塊,要求從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學校不同部門職責劃分、應急響應啟動條件、應急資源要素準備、應急響應報告及決策程序等多個方面,統合構建權責分明、運轉順暢的應急管理實施體系。

(三)實施應急管理預案的評估修訂

預案文本對應急管理實踐的指導價值,在極大程度上取決于預案文本的科學性。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極為重視應急管理預案的評估及修訂,要求在預案文本初步形成后,通過對其實施環境的模擬分析,對文本中存在的紕漏以及預案實施的可能風險做出相應評估。在這一過程中,一是要評估應急預案的目標設定,圍繞事件發生“前、中、后”的具體應對目標和事件所可能帶來的不同損害,確定突發事件應對的主導目標、關鍵環節和具體策略;二是要選用適切的評估工具,分部門、分層次檢視文本的瑕疵與缺漏,并在不同部門的統籌機制、響應機制、協調機制方面,做出兼顧整體決策而又符合部門實際的修訂調整;三是要明確針對“自然災害、生物災害(傳染病)、大規模食物中毒、有毒物質泄露、校園槍擊、幫派暴力、炸彈威脅、恐怖事件、軍事沖突”[4](P22,33)等不同事件類型以及不同事件等級對高等教育系統可能造成的危害,闡明應急管理的響應等級和應對施策;四是要對應急響應各部門的應急能力、協同效率以及高等教育機構對不同類型危害的承受能力做出評估,進而明確預案啟動后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不同要素的投入力度;五是要科學研判事件的后續影響和次生危害,并針對性地提出預案文本中“恢復階段”的施策舉措。

(四)審定并核準應急管理預案

預案文本在歷經一系列科學評估和修訂完善后,方能最后定型為各響應部門、響應人員共同遵照執行的規范文本。在這一過程中,《指南》要求:一是要在專門渠道公開發布預案文本,以供社會公眾進行訪問查看,且預案文本須包括“基本計劃”“功能性附件”“針對威脅和危害的附件”三個完整的部分,并在內容上做到通俗易懂。二是要將預案文本分發給各相關預案執行部門和執行人員審定,審核文本內容是否符合聯邦及各州的法律規定,并檢視文本的實踐有效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和完整性。在這一基礎上,高等教育機構還應將預案文本向各參與方和利益相關者(包括教師、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社區合作伙伴和媒體)[4](P50)進行宣傳,以保證不同利益相關者都能知曉應急管理預案內容。三是將最終定稿的預案文本報高等教育機構所在州政府、教育部,必要時還需報送聯邦政府核準認定。

(五)演練與維護應急管理預案

預案的演練與維護是高等教育機構應急管理準備的末端環節。在這一過程中,一是要積極組織預案宣傳和培訓工作,通過應急知識宣傳、應急程序講解、應急設施設備參觀、應急技能培訓等多維舉措,切實提升公共事件應急參與者及其牽涉人員的應急知識儲備和應急能力,使之能在事件發生時做出更為合理的應急行動;二是開展預案演習,組織有關人員在一定范圍內對預案進行模擬演練(含桌面演習和實踐演習),尤其要通過應急處置演練,更好地找出實踐應急舉措與原有計劃中的差距,找出應急預案可能存在的紕漏和不足,進而對原有預案做出改進;三是常態化的應急預案維護。盡管應急預案在制定初期會有一定的前瞻性考量,但其更多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最優解[5],而高等教育機構整體能力、資源稟賦、外部環境等的變化,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預案本身的最優化。所以,《指南》也明確要求各高等教育機構依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動態地更新應急預案,并注明每次更新的內容和時間。

四、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實施步驟

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成效的高低,既與理論應對層面各高校應急預案制定密切相關,更直接取決于實踐應對各環節的協同推進和針對性施策。為此,美國還明確規定了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實施步驟和每一步驟的任務與舉措。

(一)預防—緩解階段

“預防—緩解”是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實踐推進的初始環節。“預防”主要強調積極采取多元舉措來降低危機發生的可能性,“緩解”重在考慮最大限度地規避和減少危機事件所可能帶來的損害。在這一階段,其所需采取的具體舉措包括:(1)對校園和社區相關數據進行檢視,主要包括“社區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既有數據、社區應對各類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軟硬件條件、社區及校園區域內特定類型犯罪事件的數據,以及洪水、龍卷風、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發生概率”等;(2)對相關應急設施及其避災場地的完備性進行評估,主要包括對社區、校園的應急設施設備尤其是相關建筑物的應急處置設施設備的檢查,對突發自然災害事故應急場地設置進行科學性、合理性的評估等;(3)增強高等教育機構相關人員的應急管理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諸如通過“校園—社區”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降低嚴重暴力事件發生率,通過應急管理知識教育等提高師生員工的風險防控能力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預防—緩解”的工作更多地是在高等教育系統內部獨立完成,較少涉及“聯邦衛生部、公共服務部、國土安全部、司法部、聯邦調查局、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等部門的協同。

(二)準備階段

在“預防—緩解”的基礎上,高等教育系統還需要會同其他相關系統(部門),從全局角度考量制定應急管理處置預案,為事件應急處置提供經過論證的、不斷調整修訂的、科學可行的操作指導。這主要包括:(1)建立與國家事件管理系統(NIMS)相一致的事件指揮系統(ICS),以在各類公共事件應對時能夠形成步調一致的統一指揮;(2)統合執法、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消防等部門的意見,制定多主體共同參與、一致遵循的應急管理規程;(3)打造“高等教育機構及其所在社區、社區內不同高等教育機構間,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與不同政府部門間”橫向貫通的應急響應聯合體;(4)吸納非營利機構、志愿者組織等多元力量提供應急管理的信息和資源支持,以保障應急管理過程中充足的物質資源獲得和外部信息支持;(5)明確高等教育機構應急處置中不同層次、不同部門的職責分工,做到專人專崗、任務到人(同時明確不同崗位在特殊情況下的遞補人選);(6)明確將學生(含留學生)、教職員工及兩者的家庭成員納入應急管理處置范疇;(7)針對不同事件作出“就地避難、封鎖、疏散”等具體的處置模式,并輔之以相應的設施設備支持;(8)構建多種通信方式相結合的信息發布(傳輸)系統,及時向校園內有關人員通報應急事件狀態及處置情況;(9)與社會媒體合作制定校園應急溝通計劃,努力做到應急管理中與師生員工、社區和家庭間順暢高效的信息互通;(10)與所在州及地方機構協調討論并審定校園應急管理預案,以規避區域內各高等教育機構間應急管理處置的相互干擾;(11)按審定后的應急處置預案,對師生員工等應急管理參與人員進行應急預案內容的學習、培訓和必要的演練;(12)通過與校園和社區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合作,為應急管理中的心理支持(心理干預)提供外部保障。

(三)響應階段

在應急管理響應階段,由高等教育機構的應急響應決策部門,依據事件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以及可能的持續時間和強度,及時啟動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具體包括:(1)激活高等教育機構的應急管理指揮系統,按應急處置預案的各項程序和內容,具體實施各不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2)及時向急救人員和其他社區伙伴進行應急事件的信息互通,讓各類應急響應參與主體盡快了解事態信息、協同進入應急處置情景;(3)快速組建應急處置行動指揮中心,負責整個應急處置的人員調配、信息發布、資源統籌;(4)使用“電子郵件、書面文件、短信發送、電話溝通、網絡”等多種方式,面向應急響應區域內的各參與人員、牽涉人員,進行高頻次、動態化的應急處置信息發布;(5)應急管理各部門針對所掌握和匯總的信息及時決策,并按既定預案執行適當的響應策略;(6)及時統計并匯總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損失以及學校的設施設備損害情況;(7)對應急管理中已然啟動的相關程序及各程序的實施及進展情況等進行相應的匯總,并依據事態發展做出施策調整。

(四)恢復階段

依據突發事件的性質、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圍繞高等教育機構正常的運行環境恢復,具體從“物理和結構恢復、業務恢復、學術學習環境恢復、心理和情緒恢復”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具體包括:(1)物理和結構恢復方面,由損害評估小組對高等教育機構相關設施設備的物理損害、結構損壞以及交通狀況、食品服務的可用性等進行評估,并綜合確定教育教學工作恢復的進度計劃表;(2)業務恢復方面,全面厘清突發事件對師生員工、辦學設施設備的影響損壞情況,并切實依據受災情況確定停課、停學或推遲上課(使用替代地點進行授課)以及接受物資和服務捐贈等決策,盡快恢復學校教育教學工作;(3)學術學習環境恢復方面,考慮采用在線學習等模式,同時對課程作業、課程考核、教學出勤、學費、住宿費、學習時限、畢業要求等做出統籌調整,并及時向媒體、師生員工及其家庭公布相關的調整內容;(4)心理和情緒恢復方面,多渠道合作引入“心理健康資源”,堅持為師生員工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校內與校外結合、短期與長期互補的心理健康服務,并在此基礎上,將這種心理和情緒恢復支持的范圍擴大到其他應急參與人員、應急處置恢復人員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指南》對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階段劃分的原始表述為“預防—緩解、保護、準備、響應、恢復”。但通過筆者對《指南》文本內容的綜合審視以及對相關高校在H1N1流感等公共事件中的應對實踐的分析梳理,可以得知: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實踐應對既是一個由“預防—緩解、準備、響應、恢復”漸次推進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以“保護”為目標紐帶而聯結成的實踐應對體系。在這一過程中,圍繞“高等教育系統人員生命財產保護、高等教育機構設施設備保護、高等教育系統運行能力保護”三個不同層次,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各個階段生成了一致的目標,并依據這種一致目標分解形成了不同階段的具體實施舉措。換言之,我們既可以將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應急管理分為“預防—緩解、保護、準備、響應、恢復”五個不同階段,也可以將“保護”看作是其他四個階段的一致性目標和聯系紐帶。

五、對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辯證審思

作為社會巨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既有系統獨立自為的實踐部分,也必然與整個國家體制下的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結成關聯。在這一框架內進行分析審視,可以從不同程度上窺見美國高等教育系統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積極價值和深層弊端。

(一)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積極價值

檢視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總體方略、理論準備和實踐推進的相關規制,以《指南》為行動指導總綱的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其積極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校本預案制定科學、施策靈活。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極為重視按照應急管理預案制定的科學流程,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結合高等教育機構(學校園區)的應急準備和資源調配實際,制定適合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件應急校本預案,并在各類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調整應急策略,及時發布應急信息,以從根本上提升應急管理的實踐效能和預期應對水平。二是應急培訓演習到位、改進及時。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一定范圍內組織相應的應急管理知識培訓和應急實踐演練,并通過培訓應急隊伍、落實崗位責任、熟悉工作規程、協調指揮機制、落實處置程序,有效識別、查找應急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紕漏,進而科學系統地評估和檢測應急管理處置預案,為應急管理實踐工作的完善提供依據。三是響應推進步驟清晰、任務明確。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有其明確的推進步驟,并在每一步驟上有著明確的任務要求。就絕大部分突發公共事件應對而言,只要高等教育系統能夠切實依據外部環境變化,按部就班地完成應急預案中提出的任務要求,則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效能勢必能夠得到相應保障。

(二)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的深層弊端

盡管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有其積極的一面,但其國家體制內的權力運行、利益博弈,亦在極大程度上制約了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實效的提升。其具體體現在:一是美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決定了其系統應急管理體系的松散性。眾所周知,在高度分權的教育體制下,美國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長期處于松散狀態,其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研究型大學、社區學院等各不同類型的高等教育機構的管理權限分散于各州、各地方政府以及私人機構等多個不同主體,整個聯邦政府和教育部對高等教育的管理權總體上十分有限。因此,在面對單一高等教育機構內部所發生的公共事件時,其單一體系的決策會使得應急管理高效、順暢;但當公共事件的范圍超越了單一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超越了地方甚至州界時,其管理權限分散的弊端就會極大地凸顯出來。不同高校間、不同地方政府間、不同州之間的權力糾纏和利益博弈,均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高等教育應急管理的行動決策,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弱化甚至損害高等教育系統的公共事件應對實效。二是應急機構獨立運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應急管理的協同性。以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為例,其采用的是“CDC(聯邦)疾病控制與預防系統—HRSA(州)醫院應急準備系統—MMRS(地方)城市醫療準備系統”分層參與模式[6]。但仔細審視,CDC主要負責開展傳染病起因、傳播方式和控制措施的調查,HRSA重在提高醫院門診中心和其它衛生保健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兩者屬于無隸屬關系的平級部門(均屬于衛生部),且職能發揮各自偏重于應急管理的不同階段。此外,MMRS所聯合的“地方執法部門、消防部門、自然災害處置部門、醫院、公共衛生機構”等部門,更多地強調在應急管理中的獨立運作、條塊負責,總體上分工有余、聯動不足。因此,從深層次審視,美國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協同低效的弊端被集中凸顯,尤其當事件超越高等教育系統本身時,部門間、系統間、區域間的應急協同勢必遭受更大挑戰。三是不同部門間的利益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應急決策效率。以H1N1流感應對為例,早在2009年4月12日,美國便發現了境內的首例H1N1病例,但未加以重視,直至4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出有可能引發全球大流行警告,美國政府才宣布H1N1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即便如此,國土安全部負責人仍向公眾宣稱“災難實際上還沒有發生,不要驚慌”[7]。在具體應對上,除暫時關閉一些有疫情的學校外,美國政府沒有強制隔離感染者,更沒有隔離接觸者,直接導致病毒蔓延并最終失控(2200萬人確診感染,3900多人死亡)[8]。直到10月23日,在“斟酌”數月之后,奧巴馬政府才遲滯地按響了國家緊急狀態按鈕。這種數月“斟酌”的遲滯反應背后,隱含各種利益博弈(包括不同利益集團在經濟利益與民生利益間的博弈、政府部門在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間的博弈、決策層在政治利益與民生利益間的博弈等)對應急決策效率尤其是應急實踐推進效率的制約。四是大規模公共事件應急中社會動員低效和政府調控有限。美國屬于典型的“小政府、大社會”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增強了社會自我調節能力,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公共事件應對中的社會動員和政府調控力度。比如,美國在應對甲型H1N1流感的過程中,盡管聯邦政府深知限制民眾參加規模性聚會、在一定范圍內調整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等舉措,可為控制流感蔓延及其他因流感肆虐而引發的社會問題起到良好效果,但基于其固有的社會管理機制,尤其在政府可支配調控的社會資源總體有限的情況下,政府無法進行廣泛的社會應急動員,更多地只能通過媒體宣傳、對從業醫師進行專門指導、為社區醫院和藥房儲備藥品及疫苗等舉措來加以應對[9],從而導致了流感在更大范圍上的大規模集中爆發,造成了極大的社會危害和國民生命財產損失。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美國應急管理中的社會動員低效和政府調控有限的弊病。

盡管美國具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高等教育系統和國家整體實力,但通過對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應對的相關文本分析以及對其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審視,我們既可看到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應急管理預案制定科學、培訓演習到位的積極一面,也能洞見其國家體制和特定價值觀所折射出來的利益掣肘、協同不足、低效松散等弊端,更從反面映襯了我國在1998年洪災、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以及2019年底以來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各類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對中所體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彰顯出中華文明自強不息的文化基因和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從這個意義上看,對美國高等教育系統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分析探討,既為我國高等教育系統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提供了一定的域外資料比照,也在某種程度上啟示我們:在我國高等教育系統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過程中,尤其是我國在整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參考文獻

[1] 潘捷軍.美國如何應對公共危機[J].觀察與思考,2005(10):46-47.

[2] FEMAS State and Local Guide SLG;101:Guide for All-Hazards Emergency Operations Planning.FEMA.1996:2.

[3]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Office of Safe and Healthy Students.Guide for Developing High-Quality Emergency Operations Plans fo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Washington,DC.,2013,p6.

猜你喜歡
美國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職教論壇(2016年24期)2016-11-14 09:04:33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22:42
美國高校數字傳媒專業研究生教育調查分析
出版科學(2016年5期)2016-11-10 06:36:33
美國兒童繪本出版中的性別理念研究
出版科學(2016年5期)2016-11-10 06:31:26
淺析中國學生如何順利通過SAT考試
美國大學體育課程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當代美國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19:08
美國商業銀行衍生品業務的特點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5:39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電影文學(2016年9期)2016-05-17 12:09: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第一页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xx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伊人AV天堂|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欧美午夜久久|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亚洲无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高清国产在线|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天堂高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青青网在线国产| 久久黄色一级片| 久久www视频|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四虎综合网|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精品30p| 91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99热最新网址| 久久男人视频| 成人免费一级片| 亚洲第七页| 三级欧美在线| 久久人体视频|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丝袜亚洲综合| 8090成人午夜精品| 欧美黄色a| 91亚洲免费| 欧美性久久久久|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影院|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91九色视频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成人在线综合| 婷婷六月天激情|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欧美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