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科生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

2020-09-09 07:28:30吳薇姚蕊
大學教育科學 2020年4期
關鍵詞:師生互動本科生影響因素

吳薇 姚蕊

摘要: 通過調查某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對在線課程師生互動的滿意度發現: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呈現出女大學生高于男大學生、大一大三年級高于大二大四年級、人文社會學科高于自然學科、成績好的學生高于成績稍差學生、專業課高于選修課與公共課的特征;學生特質、教師特質和教學環境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為提升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高校應加強在線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教師應強化在線教學設計與組織能力,學生則應樹立良好學習態度、提升學習動機。

關鍵詞: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本科生;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0717(2020)04-0095-10

師生之間的聯系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如何看待教師的課堂教學,影響著其對該學科的興趣程度以及他們的學業成就。在教學過程中,溝通起著重要作用,師生之間的關系通過知識、思想文化層面的溝通與交流得以建立與延續。積極的互動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推動課堂教學的開展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本科教學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處于基礎性地位[1],本科教學的開展與實施成效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論界與實踐界關注的熱點主題。課堂作為本科教學的主要陣地,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情況對于衡量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成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互聯網+教育、在線教育的發展,教學方式逐漸從線下走向線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和內容也隨之發生變化。學生們對在線教學師生互動是否滿意,不同類型院校的學生對師生互動的滿意度是否不同,哪些因素會影響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隨著在線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規模的在線教學為相關研究提供了契機。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這一主題,具體探討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對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以及影響師生互動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一、文獻綜述

學校作為一個微型社會,其運行與發展主要依靠兩種角色,即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兩者的存在與發展在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中產生。學者依據不同的理論,從不同角度對師生互動的內涵進行界定。佐斌認為師生互動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師生互動是指在任何場景下,師生之間會產生的積極或消極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狹義的師生互動則將教師與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作用與影響限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2]。葉子和龐麗娟認為,師生互動是在教師與學生不斷交互、連續循環的過程中產生的[3]。在佐斌的狹義師生互動概念基礎上,本文認為,師生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通過發揮個人特質,引導其教學與學習活動,并在活動中對師生雙方產生的影響與作用。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有關師生互動相關文獻討論中,學者們更多地專注于傳統課堂師生互動,對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討論較少,且研究主要關注基礎教育課堂,缺少對高等教育領域師生互動的探討。然而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師生互動不僅僅局限于面對面式的傳統課堂,也發生在在線課堂中,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了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研究。在師生互動類型方面,國際遠程教育專家邁克爾·穆爾教授認為,在線學習互動包括“學習者與學習內容”“學習者與教學者”“學習者與學習者”三種類型的互動[4]。丹·布希尼克等人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第四種師生互動類型,即“學習者與學習系統”的互動[5]。在互動內容層面,王建峰認為師生互動就是雙方在知識習得、能力培養、情感熏陶和價值建立等多方面的交流與反應[6]。從結構來看,弗拉西達斯等人對在線學習中的互動情境和結構進行了分析,并提煉出了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分析框架。他們認為在線課程互動是處在一定的情境中,該情境包含內容、技術、教師哲學、制度政策等[7]。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范圍的在線教學為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相關研究提供良好機會。焦建利等人對我國各地區采用的四種典型在線教學模式進行對比研究,從師生互動角度來看,網絡在線課程學習模式、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和電視空中課堂模式由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時間的異步性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異等問題,導致在線課堂中師生互動水平一般或較弱,而在網絡直播教學模式中,由于直播式實時課堂更容易營造真實的課堂氛圍,師生互動水平較強[8]。王東東等對疫情期間在線課堂平臺選擇和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并從不同主體角度對在線教學情況進行調研。結果發現,由于教師在線教學經驗的缺失,教師不知道如何與學生進行良好的在線課堂互動,因而教師對待在線教學雖然態度積極但存在焦慮情緒,而學生由于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在線課堂師生互動參與度呈現明顯的城鄉和年級差異[9](P12-18)。

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師生互動的滿意度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直接相關[10]。在探討影響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的過程中,學者們逐漸聚焦到教師特質、學生特質和教學環境三個方面,并認為三大因素決定著課堂教學成功與否[11]。在學生主體角度,穆爾將學生滿意度定義為學生在在線學習中收獲的成功和良好的體驗,好的學習體驗會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學習動機也是影響課堂互動的重要因素,強烈的學習驅動力會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進行課堂互動[12]。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學習動機外,學生在在線學習過程中還必須對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大的責任,即學生需要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南希·奧漢隆表示,具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的人認為在線學習自由靈活,能夠較快適應在線課堂學習,課堂參與度也較高。而對于沒有制定適當的自我調節策略的學生可能會發現在線課程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不愿參與課堂,對在線學習滿意度降低甚至放棄該課程[13]。在教師因素角度,胡勇等人在學生在線學習成效的實證研究中發現,教師的教學態度會影響在線課堂學習成效。對于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疑惑與困難能夠及時給予解答與幫助的教師,能夠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促進其學習動機,從而增強其與教師互動的意愿和師生互動的滿意度[14]。此外,教師教學計劃、課程設計、課堂組織和教學技能的展現,也會顯著影響學生對在線課程學習的滿意度[15]。除學生與教師兩大主體因素會影響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外,教學環境在師生互動中的外部保障作用同樣不容忽視。課堂學習環境與學生的認知與情感學習關系密切,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更能夠刺激學生學習認知與情感,提高其課堂參與意識[16]。網絡平臺的穩定性也可能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產生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范圍的網絡教學、大規模的用戶訪問可能導致教學平臺超出負載能力,在線課堂頻繁出現卡頓和掉線的問題,影響了師生之間互動效果,降低了學生在線學習的體驗感。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由于網絡的未普及性和不穩定性,學生在線學習效果也受到影響[9](p12-18)。

當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相關研究中,學者們多是將師生交互作為影響在線課堂學生學習體驗的一個影響因素進行探討,缺少對師生互動及其滿意度的針對性的、系統性的研究。本文以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統計分析,試圖探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現狀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工具與材料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個人信息,包括性別、所在院校、年級、專業、學習成績;第二部分為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現狀調查,包括學生在線學習時長、在線學習體驗、互動意愿、互動頻率、互動內容與方式、互動滿意度;第三部分為師生互動滿意度影響因素調查,該部分借鑒了諾曼·吉丹和維克多·洛維爾等人編制的師生互動量表[17],共49個題目,分為學生特質和教師特質兩部分內容。其中,學生特質包括如學生課堂參與度、學生學習成效、學生學習動機、學生互動態度;教師特質包括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語義分析、教師互動風格、教師課堂教學行為。除學生和教師因素外,已有的國內外相關文獻指出,教學環境也會對課堂教學質量和師生互動滿意度產生影響。為此,問卷增加了“教學環境”部分題目,試圖了解網絡環境、學習設備和同伴學習氛圍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影響,使研究更加全面。最后,研究還設計了主觀題“你對疫情期間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有何建議與期待”,用于彌補問卷可能未涉及到的因素。除基本信息部分,問卷題目均為量表題,采用李克特5級評分,經檢驗,KMO值為0.818,Bartletts球形檢驗達到顯著(P<0.001), 問卷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二)數據收集與樣本說明

本研究以某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為調查對象。該大學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為典型的研究型大學。調查依托問卷星平臺向該校不同年級本科生發放電子問卷,進行數據收集,共收到658份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546份,調查者的個體情況見表1。

(三)研究問題與分析方法

圍繞“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如何?”這一問題,結合已有文獻,本文嘗試提出以下假設:不同性別、年級、專業、學習成績和在線課程類型會對學生對師生互動的滿意度產生影響;學生特質、教師特質和環境因素會影響本科生對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基于此,本研究采用SPSS2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首先,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了解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對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現狀以及不同背景學生在師生互動滿意度上的差異;其次,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對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課堂師生滿意度的主要因素進行推斷性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現狀

通過對本科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進行調查(如圖1所示),7.9%的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非常滿意,39.06%的學生表示滿意,45.29%的學生表示一般,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同學分別占6.38%和1.37%。整體來看,對在線教學中師生互動表示滿意和表示一般的學生所占比例幾乎持平,表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仍有提升空間。

對不同性別、年級、專業、學習成績以及在線課程類型等基本信息進行考察,并與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進行交叉分析,可以得出如表2所示結果。基于分析結果,本研究將通過計算不同特征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表示“非常滿意”和“滿意”的比例之和,探究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在各基本信息變量上的差異。

1.不同性別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差異

相較于男大學生,女大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更高。原因可能是女學生與男學生相比,性格更加敏感,在學習中對教師的依賴性更強,在課堂中互動意愿更高。此外,在線學習環境中,女學生不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如網絡游戲等的影響,在線課堂中學習投入度更高,通過與教師互動帶來的效能感更高,因此可能導致女學生對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較為滿意。

2.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差異

相較于大二和大四年級學生,大一和大三學生對在線課堂互動活動更為滿意。原因可能是,大一的學生剛剛進入大學校園,對學習和生活積極樂觀、充滿希望,并且在此之前大多數新生沒有接觸過網絡課程,疫情期間的在線課程學習對于大一學生來說是全新嘗試,因此他們在線學習熱情更為高漲,更加愿意進行課堂互動。而大二學生在一年的學習后,隨著課程數量和難度的增加,可能會出現學習倦怠。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隨著課堂學習主動性、學習投入度下降,大二學生對于課程師生互動滿意程度較低。大三學生在經歷了迷茫時期后,心理更加成熟,對學習更加具有目標性,升學和工作的動力將會激勵大三學生獲取知識,參與課堂,因而其師生互動滿意度較高。

3.不同專業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差異

將專業按照學科屬性分為人文社科類和自然科學類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人文社科類專業學生對師生互動的滿意度整體高于自然科學類專業。原因可能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以研究社會現象、社會歷史文化為主要任務,對于同一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課堂互動度高。并且師生通常是通過課堂討論與交流來進行知識的傳授與學習,受空間影響較小,因此疫情對人文社科類專業課堂互動的影響較小。而自然科學類以研究自然現象為主要任務,實踐性、操作性強,許多課程是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實驗的方式開展。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驗室和實驗設備的缺失導致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無法進行,對學生參與課堂、與教師進行互動產生了影響。

4.不同學習成績學生對在線課堂互動滿意度的差異

學習成績為優秀和良好的學生,互動滿意度高于成績為合格或不合格的學生。該情況可能說明,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學習更為積極,即使是在線課堂中,也能夠主動地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和參與討論,學習主動性受疫情影響較小。而由于師生互動的雙向性,可能會導致教師對發言積極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學生學習成就感得以提升,因而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可能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較高。

5.不同類型在線課程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差異

不同類型課程的滿意度的排序為:專業課>選修課>公共課。相較于在線選修課與公共課,專業課程中學生對于師生互動的滿意度更高。原因可能為:一是專業課程的授課教師多是學生所在學院教師,學生與教師的熟悉度、了解度更高,師生聯系更為緊密。因此,師生互動受在線課程的影響較小。二是學生對不同類型課程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導致其在不同類型課程中具有不同表現。專業課與學生的專業學習更為密切,因此學生更加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滿意度也會隨之提高。

(二)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支持,師生互動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除了闡明學習方法外,互動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機會,并成為學生成長的關鍵[18]。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學生實現學術、社交、情感發展和同伴互動的關鍵社會過程[19]。在線課堂在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有別于傳統課堂,進而在線課堂與傳統課堂在師生互動方面也不盡相同。通過構建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模型,本研究試圖探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影響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主要因素。模型因變量為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控制變量為性別、年級、專業、學習成績、在線課程類型。自變量由學生特質因素、教師特質因素和教學環境因素三個維度組成。其中,學生特質包括學習態度、學習風格、內在學習動機和外在學習動機;教師特質因素包括教學風格與教學態度;環境因素包括在線課堂學習設備和學習氛圍。變量的設定和詳細描述見表3。

通過繪制部分回歸散點圖和學生化殘差與預測值的散點圖,可以判斷研究中的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已驗證研究觀測值之間相互獨立(Durbin-Watson檢驗值為2.013),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VIF值均小于3),回歸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F=27.20,P<0.001,調整后R2=0.27)。納入回歸模型的4個自變量和4個控制變量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的影響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4。

1. 學生特質影響下的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

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通過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能夠內在推動學生課堂參與,推動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20]。Deci和Ryan(1985)的自我決定理論把動機區分為內在和外在動機[21]。內在動機驅動下的學生往往是為了獲取知識、提升自己而學習,而外在動機驅動下的學生則是將學習當作實現其某一外部目的的手段。

本研究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將在線課堂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行為的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如“積極進行在線課堂互動能夠加深我對知識的掌握”),和外在動機(如“積極進行在線課堂互動能夠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與表揚”)。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內在、外在學習動機均會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產生影響。其中,內在動機B=0.239,P<0.001,內在動機對多元回歸方程的貢獻率為23.9%;外在動機B=0.097, P<0.05,外在動機對多元回歸方程的貢獻率為9.7%。與外在動機相比,內在學習動機對互動滿意度的影響更大。這表明,在在線課程的學習中,學習動機越強的學生對師生互動滿意度越高,更多的學生是在內在學習動機的推動下與教師進行互動。該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22]。外在動機是受到外部因素的某種誘惑而產生的學習動力,當達成某一目的后,外在學習動機可能消退,因而外在動機只能在特定時期、特定目的下對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意愿產生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并不持久。而內在動機來源于學生內心對學習、對課堂參與和師生互動的強烈意愿,來源于學生對學習和知識本身的深深認同感,不會因時間、目的的變化而削減。在線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而自主學習能力依賴于學生強烈的內在動機。因此,具有內在動機的學生在課堂能夠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與教師互動,對互動的滿意度也較高。

2. 教師特質影響下的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形成的、體現了教師個體穩定的教學品質和教學風貌,教師教學態度也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3]。由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可知,教學風格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具有顯著影響。其中,“教學風格”B=0.145,P<0.01,教學風格變量對多元回歸模型的貢獻率為14.5%;根據王坤慶對教師教學風格的分類,本研究將教學風格分為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技巧型和自然型[24]。理智型和技巧型的教學風格主要表現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治學嚴謹,通過理性思考、邏輯推理以及熟練的教學技能等方式掌控教學過程。情感型的教學風格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熱情飽滿、情緒高漲,期望用自己高亢的情緒帶動學生,與學生產生共鳴。幽默型風格的教師在課堂中往往使用生動形象、輕松幽默的話語來調動課堂氛圍。自然型的教學風格指教師在課堂中行為舉止得當,使學生感覺自然舒服。

統計結果顯示,學生對于“哪種類型的教學風格更能促進與教師互動”的選擇分別為理智型(19.76%)、情感型(11.55%)、幽默型(50%)、技巧型(6.69%)和自然型(12.01%)。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更加傾向于幽默型的教學風格,即當教師營造出輕松幽默的在線課堂教學氛圍時,學生更加愿意與之互動,師生互動的滿意度越高。這可能是因為幽默型的教師往往能夠通過幽默生動的話語為學生制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幽默型的在線課堂能夠在幫助學生消除緊張情緒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樂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與之互動。

3. 教學環境影響下的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

與線下教學不同,線上教學需要穩定、優質的網絡平臺與設備提供教學支持。龐大的學生在線學習數量和在線課程數量對在線教育軟件設備帶來了嚴峻考驗。訪問量的暴增可能會使在線教學平臺無法及時作出準備,進而出現軟件崩潰現象,許多老師不得不輾轉于多個在線教育軟件開展教學。在線教學中,老師被迫做起了“主播”,要想創造良好的教學成效并得到學生的“打賞”,離不開良好在線學習設備的支持。通過多元回歸分析可知,學習設備對于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產生了顯著的影響:B=0.164,P<0.001,“學習設備”因素對回歸方程的整體貢獻率為16.4%。已有研究驗證了混合式課堂教學中學生維度、教師維度、課程維度和技術維度是影響學習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其中技術維度包括教學平臺、教學設備和學習氛圍等,會影響課堂學習成效[25]。調查中,在被問到“在線課堂中學習設備、軟件等硬件設施是否對師生互動產生影響”時,76.74%的調查者對此表示肯定,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也顯示,學習設備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滿意度具有正向影響,即良好的教學設備容易提升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因此,構建良好的在線課程平臺、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以及平穩的網絡和學習軟件的運行,是在線課程中良好師生互動的必要條件,也是提升師生互動滿意度和學生教學滿意度的前提與基礎。

四、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主要結論

在實證調查的基礎上,本研究通過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某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對師生互動的滿意度以及影響滿意度的主要因素進行探討,得出如下結論:

1.本科生對疫情期間在線課堂中與教師的互動情況整體表示滿意,但是滿意度在不同年級、專業和不同成績的學生之間存在差異。一、三年級的學生更愿意與教師互動,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滿意度更高。同樣,相較于自然科學專業的本科生,人文社會科學專業本科生在線課堂參與度更高,進而影響了其對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滿意。而學習成績的好壞也不同程度地預示著學生與教師互動的滿意程度,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高。

2.學生特質、教師特質和環境因素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的滿意度具有正向顯著影響。師生互動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學生的內在、外在學習動機均會影響學生在線課堂的參與度,具有較強學習驅動力的學生在線課堂參與度更高,對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滿意;幽默型的教學風格,會激發學生與教師互動的意愿,進而影響互動滿意度;學習設備對學生在線學習和師生互動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疫情期間學習設備和網絡環境的問題影響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

(二)啟示與建議

1.高校需加強在線教學平臺建設,為有效在線教學提供質量保障

在線教學以其開放性、共享性和隨時性的特點與優勢,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形態。盡管在線教育打破了大學物理上的圍墻,但是學校仍是教師教學的有力支持與重要保障。特別是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國家迅速組織37家基礎好、實力強的在線課程平臺和技術平臺,幫助各高校開設了共4.1萬門慕課和其它類型在線課程,在線學習人數達到11.8億人次,有力地保障了高校正常教育教學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在線教學。然而龐大的在線教學規模和使用量為在線教學平臺的運行帶來了極大考驗。教學平臺的卡頓、中斷現象時有發生,教師不得不輾轉于多個教學平臺開展教學。2019年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實施“雙萬計劃”,明確提出到2021年完成4 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6 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1 500門左右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的建設認定工作,這也導致部分高校的在線課程建設主要以認定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為導向。經過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在線課程的建設應更加注重課程的普及性,在加強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的同時,也應在高校范圍內推動在線課程的全面開展。此外,高校還應加強對教師進行在線課堂教學的培訓工作。在本次疫情之前,一部分教師沒有網絡教學經歷,導致其課程設備使用、操作不熟練,容易出現失誤,影響教學質量。

2. 教師應強化在線課堂教學設計與組織,提升課程互動魅力

良好的在線課堂離不開精心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影響學生課堂學習成效的一大因素。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和組織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學習水平和大學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影響[26]。由于傳播媒介、教學環境等因素的變化,在線課堂和傳統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方式也會產生變化。本次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在線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師生互動的內容與方式幾乎沒有差異。上課點名提問回答問題仍然是在線課堂中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當被問道“你對在線課堂師生互動有何期待與建議”時,在互動設計方面,學生希望教師能夠多設計教學互動環節,調動課堂氛圍,并且能夠增加線上答疑環節,詢問學生所遇到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動態,鼓勵學生及時反饋想法與困惑。此外,部分學生表示單純的播放課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希望教師能夠將課件與板書相結合。在互動內容方面,學生希望教師將專業知識與當前熱點話題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討論興趣。同時,部分學生也希望教師能夠更加熱情飽滿地投入教學中,吸引學生進行互動。通過調查學生的反饋可知,教師對課堂互動內容、方式的組織與設計,以及教師個人教學風格魅力的展現對于課堂中師生互動具有重要影響。

3. 學生應樹立良好學習態度,加強自主學習,提升在線學習動機

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動機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研究也表明,學習態度與動機對學習成績具有顯著影響。在本調查中,41%的學生表示對在線學習持喜愛態度,且具有一定的師生互動意愿。但是也有47%的同學表示,自己對待在線學習的態度一般,既沒有特別喜歡,也沒有特別反感。學習態度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與教師的互動。約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在線課堂中無法保持專注的學習狀態,超過一半的學生在課程中會“另起爐灶”做其他無關的事。這一現象印證了學習態度與動機對學生學習和師生互動意愿的重要性,同時也揭示了當前在線課堂中學生仍然缺乏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而對于學生自身來說,也應主動擺脫懶散、隨意的學習習慣與態度,充分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在在線課堂中做到有規劃、有動力地學習和參與師生互動,在能夠自愿、自律地管理自己的學習,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0-06-0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 佐斌.師生互動論[M].上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34-236.

[3] 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03):30-34.

[4] Moore,M.G.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02):1-6.

[5] Bouhnik D,Marcus T.Interaction in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03):299-305.

[6] 王建峰.師生互動理論及其現實有效性問題研究[J].河南社會科學,2012(06):75-77.

[7] Vrasidas C.,Mcisaac M.S.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action in an Online course[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9(03):22-36.

[8] 焦建利,周曉清,陳澤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案例研究[J/OL].中國電化教育,2020(03):106-113

[9] 王冬冬,王懷波,張偉,等.“停課不停學”時期的在線教學研究——基于全國范圍內的33240份網絡問卷調研[J].現代教育技術,2020(03):12-18.

[10] 彭美云.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建議[J].中國大學教學,2010(07):17-19.

[11] Che Ahmad,C.N,Osman,K & Halim,L.The Establishment of Physical Aspects of Scienc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Inventory (PSLEI)[J].Journal of Turkish Science Education,2014(02):123-136.

[12] Moore J.C.A Synthesis of Sloan-C Effective Practices[J].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2008,12(3):91-115.

[13] OHanlon,N.Development,Delivery,and Outcomes of a Distance Course for New College Students[J].Library Trends,2001(50): 8-27.

[14] 胡勇,趙鳳梅.在線學習成效的理論分析模型及測量[J].電化教育研究,2015(10):37-45.

[15] 江毓君,白雪梅,伍文臣等.在線學習體驗影響因素結構關系探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9(01):27-36.

[16] Fraser,B.J.Research on Classroom and School Climate,in D.Gabel(eds)[A].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C].New York: Macmillan,1994:493-541.

[17] Giddan N S,Lovell V R,Hatton H J M.A Scale to Measur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1968(03):52-58.

[18] Bernstein-Yamashiro B.,Noam G.G.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A Growing Field of Study[J].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2013(137):15-26.

[19] Rutter,M.,& Maughan,B.School Effectiveness Findings 1979-2002[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02(06):451-475.

[20] Skinner E.A.,Belmont M.J.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ciprocal Effects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cross the School Year[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04):571-581.

[21] Deci,E.,R.Vallerand,L.Pelletier&R.Ryan.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1(26):325-346.

[22] 于倩,劉金蘭,趙遠.大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習參與及學業成就的影響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6):100-106.

[23] 姚利民,曹霞,黃書真.高校教師課堂有效教學調查與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1(10):77-81.

[24] 王坤慶.關于大學教師課堂教學風格的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61-64.

[25] 李寶,張文蘭,張思琦等.混合式學習中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的模型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6(01):69-75.

[26] Perry, R.,Smart, J.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An Evidence-Based Perspective[M],The Netherlands:Springer, 2007:93-129.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dergraduate Online Classroom

WU Wei? YAO Rui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satisfaction of undergraduates with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in online class in research university shows that female students are more satisfied than male students, freshman and juniors than sophomores and senior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an natural subjects, students with good grades than students with low scores, elective and public courses than compulsory courses.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online classroo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online classroom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strengthen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online teaching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ability, and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nd improve learning motivation.

Keywords: online course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satisfaction; undergraduates; influencing factors

(責任編輯? 陳劍光)

猜你喜歡
師生互動本科生影響因素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18:05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8:19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29:02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激情综合图区| 99资源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热99精品视频|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片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国产三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免费高清a毛片| 91综合色区亚洲熟妇p| 久草视频精品|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在线91| 2021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在线一二区| 色精品视频|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性欧美在线| 天天摸夜夜操|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内精品免费| 青青草久久伊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99视频在线看|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欧美影院久久| 毛片免费网址|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性欧美在线|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黄色爱视频|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免费毛片|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