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霞
摘 要:將課內外閱讀進行有效銜接是拓展學生閱讀資源、鞏固提升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越來越重視對課外閱讀的指導,相比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個性化和多元化課外閱讀指導模式。文章就結合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教學現(xiàn)狀,提出整合課內外閱讀的指導策略,以期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小學語文;銜接;有效性
一、 引言
課內閱讀是語文素養(yǎng)的深化,而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拓展和延伸,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豐富語文知識,提升語用能力,拓展語用素養(yǎng)。新課改背景下,課外閱讀不再只是課后自讀,而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鞏固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途徑。然而,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將課內閱讀視為任務,而課外閱讀興趣不濃,閱讀習慣沒有培養(yǎng)起來,相比課內閱讀,課外閱讀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和評價,閱讀數(shù)量偏少。究其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課內外閱讀指導方法。教師較注重課內閱讀教學,而課外閱讀指導不力,導致學生閱讀興趣低,閱讀效率低,閱讀習慣差等問題。
二、 靈活選擇課外讀物,激發(fā)自主閱讀興趣
傳統(tǒng)課外閱讀指導中,課外讀物的選擇權多由教師和家長決定,很多讀物都并非孩子所感興趣的,因而閱讀效率并不顯著。蘇姆林斯基曾指出:“給孩子適合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為重要的任務。”而需要完成這個任務,我們必須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靈活選擇課外讀物,選擇對學生學習有益的,學生感興趣的,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有長遠影響的課外讀物。這樣才能夠突出課外閱讀的價值來。
比如:首先,可以選擇學生喜歡的,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學生的閱讀行為將從被動轉變?yōu)橹鲃樱蚨喿x效率會大大提升。如《狼王夢》和《時代廣場的蟋蟀》等動物小說,精彩的情節(jié)引人入勝,而其中的寫作技巧和內涵又能夠發(fā)人深思。其次,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如《我要做好孩子》這部作品,非常適合少年兒童和家長,以及老師共同閱讀。這本書展示了一個小學畢業(yè)生的學校和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鈴、與胖兒、尚海等小學生和爸媽,邢老師等人物形象,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既能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增強閱讀興趣,也能夠給讀者以思考和啟迪。第三,選擇的課外讀物語言水平應略高于學生,多選擇一些有深度和稍微超過學生知識水平的內容,激勵并磨煉學生的閱讀品質。最后,應選擇健康有益并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如學到《小英雄雨來》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些課文時,就可以向學生推薦《小兵張嘎》《雞毛信》《撒尿的小男孩子》《倔強的小紅軍》等有關抗戰(zhàn)愛國精神的課外讀物,順勢豐富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知,并幫助學生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起來,共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可見,選擇學生喜愛的,更適合學生的,對學生有益的讀物,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對課外閱讀的指導價值,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綜合提升。
三、 整合課堂內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語文教學中,課內外閱讀的和諧發(fā)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創(chuàng)設有益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有積極的影響,更有利于把握課內外閱讀的銜接點,有效挖掘學生的自主閱讀欲望。因此,教師應有效整合課堂內和課堂外的閱讀時間,幫助學生規(guī)范閱讀行為,久而久之,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比如:除進行課內閱讀有效指導外,對課外閱讀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首先,一日之計在于晨,給予學生晨讀二十分鐘的空間。每天早晨8點-8點20為晨讀時間,由學生自主展開閱讀。其次,午讀二十分鐘,每天午飯后的時間學生自主安排閱讀,至少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有效豐富閱歷。晚讀三十分鐘,作為課外作業(yè)安排,要求學生每天晚上至少三十分鐘的自主閱讀。最后,在學校內安排每周一課的“同讀一本書”活動,由學生對一周內所閱讀的書籍進行自主交流,交流閱讀心得體會,還可以向同學推薦好書。通過指導學生長時間堅持課內外閱讀計劃,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在課內閱讀中滲透課外自主閱讀的意識,在課外閱讀中學會摘抄、賞析等,將課內閱讀技巧學以致用。通過課內外閱讀時間和空間的有效銜接,促進小學生閱讀欲望的培養(yǎng)。
四、 創(chuàng)設個性引讀空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產生強烈的自主閱讀熱情,才能夠主動了解、探究和學習讀物中的內涵和語言知識,從而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所以,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提出個性化的和多元化的引讀方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
比如:教師借助生動的語言給學生構建激趣讀書情境,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為了提升閱讀效率,教師選擇了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調皮的日子》這本書。然后以講故事的口吻導入這本書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同學們,你覺得你是爸爸媽媽、老師眼中的乖小孩還是調皮小孩?你們愿意做乖孩子還是調皮孩子呢?學生1:我媽媽喜歡乖孩子,但是我覺得乖孩子好累啊,我不想做乖孩子。調皮的孩子也很好啊,不一定調皮的孩子就不聰明。(板書“調皮”)按照你們的理解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既然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理解,恰好老師這里有一本有關“調皮”的書籍,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里面的主人公是不是你們熟悉的樣子呢?(出示朱多星的相關插圖,引導學生感受主人公的視覺形象,學生交流猜一猜形象特點。)老師引導學生找出關于另一個人物“小沙”的描述段落,指名讓學生讀,了解別人眼中的小沙形象。然后逐一引讀有關姑媽、姑父、張瀟灑、林第一、曹小嬌等人物的相關語段。可見,通過教師的以講誘導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其次,老師還可以與學生展開共讀,以期交流課外閱讀所撰寫的讀后感和閱讀小報等。通過引讀和共讀的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優(yōu)化課外閱讀效率。
五、 傳授多元讀書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除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外,還應注重對閱讀方法的傳授和指導,以此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教師可以借助課堂閱讀教學的方法,指導學生實施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效率。
比如: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有效的導讀,提升學生精度細讀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能力,為閱讀相關寫景課外讀物做好鋪墊。老師:“從《桂林山水》題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學生寫關于‘山和‘水的景色,是有關游玩桂林山和水的感觸。”教師布置任務:將圖文對照,找出文中與畫面直接對應的語句。師:“啊,果然名不虛傳!看,漓江的水真靜啊——學生齊讀: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的方式感悟山水景色的美。接下來,師生共讀賞析寫作手法。“某一段中可以分析一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教師提示:“這段中引用了引經(jīng)據(jù)典的手法,中間的部分是身子,身子是以兩個對稱段的形式展開的。哪個是對稱段,同學們可以找出來嗎?”教師通過與學生共讀的方式,對文本進行精讀細讀,并從過程中學會了分析。找到了段落的“頭身腳”,從而學會了如何看書,并在閱讀中提煉寫作技巧。這時,教師推薦學生閱讀朱自清寫的《梅雨潭》,將課堂所學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自主課外閱讀中去。最終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優(yōu)化課外閱讀效率。再如:學習三年級《昆蟲記》后,引導學生學習吸收性略讀的閱讀方法,略讀文章的大致內容,并學會提煉修辭手法。而掃描性速讀和限量速讀法也是有效的閱讀技巧。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學會針對不同類型讀物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以期有效提升課外閱讀的實效性,將有限的學習時間節(jié)約下來。
六、 創(chuàng)新閱讀評價策略,優(yōu)化課外閱讀實效
課外閱讀不能僅作為課外作業(yè)的形式進行安排,應指導學生將課外閱讀滲透到日常學習當中。比如學生在日記中表達所讀所想,提煉讀物中的精髓,更增強了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所以,讀寫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優(yōu)化課外閱讀的實效性。這時,應突出教師的引導性、激勵性等多元化評價,力求借助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挖掘學生的閱讀思維品質。
比如: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撰寫讀后感,并摘抄好詞好句。學生將摘抄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作為自主性作業(yè)交給老師,老師用紅筆標出好的內容,并加以激勵性的評語。學生在老師積極的引導下逐漸掌握了通過閱讀正確積累語言知識的方法。此外,教師還可組織辯論會、記者會或者演講會等活動,讓學生用所積累的課外知識表達閱讀的心得體會。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學生的課外閱讀實效性逐漸凸顯出來。因此,學生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會逐漸愛上閱讀,愛上課外讀物。
七、 結語
總之,課內閱讀是語文能力的積累,課外閱讀是語言思維的拓展,優(yōu)化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靈活和科學的指導,更需要學生的自主配合和堅持。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遵循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通過選擇學生喜愛的讀物,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閱讀方法,設置人性化的閱讀監(jiān)督機制等方式,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認識到課外閱讀的真實價值。可見,通過一系列的課內外閱讀指導策略,能夠有效優(yōu)化閱讀有效性,幫助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陸延兵.淺議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的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20(16):60-61.
[2]李雯娟.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0(13):107-108.
[3]弋大芳.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重慶會場)論文集.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706-709.
[4]張海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策略[J].發(fā)展,2020(3):93.
[5]周新民.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