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周洪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計算教學已不再是單純的為了計算而計算,而是重視數的概念教學,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并且把它和新課標中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結合起來,要求學生的計算學習活動要從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轉化成一個生動、主動和富有創造性的過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計算能力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也是學生今后學習、生活及參與社會實踐所必需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在我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生活情境;運算能力;解題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在理解運算算理的基礎上尋求既合理又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呢?
一、創設情境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數學因它的抽象性而使人望而卻步,而因它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性而受人推崇。單純的數的計算是抽象的、枯燥的,這對于形象思維豐富的小學生來說確實沒有多少學習的動力。在運算教學時,我們必須要思考怎樣激發學生上計算教學課的興趣。而現實的數學課堂上,學生一聽說要上計算課,馬上就唏噓不已,興趣蕩然無存。此時若能創設一個激趣情境,我想學生的心馬上又會回歸課堂。情境創設不只是為了引出教學的課題,更重要的是在整個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觸景生情、觸景生思,學會從數學角度去分析、思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學會數學地思維;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內化算理,形成算法。運算教學中往往有很多可以借助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形成算法及理解計算順序等的實際問題。如:我們在求“買4個籃球和2個足球一共需要多少元?”時,就可以創設一個購物的情境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需要先算出4個籃球的錢和2個足球的錢,然后加起來。在所列的綜合算式中,算了乘法再算加法。用貼近生活情景教學,學生就自言而然地理解先乘后加的運算順序。對于學生來說雖然計算知識抽象,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學起來又有路子可走,可以毫不費力地詮釋計算的順序。
二、培養興趣,運用算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巧學活用,會使相對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會讓學生學得興味盎然,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要讓他們愛上計算,樂于去計算,只有這樣,我們的計算教學才是成功的。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寓教于樂,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富有生機。如: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算、游戲中計算、計算競賽、自編計算等方式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由厭計算轉變為愛計算和樂計算,逐漸形成一種持久的計算興趣。運用算法,達到理解算法的目的。
三、回歸生活,理解算法。
現實生活既是運算教學的源頭,更是運算教學的歸宿。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以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機會,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以“連加、連減”為例,在學生理解了算式的意義并掌握運算過程的基礎上,我們不是大量做題來鞏固計算,可以利用這一知識去解決平時我們去“超市購物”的問題,這一問題既貼近我們的生活,又具有開放性,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自覺加強計算。情境描述如下:小明和小軍來到超市購買學習用品,尺子2元、小刀4元、蠟筆5元、鉛筆3元、文具盒6元、橡皮1元,小軍想買尺、鉛筆、橡皮,而小明想買小刀、蠟筆、橡皮,請大家幫他們算一下各需付多少錢?同樣買三樣學習用品,最少要用多少錢?如果兩人一共只帶了9元錢,可以買什么呢?這樣的設計才真正達到了讓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另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鞏固了計算知識。又如:我們在學習了多位數加減法以后,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幫父母統計我們每個月家里的收入與支出情況,幫助父母理財。
四、精心組織,鞏固算法。
(一)與先慢后快。開始訓練時,側重在學生掌握方法,準確運算。不要求速度,訓練量不要過大,而且要因人而宜。當學生掌握方法后,運算速度再逐漸提高。
(二)先分散后集中。訓練必須與教學同步進行,開始堅持分散練習,練習方式要多樣化。訓練時要注意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步達到準確、熟練。當教學達到一定階段時,再采取適當的集中訓練,使學生的運算有量化過程,從而達到質的飛躍,形成技能技巧,提高了運算能力。集中訓練時,可采取課上課下相結合,課上集中訓練6分鐘,出若干題,看誰做得又對又快,沒做完的課下補上。時間長了,就可以大幅度、大面積地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總之,運算教學不再是進行簡單的計算就可以,而是要對學生進行運算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以便改善教學方法,使運算教學在算法、算理、技能這三方面得到發展和提高,真正做到扎實有效,又要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之上進行運算教學。我們應該從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從中獲取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運用所學運算知識解決所提出的數學問題。這樣的運算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感受現實生活里包含了豐富的數學信息,體會運算的價值和數學的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得到充分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梁彩云.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摭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