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龍靜 劉圓圓 梁媛 曾祥朋
摘? 要:高校注重全員培養、全方位培養和全過程培養(簡稱“三全育人”),這對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為人才培養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構建“三全教育”體系,高校應以制度保障、把握規則、開放辦學為基本條件、積極構建整體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各領域的教學效果、構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體系
一、高校“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優勢
在高校推行“三全教育”模式,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思想政治知識,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讓更多的教育內容以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表達出來,減少學生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排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一般來說,教育方式“三全育人”模式的高校主要包括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實現了直接的、顯性的教育同間接的、隱性的教育相結合,對學生實行“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
二、高校打造“三全育人”體系的必要條件
(一)目標導向,制度保障
構建“三全育人”教育體系,高校應與各教育學科實現思想統一,明確培養核心目標,教師應成為三全育人的核心主體,教師要高度負責,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深刻理解“三正教育”的內涵。不同崗位的教師要從自身特點出發,堅持教育的共同目標、教育的結合點、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的有機結合、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緊密結合,構建不同領域的學習載體,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把握特點,過程教育
從教育的具體要求來看,學生思想和行為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是選擇教育方法的首要考慮因素,對于剛剛起步的學生,高校在實施“三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出發點;樹立遠大理想,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并由此結合自己的個人理想,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校紀校史教育,切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提前做好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公民道德教育,樹立敬業、誠實、守信的良好道德風尚,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
(三)開放學校資源優勢
首先,高校要以做好人民滿意教育為使命,與家長保持聯系,聽取家長的意見,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人格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學生在特殊情況下進行個別化教育;其次,為了有一個社會和文化資源基礎,高校需要聯系有關部門,為學生提供廣泛的機會參與社會和文化活動,如組織學生進入社區,組織學生參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介紹當地特色文化進校園等,以充分發揮文化和藝術的感染作用。第三,高校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資源尤為重要。特別是,成功或知名校友的支持作用不應被低估;他們的成長經歷和奮斗過程是學生學習的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激發學生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高校構建“三全教育”體系的基本措施
(一)構建整體協調機制,實現對全員的培養
首先,在教師自身的發展層面上,教師應該發揮他們的教學責任,建立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學會因材施教的教學生。其次,高校應協調不同崗位的教師,發揮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特別是,他們應該關注黨員干部和輔導員隊伍,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責任,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機制。
(二)充分發揮不同領域的教學效果,開創素質教育新格局
“三全教育”強調多學科、多領域的教育,增強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延展性,因此,高校應充分發揮各領域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兩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作用,將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形成發展的合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同時,高校應該為學生搭建校外實踐平臺,培養良好的社會個人教育。
(三)加強黨團建設,積極創新,構建良好的組織環境
在具體的育人工作中,共青團干部要發揮好表率作用,嚴格按照事先制定的管理考核機制,約束個人的學習行為和生活習慣。在黨建方面,學校可以創建“創新黨日”的活動,在黨的總支部率先開展一系列活動,充分利用黨的建設的示范作用,通過黨的建設工作影響聯盟的建設和發展,以促使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在團支部建設方面,要積極為學生服務,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避免學生個體極端行為和不當言論的發生。共青團支部也是學生學習先進思想的主要場所,由于團支部對個人要求嚴格,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學生可以以他人為鏡子,不斷反思自己,認真學習和思考,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陳孟增.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二級院系網絡育人探索與實踐[J]. 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9,21(003):101-103.
[2]譚小寶. 基于高校文化特色構建"三全育人"體系的思考——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視界觀,2019,000(006):1-2.
[3]石林. 進一步深化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扎實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海口經濟學院為例[J]. 青春歲月,2017,000(010):114-115.
作者簡介:
任龍靜(1985年10月——),男,漢族,貴州遵義人,研究生,講師,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機電智能控制。
劉圓圓(1984年9月——),女,漢族,廣東興寧,研究生,講師,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英語。
梁媛(1993年2月——),女,壯族,廣西百色人,本科,初級,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曾祥朋(1989年3月——),男,漢族,山東臨沂人,研究生,初級,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環境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