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明富 劉建進
【摘要】根據校園足球文化中的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分析,充分剖析校園足球文化中所具有時代精神且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體系中的共同部分,并根據這些內容進行整合分析,從而充分證明校足球文化建設在當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現實意義與重要價值。讓學生在學習足球運動專項技能和鍛煉身體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領域的教育傳播效果。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足球;文化
“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于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這是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考察調研時所強調的。其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句名言出自于毛澤東的署名“二十八畫生”在1917年所發表的文章《體育之研究》,主旨思想是強健的身體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就是我們要鍛煉身體的同時,要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更深一步傳播與教育,校園足球文化正以好的一面積極地融合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當中,共同展現我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理想和文化底蘊,進而傳播與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涵蓋了中國特色馬列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精華這些層面,其中核心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足球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始終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方向,把愛國、團結、奮進、共同理想融入到其中,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榮辱觀,培養學生優良的品格、堅韌的意志。
校園足球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學校進行開展,校園足球的發展事關我國體育領域改革發展成效,是引領學校體育改革的風向標。學校作為文化知識傳播的前沿陣地,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場所。需要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從而引領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是學校體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對校園足球運動文化建設的意義
在校園足球運動文化建設中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立德樹人的標準放在第一位,豐富校園足球文化體系內容,科學的指導相關活動的開展,才能確保參與者的思想端正、明辨是非、奮發向上以及充滿正能量。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養奮發圖強體育運動的氛圍。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文化活動,會激發廣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對足球技術水平的提高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在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文化中,堅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指導思想,才能確保校園足球活動有更為持久的生命力,使校園足球活動充滿正能量。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不單單會激發廣大學生和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而且會進一步豐富足球運動文化自身的內涵,從而在社會群體中廣泛開展足球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堅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作為指導,加強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李價值觀。在日常比賽和訓練中,把愛國主義主題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愛國主義集體歸屬感,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明辨是非,在賽場中培育尊重對手的環境,培養學生健康體魄和健康人格。
二、把握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方向
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在校園足球運動中所涌顯出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拼搏精神、奮斗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等,特別是足球比賽中凸顯的對抗意識、尚武精神、團隊與個人的協調統一,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內涵相契,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指導,牢牢把握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培養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健康的人格和奮發上進的精神風貌,引導廣大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真比較、分析和鑒別,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丑,自覺抵制錯誤和腐朽的思想,能主動地認識校園足球運動文化并參與到校園足球運動文化的建設中去,激發校園足球文化發展的活力,使校園足球運動文化朝著預定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校園足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振興足球運動,需要進一步豐富校園足球運動文化,圍繞“體育強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發揮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足球項目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技戰術內容,對于學生的身體、心理、精神健康都有著綜合性的推動作用。對于校園足球的文化建設主要是讓校園足球的參與者對足球價值的認同,如足球相關價值觀、思維方式、態度等,推進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核心工作是如何規避和解決對于足球價值認同阻力。對于校園足球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足球作為運動器材的價值,而是把足球育人理念和學校的育人理念融合發展教育,將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精髓深入到校園足球發展規劃中,制定合理的實施方案,大到國家認同和民族情結,小到個人榮譽,都可加入到實施方案中,讓校園足球運動文化氛圍營造貫穿在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始末。學校領導、教師、家長不僅要對校園足球的器物認同,更要對于對其有價值認同,形成學校領導重視、班主任重視、課任老師重視和家長重視的層層相結合的局面。
三、豐富校園足球文化內容體系
不斷挖掘足球文化相關的資源,形成優化的體育資源配置,研究設計校園足球文化運行的管理體制新,形成豐富的校園足球文化,維持足球訓練與文化學習之間的平衡。將足球精神納入足球課內外教育培養體系中,建立豐富的課程內容體系,深挖校園足球課程的教育價值內涵,細化學習內容,針對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加強足球理論知識的授課比例,對足球相關知識進行宣傳教育,并利用慕課平臺對校園足球精品課程進行開放式學習和探討。對學生開展相關足球知識的理論教育與足球明星和賽事的正面解讀和引導,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興趣和樹立健康的價值觀。鼓勵教師、學生、家長運用自媒體對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適當宣傳。通過微信、QQ等通用溝通工具搭建家校交流平臺,及時反饋落實校園足球文化活動開展效果。其目的是將校園足球活動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意識到足球是他們的一種很好的運動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鍛煉興趣的效果。
四、強化校園足球競賽氛圍
足球技戰術是足球文化的基本載體,通過參與者的實踐賦予了其文化內涵。在足球教學和訓練活動中,以學生的足球運動為基本的文化載體,把足球直觀的運動技術轉化為無形精神力量,讓學生身心感受到足球是充滿激情的運動,從而讓他們更好地在積極向上的精神里去快樂的學習與生活,進而去帶動和感染其他的師生。通過舉辦校園足球競賽,對于校園足球運動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一是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奮發學習的熱情。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在比賽中所有成員為實現一致的目標會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從而形成特有校園足球文化。二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拼搏精神。因為足球有著清晰規則和變化莫測比賽環境,從中可以讓學生理解如何去體面的去贏和有尊嚴地輸。因此在校園足球競賽中:一是要強化規則意識。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紀律意識和規則意識,從而養成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行為習慣。二是要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賽環境。通過比賽的輸贏,讓學生感受到通過正當地努力拼搏可以實現自身價值和目標,讓學生從勝利中建立自信和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坦然面對失敗,尊重強者。三是建設校園足球啦啦文化。球迷們為球隊設計口號、標語、制作道具,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融入感。
五、結語
校園足球項目肩負著促進我國青少年身體健康與我國體育改革發展的雙重任務,承載著社會巨大的期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制約校園足球發展的因素,導致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總是受某些無形力量的左右。探尋和揭示校園足球發展的本質,豐富校園足球文化活動內容,改變社會公眾對校園足球的認知,讓更多的學校、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感受足球特有的魅力。通過營造出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圍,讓校園足球活動換發新時代的生機活力,為早日實現足球夢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使用于課題“足球對兒童綜合素質養成的研究”(項目編號:2019-ZX125)及課題“校園足球網絡約戰平臺的構建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8WTSCX173)]
參考文獻:
[1]周霖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09):24.
[2]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張衛東,鄔鳳.校園足球文化類型及其建設方式[J].體育文化導刊,2016,(05):150-15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