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景珍

【摘要】當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一直伴隨著熟悉的情境色彩,對熟悉而有趣 生動又新意的生活情境會感到特別的好奇。在數學課堂上,以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為起點,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觀察讀取數學信息,理解并提出數學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通過圖示和數字信息,感受數學源于生活和感受數學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設;學習有效性;教學策略
一、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效能與作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習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活動有利于落實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為教學的進一步展開和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發揮推動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應巧妙地把教材與現實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的有效地學習增力效能。
情境教學的創設有多種,采取不同的情境創設策略,學生會有不同的學習體驗。比如,問題情境的創設可打開學生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談話情境,可拉近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距離,明確學習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方向,為新知打基礎;創設故事和游戲情境,可激發學生的有意注意;創設生活情境,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解讀”,讓學生明確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為生活服務的道理,從而形成生動有趣高效的課堂教學環境。
二、如何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
有效情境教學是當今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適時高效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已成為研究和探討教學環節的熱點。下面筆者從幾個方面探討和思考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巧妙創設情境教學。
(一)創設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情境,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一個好的教學情境為教學目標服務,不是擺設,應當在后續的教學中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教材因篇幅限制,提供給學生的素材極其有限,乏味單一狀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吸收。因此,在新課導入時,教師可根據小學生特點,用心處理情境的呈現方式,優化設計,創設出好的課堂開頭。讓學生融入一些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快速讓學生能緊跟你的節奏進入學習的狀態,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接受新知識。新課導入中情境創設有:
1.創設動手操作情境導入。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嘗試活動中,克服了數學學習的抽象 枯燥和難理解。
2.創設虛擬或真實的生活情境,這是數學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可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通過具有生活氣息的現實情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熟悉感,將數學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從實際生活中選取一些與教學相關的真實或模擬場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準確把握學習起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境生情。 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之中,自主獨立學習與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這樣我們的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創設有趣的情境,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情感最投入,學習積極性也極易調動起來。抓住契機,恰到好處地把學生的思路帶到一個新的高度。筆者認為,新課雖然應力求使原來的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新穎有趣、巧妙生動,用數學的魅力讓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但是在教學時,教師要根據自班的學習需求,適時創設有效情境。
如,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分橘子》中,筆者是這樣進行:同學們,老師講一個孫悟空三師兄分橘子的故事,好嗎?一天,悟空八戒沙僧摘了4籃零8個橘子, 一共48個橘子,悟空說要分著吃,他建議說每人拿一籃,悟空拿零散的8個橘子再給八戒沙僧各4個, 各自拿著分得的橘子走了。悟空得意洋洋地說:哈哈,俺老孫又占了一次便宜。孩子們,從悟空的神情中看得出橘子分錯了,那么應該怎樣計算呢?自此,以學生熟悉的西游記里的人物,導入了新課,此時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通過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調動了學習的情緒,會迫不及待想找到答案。
當然,新課的情境創設方式還有很多,如,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講有趣的故事情境,交流合作情境、生活情境, 簡單的一個設問,等等,總之,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要從學生學習發展的內需出發,要真實可信,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有效的數學教學氛圍,讓數學活動經驗成為學生學習的“助燃劑”,不能為教學服務的,一切花哨都是多余的。
(二)新課學習的活動情境,通過體驗,提高課堂參與度和新知獲得率,并培養學生的思維
根據小學生不同階段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狀態的不同,主要是借助生活或身邊的表象進行具體形象的簡單思維方式。并且在一節課40分鐘中,精神不集中,易分散,若一味重復同一種講解或解題或計算模式,會對課堂感到的無趣 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新課探知學習的過程中,要先認真研讀教材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重難點 會巧妙運用教材的活動情境圖和情境問題串。問題是思維的動力,決定著思維的方向。創設有思考價值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情境,將學生置于有數學味的問題中,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通常用進行新課學習的活動有以下兩種:
1.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可激發學生認知活動,對學習和知識之間產生矛盾和沖突,進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在教學時,向學生們提出具有挑戰性 趣味性 開放性的問題,引導積極地思考,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和學習效率。
2.可以通過操作技能情境創設,例如,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 去圖書館》 筆者是這樣的設計的:
笑笑要從家里去圖書館的路線,我們已經掌握了三要點:
(1)先看朝哪個方向走(方向);
(2)要說清楚在哪里轉彎(拐點);
(3)還要說清楚每一段要走多遠(距離)。
現在,我們繼續學習位置與方向的有關知識,請畫一畫笑笑從家到圖書館的路線圖。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畫得很棒,大家畫一畫,再小組交流,說說是怎么畫的。
緊接著再讓學生畫一畫笑笑從圖書館回家怎么走:
這個教學內容學生之前,已初步掌握要確定物體的位置兩要素:方向、距離,同時也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都有相應的提高。因此,創設了這個教學活動情境,讓學生繪圖,充分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在畫圖和討論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掌握如何確定位置的知識形成過程,在畫圖后的交流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認識得到提高,將靜態的知識結論變成了動態的探索對象,最后明確了可以用一條注有數量和文字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位置。這樣的數學學習是一個活潑 主動并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鞏固深化練習的活動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創設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對新知識的鞏固有顯著效果。它創設了一個最佳的氛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充分調動全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們能輕松愉快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從活動中鞏固新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如,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上冊《摸球游戲》一課,筆者嘗試設計了這樣一個鞏固提升練習教學片段:
天天商場正在進行促銷活動。抽獎轉盤由黃、紅、 紫3種顏色決定一、二、三等獎。假如你是活動策劃員,你計劃如何設計這個轉盤;假如你是顧客,你又該如何設計呢?請你選擇其中一種身份進行轉盤的設計。
從教學反饋效果來看,這個為商場促銷設計轉盤的活動情境有趣,創造具有生活氣息的現實情境,取材于生活,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符合學生的學習,可調動學生的熱情。在設計抽獎轉盤時,策劃者和顧客角色不同,因此,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識,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將數學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運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去詮釋自己的設計,真正達到了運用鞏固知識的目的。
三、結語
創設教學活動必須深入專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教學原則的設計,使原本單調的內容變得有趣,形成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情境還應具明確主題,遵從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固有知識基礎的教學理念。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情景,提出疑問,激發學生求知欲。教師也可根據自身教材內容,創設有趣味性的情境,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創設有思考價值的情境,讓學生們在這樣具有挑戰性的情境中展開學習, 這是一種愉快的學習之旅體驗之旅巧妙創設生動情境,自然能讓課堂煥發出新鮮的活力,讓教學變得更加有趣、高效,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情感、方法與過程等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吳正憲,周衛紅,陳鳳偉.吳正憲課堂教學策略[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趙紅婷.有效數學課必須關注的10大要素[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