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對于素質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推進,教育工作者對于學校體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升,目前學校體育與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有機的融合已經成為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新方向,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企業優秀的文化豐富學校體育事業,使學校體育的內容更加的豐滿也更加具有特色。同時通過學校體育與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有機的融合,還能利用體育精神去豐富企業文化。為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對學校體育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展開研究。
關鍵詞:學校體育;企業文化建設;融合
文化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將學校體育與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有機的融合能夠給企業文化增添更多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精神,也能夠豐富學校體育的內容,給高校營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圍,使高校教育能夠融入更多企業中積極向上的文化精神,企業文化在與學校體育進行結合時也能夠激發員工的潛質,豐富員工的體育文化精神,增加員工之間團結有愛的精神,也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
一、高校學校體育與企業體育文化建設融合的問題
(一)體育物質文化不同
物質文化就是只在學校體育事業中物質性的投入,例如體育經費、訓練器材以及訓練場地的建設等方面都包括在物質文化當中。校園的物質文化與企業的物質文化的區別主要就是物質環境方面不同,校園的體育文化是屬于校園文化方面的,而企業體育文化屬于企業文化當中,兩種文化的組成成分不同,活動的具體意義也不一樣。另外就是經費的投入不同,校園的經費投資一般都是由國家提供,而企業的體育物質文化就是由個人進行投資。最后就是服務對象不同,企業體育文化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企業的員工,而校園體育文化就是服務于學校內的學生和教師,服務對象不同兩種體育文化的職能和內涵也就有所不同。
(二)體育制度文化不同
制度文化是支撐體育文化能夠和諧發展的基礎,是進行體育活動所必需的,是在進行體育活動時不管是企業內的員工還是校園內的師生都應該嚴格遵守的準則,制定合適的制度文化能夠使體育活動的參與者更加愿意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也能夠更加合理地運用現有的資源。企業制度文化的制定者一般都是企業的領導者或是相關的工作人員,是根據企業內的具體情況進行制定的;二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內部進行制定的,參與的主題主要是教師和學生,與企業制度文化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另外體育制度文化即使是在相同的領域內也會存在差異,場地的不同又或是體育項目的不同都會造成制度文化的不同。
(三)體育精神文化不同
精神文化是體育文化的本質,主要包括體育活動的口號、體育觀念以及體育過程中的參賽精神等都能夠體現體育運動的精神文化。校園體育精神與企業體育精神的體育價值觀念不同,校園內的學生受到高等教育的影響具有良好的體育精神,在體育課堂中更多的就是要傳授給學生更加正確的體育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在校園內參加的社團活動對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也會有所影響。但是企業的員工的體育精神大多都是靠自身多年的積累與學習,即使是有的企業會成立一些健身俱樂部,但始終會是缺乏比較綜合性的精神培養的機會,與校園的培養本質有所不同。另外就是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不一樣。企業員工更多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身體,修養自己的身心,從而能夠減輕工作的壓力來提高工作效率;而學生一般就是上體育課進行體育活動,或是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
二、學校體育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的重要性
(一)促進特色企業體育文化的形成
企業的體育文化是企業內部進行體育活動的精神,是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基礎,包括企業物質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以及企業精神文化等。企業的體育文化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地革新,在企業長久的發展之中不斷地豐富,與企業的發展相輔相成,是企業文化中重要的一個組成成分,能夠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健全企業的制度管理,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加強員工之間的聯系,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企業的體育文化能夠有效地促進員工的身心健康,使他們在運動的過程中減輕工作中的壓力。將學校體育融入企業的文化建設中能夠使企業通過更加具有特色的方式進行體育活動,從而促進企業員工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能讓學生適應企業文化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事業的不斷推進,校園文化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更多的學校愿意通過體育競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能夠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他們正確的體育精神,但是學生在工作之后就會不適應企業中的體育活動形式,校園體育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就會逐漸減小,因此學校增加校園學校體育的思想觀念,使學生以后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體育文化,更快地融入企業當中,增加員工的凝聚力。
(三)能讓學生快速融入工作
校園想要能夠更加長遠的進行發展就需要不斷地創新自身的辦學理念,不管是專業的設置還是課程的安排都需要進行創新,在校園的體育文化方面也應該及時地汲取一些新鮮的理念,融入優秀的企業體育文化能夠使本身具有自身特點的校園體育文化變得更加的豐滿,彼此相互借鑒,相互學習,能夠促進彼此的發展。學生長時間在學校進行學習,對于企業的文化并不了解,在進行工作之后不能夠很快的適應企業的運行模式,而且不理解企業的文化也會使他們在企業中進行工作時沒有信心,那么就需要及時地在校園體育文化中增加企業體育文化的內涵,使學生能夠更加了解企業的運行模式,從企業的本質更加了解一個企業的發展,使學生日后進入工作也能夠更加融洽。
三、學校體育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的發展措施
(一)學校體育場館與企業共享
大多數的企業對于場地的建設都不怎么重視,尤其是乒乓球場和羽毛球場,很多時候企業會因為節省場地和經費而利用一塊場地進行多種體育項目,這就使體育活動變得很不專業,不能夠真正地滿足企業員工對于體育活動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體育運動的發展。這就需要引進學校的體育場館,在不影響學校的正常學習和使用的情況下,學校的體育場館可以向企業進行開放,使員工能夠有條件更好的訓練場地,學校也可以在方便的時候向企業提供體育活動的教學課程,幫助員工提高自身的體育競技能力,還能夠提高員工的身體素質,使他們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能夠更加放松,來減輕平時工作上的壓力,提高平時的工作效率。
(二)創建體育社團
企業可以和學校共同舉辦一些體育社團,企業為學校的體育社團提供活動的經費,學校為社團提供人才,增加彼此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還能夠使學生進一步的了解企業內部的運行機制,能夠了解到更多企業內部的文化,對于學生日后的就業發展也有幫助。企業和學校可以根據地區的不同進行不同社團的建立。
(三)促進體育文化交流
學校和企業還可以聯合舉行一些體育文化節,彼此交流體育文化,通過一些知識講座或是運動競技豐富體育文化節的內容,學校提供活動的場地,企業提供活動的經費,能夠使學生更加近距離的接觸企業的體育文化,對于企業來說也能夠更多地吸取校園體育文化的精髓,學生在體育文化節中能夠提前的了解企業體育文化活動的氛圍,企業也能夠通過這些活動更加近距離的接觸校園內的人才,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挑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企業職業人員的健康素質。
四、結語
加強校園體育文化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的了解企業體育文化,使他們在日后的工作當中更加了解企業的運行模式,更好地融入企業活動當中,還能夠促進企業體育活動的發展,提高企業員工的身體素質,減輕他們平時在工作中的壓力,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促進校園與企業彼此之間的文化交流,彼此能夠交流經驗,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楠楠.民營企業萬達集團職工體育的運行機制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6.
[2]蔣麗華.企業體育文化傳播的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4.
[3]沈洪.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在企業體育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17):189.
[4]顧建娣.淺析職業學校體育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J].科技資訊,2012 (31):217.
[5]王毅.當代我國礦山企業體育文化多元化功能的定位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
[6]郭建平.社會轉型期我國企業體育文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
作者簡介:孫娜娜(1981-),女,山東青島平度人,本科,體育教育學學士,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