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洋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方法對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健美操教學改革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高職院校健美操的教學方法、內容單一、固定,評價體系缺乏準確性。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時代的發展應用相應的信息化改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結合不同的輕器械改善固定的教學內容,評價體系保留傳統的評價方式外應從學生的多方面進行評價。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健美操教學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已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在這個中國夢的新時期中,需要我們對教育進行新的定義:“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我們教育改革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改革與創新的話題。高職院校中健美操課程是公共體育課程中的重要教學課程之一,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意識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隨著國家對教育領域的不斷推進與改革,高職院校的健美操教學方法、內容及評價體系等也需隨著社會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創新。健美操是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為一體的體育項目,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普及性極強。通過健美操練習可以發展學生的力量、協調、柔韌及靈敏等身體素質,體會力量美與形體美相融合。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能力及高雅的氣質,陶冶情操,改善不良的身體姿態,促進人體的全面發展。
一、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健美操教學改革現存問題
(一)健美操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中的教學方法處在“單一”的模式中,主要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多為教師系統的講解與標準的示范,學生以模仿練習為主。教學方法缺少新穎性與創新性,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仍以統一化一的標準來要求每一位學生,對差異性的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輔導,在教學過程中過分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不達標,學生在學習中枯燥乏味,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流失了健美操項目本身活力四射的特點。并且在傳統的健美操教學方法中,教師處在教學的主要地位,簡單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運用滿堂灌的形模式進行教學,而在滿堂灌教學模式中不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得不到良好的鍛煉,腦力也不能夠得到提升,只是一味的想著應付學習任務,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
(二)健美操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較為“固定”,是因為受到學時的限制,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多會選擇大眾規定套路動作作為授課內容,基本上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健美操的基礎動作。而競技性動作基本不會出現在公共健美操課程中,因為學生的運動能力水平不一樣,在完成競技性動作時會有一大本分學生陷入困境之中。所以,教師大多會將大眾規定套路動作作為教授內容的第一選擇對象。但是,大眾規定套路動作重復的教授教師會出現疲勞性,課堂缺少新穎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會出現相同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
(三)評價體系缺乏準確性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通過評價可以很準確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健美操課程評價體系各不相同,但是在一個方面較為統一大多都是由教師一人評分,較為注重結果忽略過程。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有個體差異性,都會出現有針對性的練習,但是在評價中卻用統一的標準要求不同運動能力的學生進行相同標準的評價,評價缺少準確性。
二、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程中健美操教學改革的相應對策
(一)更新教學方法的單一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健美操的教學方法也應吐故納新,嘗試新鮮事物。在健美操傳統的教學方法上增添新的教學方法,比如現在最盛行的慕課、微課或是翻轉課堂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不足之處。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復雜動作或是變化速度快的動作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重復的或是慢動作播放進行學習,釋放出來的教師就會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動作進行及時糾正,課后學生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后的練習,會促進教學效果更佳顯著。
另外,在健美操教學中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依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那么教師就要從學生入手,充分全面的了解每一個學生,才能夠發現學生的特點以及差異。其次,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教學任務,每一個學生的能力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在設計差異化教學任務時,要注重全面考慮學生的特點、能力、運動能力等等。那么在健美操教學中,有些學生學習能力相較強一些,就能夠很快學習到新動作,而有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弱一些,學習新動作時比較吃力。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的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困難階段、中等階段、普通階段,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要求學生完成哪一種學習任務。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入到健美操教學中,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效率。
(二)更新教學內容的固定性
時代的不同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會有所不同,大眾規定的套路動作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大多教師開始選擇自主創編動作作為教授內容,創編時在健美操原有的基礎上增添了一些輕器械,使得教授內容更佳獨特、新穎,選擇的音樂是最近時間段最受歡迎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編排的動作要符合健美操特點并貼近學生的生活,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使其教學效果更佳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創編健美操動作,還是添加動作以及輕器械等等都要在國家所推舉的動作規定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才能夠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激發學生興趣。另外在更新教學內容的固定性時,可以適當更新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健美操教學中融入競賽因素,在健美操課堂教學時,將學生合理的分成兩個組,讓這兩個組之間開展競賽,最后以兩個組之內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最多獲勝,這樣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三)改善評價體系準確性
高職院校健美操的評價體系應是從全方面、不同層次的進行評價,不能只已教師的主體評價作為最終的評價標準,一方面增加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改善教師的主觀認識。另一方面增加自我評價,可以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優異之處與不足之處。教師在評價時應改善注重結果,忽略過程的評價習慣,應將評價分布進行在課堂學習態度、課后練習情況及進步效果等方面,使評價體系可以從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準確的評價。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采用激勵性評價方式,合理的運用激勵性評價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給予學生學習動力,使得學生更加充滿信心的進行健美操學習,使其教學效果有效提升,并且還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于健美操教學來說十分重要,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健美操屬于節奏感較強運用,而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先天的因素,進而導致身體不協調,不能夠跟上音樂的節奏等等情況,而在評價的過程中應注重減少這一方面的評價內容,使得評價更加公平。只有通過完善的評價體系才能夠真正達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教師也能夠及時的發現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還能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有效改正,不斷的提升教學水平,進而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論
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馬上解決的,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是需要不斷探索與推進,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夠使教學改革具有成效性。在教學過程中科學融合信息化教學方法,可以彌補與改善傳統健美操教學的弊端,可以使教學方法更加具有多樣性。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特點并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作為教授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的枯燥感。同時逐步完善健美操教學對學生評價體系的準確性,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從多方面了解自己,促使學生對健美操有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于暉.淺談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的教學改革[J].赤子高等教育,2014 (04):69-70.
[2]蔡希青.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改革構思[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28):50-52.
[3]徐蘇州.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的改革與探索[J].讀與寫雜志,2017,14 (06):26.
[4]劉璇.探析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13):143-145.
[5]朱淑云.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改革構建與設想[J].當代體育科技,2019,9 (01):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