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規模也隨之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的質量是反映其經濟狀況的重要標準,然而原有的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存在內容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嚴重降低了會計報表的真實性、準確性。對于事業單位投資控制企業來說,合并財務報表能夠充分體現其資產、負債和收支情況,符合財政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需求,符合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全面性的必要途徑。本文首先就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析,然后分析了合并財務報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最后分析了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方法,希望能夠對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處理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問題
一、引言
現階段,隨著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規模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獨立的財務報表難以全面反映其真實的財務狀況,造成了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難以滿足財政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需求。2013年1月1日,《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正式施行,為適應財政改革和滿足事業單位財務、核算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提供了制度基礎,滿足事業單位及投資控制單位合并財務編制報表的基本要求,從而保證事業單位會計報表能夠真實全面反映其投資控制企業的會計信息?;诖?,明確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科學合理的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是當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工作重點內容之一。
二、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存在的問題
第一,事業單位財務報表不能全面反映其會計信息,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目前事業單位進行對外投資,而其本級報表并不能真實全面地將處于同一控制下的投資控制企業的實際財務和收支狀況反映出來,進而造成事業單位投資控制企業的資產、負債與收支會計信息長期處于單位整體會計信息之外,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第二,報表編制不符合事業單位經營收支事項采用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新制度規定,事業單位在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時,需要按照其實際受到的金額增加會計報表中的其他收入,但這種方式使單位在投資控制企業發生虧損時,不能主動尋找發生虧損的原因,造成其不能規范管理對外投資,不利于事業單位發展。第三,事業單位財務報表不能滿足制度規范的同一性與實務的多樣性。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及審計時,將投資控制企業作為所屬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和審計,而被檢查單位認為其具有獨立的法人主體,應當進行獨立的會計核算。這就造成了制度規范對象同一性難以滿足會計實務的多樣性。
三、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必要性
首先,事業單位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將其投資控制企業的資產、負債及收支狀況全面反映在單位合并財務報表中,能夠滿足事業單位實現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需求,從而為財政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提供更具有科學性的精細化會計信息依據。其次,合并報表編制符合權責發生制要求,在合并報表編制過程中,能夠將長期股權投資轉換為權益法確認的方式編制,對投資控制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的財務信息傳遞能夠按照權責發生制要求實施。同時,事業單位通過將投資控制企業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按照權益法進行編制合并報表,能夠實現“基建并賬”,從而保證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全面性。最后,滿足制度規范對象的同一性和實務的多樣性需求。事業單位及其投資控制企業除了編制本級財務報表之外,再進行合并報表的編制,就能夠滿足多主體對以上同一性和多樣性的需求。
(二)可行性
首先,新制度下的會計政策及會計處理方法趨向于企業會計制度,為事業單位及其投資控制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合并提供了可行性。例如,新制度規定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價方式與企業固定資產的計價方式具有一致性,使其在合并報表編制過程中,能夠實現與被投資控制企業的資產合并。同時,新制度下的“雙分錄”機制,使得事業單位在資產、負債方面的會計核算能夠實現權責發生制,統一了與企業的核算基礎,提高了報表合并編制的可行性。其次,新制度規定事業單位在基本建設投資相關會計數據核算中,并入單位會計“大賬”,而其投資控制企業是按照企業會計制度進行財務報表的編制。因此,是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全面、真實的反映單位經濟活動全面的最佳方式,基建并賬為其合并財務報表提供的新思路。最后,事業單位編制合并報表相對于大型集團企業合并報表來說,編制的難度極大的降低。這是由于事業單位與投資控制企業的股權關系、經營關系等方面相對簡單,降低了合并報表編制的難度。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完善能力實現科學合理的合并報表編制工作,這也為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提供了可行性。
四、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方法
事業單位在合并報表編制過程中,主要依照的編制標準還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 ——合并財務報表。但是事業單位合并報表的編制側重不同,主要是為了能夠全面真實的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并且由于事業單位投資控制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并且其經營關系、股權關系等方面相對簡單。因此,在實際編制過程中,編制方法能夠實現適當的簡化。第一,從編制范圍上講,事業單位合并報表只需要編制其投資股權占一半以上的企業;第二,從報表編制種類上講,事業單位合并報表僅需要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與合并收入支出表即可;從編制方法上講,事業單位合并報表編制方法可以從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收入支出表分別分析。
對于合并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事業單位與其投資控制企業之間,幾乎涉及不到間接或相互持股、內部發行債券等具有特殊性質的會計實務處理,并且即使發生上述業務,造會計報表中不做抵銷處理,也不會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有用性產生影響。就實際情況而言,事業單位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主要考慮的抵消情形有以下兩個方面,一種是在事業單位投資控制企業中,存在不屬于事業單位擁有的所有者權益份額,則需要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凈資產科目合計之前,增加“少數股東權益”科目,在報表中反映出來。一種是債券與債務的抵消,其抵消分錄為借記其他應付款,貸記其他應收款。
對于合并收入支出表的編制方法:在進行合并收入支出表的編制過程中,事業單位主要以投資控制企業的利潤表為主,將其中的收入類項目直接并入到合并收入支出表中的“經營收入”項目中。同樣,將利潤表中的支出費用類項目直接并入到合并收入支出表中的“經營支出”項目中。而利潤表中的“所得稅”需要并入到“應繳企業所得稅”科目中。在合并收入支出表中,凈利潤的增加需要按照事業單位在企業中所占的份額,并入到“本年非財政補助結余”項目下的“享有投資企業留存”科目中,若存在“少數股東權益”,則在“密閉以前年度虧損后的經營結余”項目前,增加“少數股東損益”科目,將產生的少數股東損益計入該項目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事業到位在收到投資控制企業的股利收益時,需要按照內部分配原則,借記其他收入,貸記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的經營結余,從而能夠反映單位內部結余分配過程。
五、總結
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滿足財政對事業單位的管理需求,解決事業單位與其投資控制企業單獨編制財務報表的缺陷。同時,事業單位及其投資控制企業實施合并財務報表,能夠有效地將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收支情況全面真實的反映在事業單位會計信息中。此外,合并財務報表能夠滿足制度規范對象的同一性和實務的多樣性需求。因此,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具有必要性?!妒聵I單位會計制度》的施行,為我國事業單位實施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了制度基礎,為合并財務報表實施提供可行性。此外,事業單位合并報表的編制難度相對較低,也為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提供了可行性。因此,合并財務報表是事業單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升財務管理有效性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潘曉波,楊海峰.我國政府合并財務報表研究:主體及合并標準[J].會計研究,2018(04):3-10.
[2]王政.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探析[J].中國市場,2017(29):230-231.
[3]陳艷萍.企業化經營事業單位合并財務報表信息質量改進策略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286+292.
[4]李建發,趙軍營.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下政府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問題研究[J].財政研究,2016(12):2-13+49.
作者簡介:
張淼,中共中央辦公廳機關服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