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


摘要:采取文獻資料法、線上調研法對校園足球特色背景下視角,探究大連市青少年目前所推進的現狀特征及所存在的問題,結合特殊背景政策分析提出相對應的對策建議,以全新的容貌踏入校園帶動運動效能,培養學生們多面化發展,構建大連市校園足球特色的宏偉藍圖和革新的模式改造,以期為大連足球文化提供合理完善建議,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關鍵詞:校園足球;背景特色;發展;大連市
2019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具體實施意見》,以建設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始終堅持遵循“教學是基礎、競賽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育人是根本”的主體思想,追隨全國足球改革的熱潮,與之相應配套輔助政策。對此,本文以大連市足球城作為典型案例以提供給其他同等城市借鑒分享經驗,為我國校園特色足球儲備優質人才輸送。
一、大連市校園足球特色背景
通過了解足球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可知,足球與大連的聯系十分緊密。截止到目前,我國共開設了49個全國布點城市,而大連就是其中之一,隨著各種賽事數量的增加,大連市各大幼兒園和中小學都積極踴躍參加,據統計去年共有5.6萬人次參加比賽。這也讓大連其獲得了“足球城”的盛譽,因此具有開展校園足球的基礎。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本文以具體案例實際提供資料為主,大連十四中作為大連重點中學之一,十分重視校園足球的推廣與建設工作。本文主要從大連十四中的足球教學的訓練、比賽以及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從師資力量、訓練方法等角度出發,進行了研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以促進十四中的足球運動發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
本研究以了解目前大連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推進現狀為目的,通過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大量的書籍以及報刊資料,同時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等數據庫收集相關資料,歸納整理并分析。與此同時,關注與本課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當前教育部、省教育廳及大連市教育局下發的相關性指導文件以及國家及地方政府所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意見文件,整理分析出有實用性價值的資料,為大連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推進創造條件,促進足球運動的長遠發展。
2.問卷調查法
本調查以大連十四中7名體育教師、23名足球校隊成員以及95名普通學生,共計125人為調查對象,主要從足球學習興趣、足球訓練計劃、教師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計發放問卷125份,回收117份,回收率93.6%,問卷有效。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數理統計法
本文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涉及了很多數據,因此通過梳數理研究的方式,對收集的問卷數據和實地調查數據進行整理。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大連十四中推進校園足球開展現狀分析:
1.學校體育師資力量分析
大連十四中擁有體育教師7名,其學歷水平如表2所示。
表2可知,大連十四中的體育教師數量有限,教師學歷基本在本科以上,專科教師數量只有1名。但均不是專職足球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對于足球戰術理念和教學理念的把握,不利于對學生因材施教。
表3得知,在教師專業性方面,高級教師數量為0,有5名二級教師,可見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有待提高,不利于營造良好的足球教學氛圍。
2.教師對于足球的教學計劃設定方式選擇
目前,越來越多的高中開設了校園足球課程,很多教練員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在教學中采取“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法。高中生身體素質不盡相同,學生在靈活度、反應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在中學足球教學方案制定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方法選擇上肯定會有選擇依據。
表4可知,教師并沒有根據自身的水平來進行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這主要是由于體育教師的足球專業水平與教學條件有限,導致了教學目標任務完成受限。隨著足球戰術,攻防技術改進和提高,對于足球教練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有針對性的拓展學生潛能,是每一位足球教練和老師的業務要求。
3.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現狀
從教育的本質角度出發可知,在校園中學生既是教育這一活動的重要構成,也是主力軍。對于未來我國的足球事業而言,主題主要圍繞在參與足球運動的當代學生方面,同樣的,他們也是開展足球運動的直接受益人。本次調研的對象為大連十四中的125名學生,發現其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現狀如下。
(1)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調查
通過對于學生選擇足球運動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反應足球的發展水平和實際發展情況。大連十四中的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原因的調查情況如表5所示。
表5看出,青少年踢球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愛好足球。其中28.2%認為踢球能夠強健體魄;41.9%認為自身對足球運動感興趣,還有13.7%認為開展足球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熱愛運動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9.4%的學生想通過市級足球聯賽取得更好的成績。
四、大連校園足球特色背景下發展策略
(一)足球聯動創新緊跟政策推動
為促進大連市校園足球的特色工程建設,在制度戰略上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面的部署,大連市政策要追隨國家部署文件,逐漸完善激勵協作足球教育,促進青少年校園足球人力、物力和設施都達到優化最佳,在方法策略上政府也應合理整合多部門社會資源,為大連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推進保駕護航。
(二)足球的訓練與比賽相結合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各方面進行科學教學,這需要教師在上課前做一個詳細的分析,然后再進行教學計劃的安排。對于活動場地小且設施不齊全的情況下,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內容訓練條件與比賽相融合。
(三)依托互聯網技術加強足球教師的業務水平
加強大連足球教師的業務水平,完善足球師資培訓體系。因此,大連市各個學校中的教師應注意不斷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提升,可以將以往抽象化難以理解的知識點透過直觀感受以多維度視角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既能達到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還能與時代相呼應。
(四)正確引領風向標,打造全新足球城氛圍
對于大連市的城市發展而言,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不僅是基石,更是公眾所熱議的話題焦點,它對于城市發展而言具有引領性的作用。為了校園足球活動能夠擁有一個優質的氛圍,大連市足球應將重點放在興趣培養方面,引導社會公眾、家長共同參與。
五、結語
學校是培養學生最好的環境,為進一步推動足球事業在大連校園的發展要充分把握校園足球這個機會。針對此次校園足球項目,青少年的積極參與一方面能夠促進足球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度,另一方面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提增加球運動的參與者。在校園足球特色背景推進下足球會一步步走向正軌,進一步鍛煉各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道德品質,團隊意識和團結精神,可謂是一項百利而無一害的健康運動項目。
參考文獻
[1]應菊英.浙江省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現狀及思考[J].浙江體育科學,2019,41(02):41–47.
[2]駱秉全,龐博.北京市校園足球競賽體系運行現狀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31(02):157–165.
[3]何勇.深入推進背景下大學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9,40(01):70–72+77.
[4]趙昀,陳怡,劉崢.我國校園足球研究現狀與評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1):1–3.
[5]王長琦,劉紅果.足球改革大背景下上海大學校園足球社團建設重要性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18(04):24–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