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志鵬 秦浩東 代一
摘要:現階段,少年兒童的體適能水平不容樂觀,本文在了解沈陽市少兒體適能俱樂部在場地設施、課程教學、教練員、社會支持基本情況與運行管理方面的開展現狀,分析存在問題的同時,從合理建設場館、提高教練員水平、完善管理機制、豐富課程內容、轉變家長誤區等方面為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體適能俱樂部;現狀;策略
提高體適能水平對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防治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逐漸被大家了解。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體適能俱樂部作為一種新型培養模式,已經受到體質健康研究者的關注。體適能俱樂部不僅要肩負著提高身心素質的重任,更要培養少年兒童如何自己掌握身體和心理的自理能力,使體育俱樂部文化建設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文通過了解沈陽市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重要性,分析現階段俱樂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有效的完善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提供理論依據。
一、開展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重要性
(一)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
對于少年來說,此階段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學生社交群體交往障礙和逐年增加的肥胖率都需要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但在學校的體育課教學中很難有針對性的解決出現的問題。因此,俱樂部與提高少年兒童體適能水平相融合,化解學生因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導致的抑郁、偏執、焦慮的不良情緒,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降低肥胖率,增強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
(二)社會發展的需要
開展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形成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培養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對社會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體適能課程不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方式,還能調節不良情緒、培養人們團結奮進、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俱樂部在訓練過程中,一方面,少年兒童通過課程學習對其力量、靈敏、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的提升起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訓練中育人功能的體現,現階段的學生受到網絡、媒體等多方面的影響,在這些復雜的新興知識中存在負面的文化滲透,進而到達文化精神的培養和弘揚。基于此,開展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可以讓學生健全人格,完善自我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沈陽市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開展現狀
(一)沈陽市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場館設施情況
俱樂部發展需要以場館設施為載體,現階段沈陽市少兒體適能場館設施相對薄弱,專業性的場館較少,多數都與興趣培訓班相結合,很難滿足俱樂部的訓練需求。現階段,很多俱樂部是由業余人員為主要管理者,在開展訓練中因自身管理經驗的不足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種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會導致訓練目標不明確,很難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另一方面,在俱樂部活動中,也因為場地設施問題讓一些對少年兒童有益的活動不能開展,影響體育俱樂部的建設與發展。
(二)沈陽市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教練員素質結構
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能否有效發展,教練員是關鍵。俱樂部的教練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運動技能,更要有扎實的體適能理論知識和充足的經驗,現階段,多數教練員不僅在質量上不能滿足俱樂部發展需求,在數量上也遠遠不達標。此外,俱樂部的發展是在不斷創新中進行,新的思想觀念要與體適能培養進行融合,而多數的體適能教練對俱樂部的模式還在摸索和接受中,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體適能教練員的思維和時代發展未能及時融合;第二,體適能教練員訓練手段多數是在形式上進行,而現階段的俱樂部教練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運動技能,更要有創新與實踐精神,是具備專業、研究、管理能力的綜合性人才。第三,發展目標設置缺少前沿性,教練員對俱樂部前沿性的有效把握是俱樂部發展的重要保障。現階段,切實解決少年兒童身體素質、降低肥胖率、改善心理狀況是俱樂部發展的重點,形式單一的培養模式、不利于俱樂部發展。
(三)沈陽市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社會認可度情況
近年來,雖然國家對學生體質越來越重視,也提出在少年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與教學,但受到學習的壓力,多數家長更看重學習成績,導致體適能訓練杯家長忽視,也體適能俱樂部的開展。主要問題在于缺少家長的了解與支持,面對課業負擔和培養壓力,多數的體適能類的培養需要為其他課程讓步,很難保持體適能俱樂部開展的持續性。而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獲得的體適能教學較為大眾,很少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對學生身心發展也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部分家長的反對也是阻礙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開展的因素,雖然家長都知道體適能訓練對學生身心提高的重要益處,但面臨學習成績還是不愿意將時間投入到訓練中,這種錯誤的觀點不利于體適能俱樂部的發展。
三、沈陽市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發展的優化策略
(一)優化教練員素質,完善訓練水平
高素質的教練員是俱樂部發展的重要前提,現階段的俱樂部教練員,多數都缺少體適能課程發展的專業性與前沿性。教練員的訓練手段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前提,社會應該給予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讓教練員進行自修,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知識結構,使得訓練水平與解決體適能具體問題的能力相融合,讓教師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具指導性與針對性。
(二)提高體適能訓練水平,切實解決問題
體適能訓練是一種具有創新性、全面性的訓練體系,它可以通過一系列訓練手段來提高學生身心素質重要手段。在少年兒童體適能體能訓練中、柔韌與靈活性、平衡能力、核心力量都是訓練的主要方面。在體適能訓練的應用中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新時代訓練方法以適應少年兒童發展的腳步,在實際過程中也要結合學員的身心特點來制定訓練方法,可以借助傳統的體適能訓練,也可以借助器材去去強化練習,使自身的柔韌與靈活性、平衡與穩定性、核心力量得到有效提升,不斷使自身的體能與身體素質能夠達到訓練的要求,心理素質不但提升,為日后身體素質的提高和優質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
(三)轉變家長思想誤區,重視孩子體適能水平
現階段,學生的競爭較為激烈,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僅要完成學校的內容更要在課外進行許多輔導。繁重的學業壓力導致很多少年兒童根本沒時間投入到體適能訓練中。因此,家長要轉變體育類課程學習會耽誤學習的思想觀念,也要意識到在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體適能訓練具有提高身體素質,完善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意義。此外,在完善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中必須注重體育文化建設,為俱樂部的訓練提供良好的育人環境,確保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訓練方法。讓俱樂部發展與少年兒童實際需求相結合,定時開展社會公益講座,增強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家長有機會了解體適能水平對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益處。
(四)完善管理體制,健全發展模式
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要想持續的發展,合理的規章制度是重要的前提。當前,俱樂部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管理問題。因此,我們要完善當前的管理體制,提高教練員專業素養,更新體適能培養理念。此外,管理者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需求主導的原則,以興趣為出發點,切實解決學生在身體和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在訓練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在實施過程中,合理訓練教學內容,讓體育俱樂部在有序的體制中不斷發展。
四、結語
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發展不是簡單的體育訓練,而是注重少年兒童在身心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并進行具體的解決策略,對體適能訓練過程中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彌補了學校體育缺少針對性的不足,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的理念更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訓練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并重視訓練培養模式的可行性,切實提高教練員自身水平、完善管理制度、轉變家長思想誤區、在研究和探索中不斷尋求適宜培養需求的少年兒童體適能俱樂部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王佳麗,馬渝英,董燕燕.幼兒體操訓練對改善兒童感覺機能和身體素質的作用[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4).
[2]楊敏,楊濤.西安市體育健身娛樂業經營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8).
[3]張建華,殷恒嬋,錢銘佳,楊鐵黎.美國最佳體適能教育計劃及其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體育與科學,2001(01).
[4]中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的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中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課題組,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主編,2000.
注:沈陽體育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項目名稱:《少年兒童體適能活動俱樂部》,項目編號:20191017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