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提高自我學習和全面發展成為各級教育工作者主要關注的教育方向。不用說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很重要,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整個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是,由于教師還在用過去的教育經驗,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英語知識,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不能將英語用到實處。因此,本文論述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實踐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
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實現高效、快速的高質量課堂教學,間接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與此相對,教師要積極轉變過去的教育思想,運用生活化教育模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實現未來的全面發展。
一、融合實際案例和英語知識
在實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都有傳統的教學經驗,所以教科書的知識理論很多,沒有深入地利用教科書知識中的生活要素,不僅不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的感情,單一無聊也是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唯一感覺。因此,教師應充分挖掘教科書知識中的生活要素,將生活要素與英語知識相結合,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熱情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例如,在What can you se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學生進行說明和解答。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上課伊始,教師先舉出學生身邊的生活例子:“同學們,在學校和學校的路上,你們有沒有觀察過馬路兩邊?你們看見了什么呢?”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先自己思考,在小組內交流思考。當然,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之后,老師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引導學生理解這節課的知識。教師為學生提出這些生活問題后,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社會經驗不足,對這些內容非常感興趣,教師設計的生活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為未來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由此類推,教師為學生列舉了很多關于生活的實際事例,使學生逐漸感受到英語知識。實例與英語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和理解英語內容,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達到實踐目的。
二、創建模擬場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語言是社會中人與人交流的工具,也是必要的教學工具,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語言的最佳時期,應該要求學生盡快掌握這個工具,逐步培養英語意識。新時期的科學技術不斷融合教育教學,由此產生的許多教學方式也有助于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創造學生模擬英語生活的場面,使學生在真正的英語教學環境中掌握英語知識。
例如,在Do you have a ticket?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知識點,教師可以將枯燥的英語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教學情境,豐富學生的英語體驗。在英語引進環節中,教師可以創設模擬英語生活的場景,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例如,在實際的英語導入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支持,通過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火車站賣票、買票的場景,同時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以表演的形式練習英語會話。為學生創造真實的英語學習環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還可以通過表演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助于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三、英語作業生活化拓展學生知識面
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與人交流的方法。因此,學習英語就是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實踐到日常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只通過依靠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是很困難的。這時,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練習和強化,檢查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果,有助于學生把英語實踐到生活中。因此,教師將生活化教育納入學生的課程,讓學生在英語課上練習,運用自己的英語知識來解決日常問題,從而養成英語習慣。
例如,在課堂英語作業練習中,老師除了要求學生先完成作業,還要為學生預約更多生活化和開放性的主題。如從家庭方面和學校環境等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作業,學生和家長可以一起完成。在英語作業的設計原則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自己學到的知識,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英語知識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點及其實時學習狀態,結合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個性和心理特征設計生活化的英語實踐,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實現學生自身未來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要把生活化教育全面滲透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通過結合生活案例和信息技術,設計合乎目的的教學思路,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熱情的提高,還可以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實現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傳隋,趙蓮花.教育應該如何面對生活[J].教育研究,2007(8).
[2]王春華.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教學實踐與研究,2011(2).
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邊饒鎮岜饒小學?何登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