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效率和多方面有關,想要稍微的提高教學效率,只要在一方面做出一些突破即可,但顯著的提高教學效率,就需要在多方面同時做出突破,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只要找對方法,這件事也不會太難。首先是教學策略方面,學生喜歡新鮮的東西,無論是什么。教師需要針對現有的教學策略做出創新,或者引進全新的教學策略,以此來幫助學生重新激發學習興趣。而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注意課堂氣氛,這是幫助學生提高自制力的最好辦法,同時,也可以借助實驗,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效率;教學策略;課堂氣氛;實驗教學
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有著非常一定的關聯,因為教師的教學效率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學習好,就代表著教師的教學效率更高。而想要提高這個教學效率,就必須從學生身上入手。首先是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對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他的專注度和心情也會隨之變好,這個時候,即便課程有些枯燥,學生也會因為高昂的興趣,將枯燥忽視。其次便是學生的自制力,初中生多少有些叛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但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管理自己,提高自制力。
一、改變教學策略
教育自古留存,無論是什么時期,都有著它們獨特的教育機制,這也證明了,教育中的創新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處于一個思想極度開放的社會,這種情況下,固執的走自己的路,只會讓自己的路更加難走,而創新,是最好的選擇,對教師也是對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課程,或者針對學生的性格,找到或者創造出最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一個好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師生關系。每種教學方法的存在都是必然的,都有著它的特點,教師需要作出改變。
例如,我在講解“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考慮到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章節,學生沒有一個深刻的理解的話,很容易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所以,我會在講解之前,適當的改變一下教學策略。不同生物使用不同的環境,學生也應該如此,不同性格的學生適應不同的教學策略。就像我的學生,積極性比較強,我在講解的時候,就會選擇問題式教學。在講解完成之后,我會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為什么有些地方我們不能去,但其他生物就能去呢?這是為什么?”,這個問題并不簡單,學生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很難做出回答,而我只需要引導學生按照課本中的知識進行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肯定會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課堂氣氛就相當于一個大環境,學生身處其中,在沒有強悍的自制力的前提下,學生總會被這個大環境引導著前進。就像我們所處的地球,在工業革命開展之前,天空是藍的,大地是綠的,但隨著工業革命的好處展現出來之后,世界上所有人的人,所有的國家,紛紛效仿,這邊是大環境,和課堂氣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方式,也可以多媒體等設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在學生中找到一個模范標桿,引導學生進行效仿學習,以此打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例如,我在講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這其中涉及到了生物圈,所有的動物都在這個圈中和諧發展,只要講解得當,能讓學生對學習氛圍有一個不錯的了解,所以,我會在講解開始的時候,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生物圈是包含所有生物的一個生態系統,但對于狼和羊這種天敵的關系來說,他們能在生物圈中和諧發展嗎?”,答案是確定的,但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情況是很難進行思考的,因為兩者分別處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位置上,兩者之間的關系即便再怎么說,也沒辦法得到一個充分的緩解。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獲悉沒辦法緩解,如果再次加入一個生產者的話,這個問題便能得到輕松的解決。學生抱著學習新知識的態度,進行學習,興趣更加濃郁,課堂氣氛也會得到一個充足的改善。
三、開展實驗教學
實驗是物、化、生三門學科所獨有的,也算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生物教師可以借助這一點,讓學生對某一個課程理解的更加深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問題,而當學生在平時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能求助教師或者其他學生,但無論是教師還是其他學生,都無法時刻陪在自己身邊,這就很有可能讓學生的問題耽擱,沒辦法得到及時的解決。但實驗不同,在實驗中,任何一個細小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實驗失敗,且在實驗中,學生發現問題之后,可以及時找到問題并解決,有效提高效率。
例如,我在講解“練習使用顯微鏡”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在最開始的時候先讓學生將使用顯微鏡的規范操作記下來,而當學生真正進入實驗室之后,我也會在課堂上再次對學生進行一個演示。就像前面說的,顯微鏡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新奇的東西,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各種的問題,但是,再出現問題的時候,我不會有任何的斥責或者其他情況,而是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幫助其加深理解的同時,讓其明白,獨立的思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當學生養成這種習慣的時候,教學效率必定可以得到一個提升。
總之,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從學生身上入手,相較于改變學生,改變自己的難度更低一點。學生數量較多,思想上沒辦法做到完全統一,且對于初中生來說,想要讓其改變自己,無異于讓他做自己最不喜歡的事情,但教師不同,只有一人,且早已過了叛逆期,心智成熟,種種情況之下,還是教師做出改變最為穩妥。
參考文獻:
[1]姚嵐. 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劉惠. 視頻短片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廣東省 梅州市蕉嶺縣僑興中學?鄧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