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在新的評價觀念指導下,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發展性評價與甄別性評價結合,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和物理教學的改進。文章從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出發,針對現行的初中物理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種教學評價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初中物理課程 教學評價
隨著物理學的迅速發展及其相關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基礎教育物理課程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發生了很多變化。而教學評價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初中物理學習具有導向作用。因此,我們只有合理的教學評價,為每個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平等機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學習科學的潛能得到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科學素養。
一、評價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物理課程雖然已經是中學必修課程,但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評價依然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完全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習主動性、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受到限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單元測試、期中期末考試來考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學習的唯一手段,忽略了學習過程的評價,所以完全由教師進行評價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
而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參與整個學習活動過程,因此學生應該成為評價的主體,評價要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梢圆扇W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客觀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教師在評價中所占的比重應相對較少,在評價過程中應更傾向于擔任教學評價的引導者、組織者和評價標準的制定者、把關人,而不是教學評價的主體者。從而發揮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的主體作用。
二、評價要多元化
目前,初中物理課程的評價體系各學校還是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學校沿用了傳統課程的考查方式,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筆試,教師評分后記入成績單;有些學校雖然在初中物理考核評價中增加了物理實驗操作考試評價,但是仍然是幾項實驗操作得分的有限相加并以一定的權重計入成績單。
因此,我們應從多方面以各種形式進行評價,如針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學習任務進度清單,評價學生當堂課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設計多樣化的評價,可采取頭腦風暴、個案記錄、日記、評價量規、評分指南等測評方法。
例如,根據初中物理學科特點及學生年齡特點,我制定了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定由情感態度、基礎知識和科學探究能力三項評價指標。
(1)情感態度:根據平時學生課堂表現情況確定。從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方法、學習任務進度等情況綜合評定,評定時,采用個案記錄或日記等方法。
(2)基礎知識:要求學生認識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等教材中所涉及的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和方法。
(3)科學探究能力:采用評價量規、評分指南等方法。評價指標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要素。主要考查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和對所學知識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最后根據以上三項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定,采用優秀、良好、合格及還需努力四個評價等級。三部分內容的比重設置為:情感態度占30%、基礎知識占30%、科學探究能力占40%。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形式,從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內容和結果綜合衡量學生的發展狀況。
三、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側重于形成性評價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評價基本沿用了終結性評價模式。這種評價模式,通過考試的形式只是評價學生認知學習的一部分總結性結果,卻忽視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性、主體性和主動性。在很多教學評價中,我們看到的都是終結性評價多,形成性評價少;而且評價沒有起到發展、反饋、促進的作用,僅僅起到甄別功能而已。評價方法大多是有關內容的評分標準,缺少對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習態度、探究過程等綜合能力的評價。
而初中物理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學生在掌握技能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應該將教學評價作為一個過程貫穿于整個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更注重形成性評價。并且學生都是來自不同的地區,這就客觀上造成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歷存在差異性。這種情況下,僅以一次考試或是最后的作品來評價學生的做法顯然是不客觀、不公平的。
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好形成性評價的記錄,設置過程性評價量規,對學生課堂上的各種表現要及時記錄,如記錄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是否能夠自主提出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內容,并且對這些具體的內容要制定具體詳細的評價標準,使評價規范化、完善化;對于實驗操作等科學探究過程,也要制定評價標準,注重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過程,進行形成性評價。最后,教師要階段性地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讓學生了解自己在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初中物理教學評價應圍繞新課程標準規定的培養目標來評價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通過合理的教學評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主體性和主動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師的創造性。及時反饋評價信息,給學生正面引導和評價,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M].2011.
廣東省汕頭市 汕頭市潮南區陳店中學 江松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