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學習是一個很難進入的狀態,學生在知識儲備量不足,認知不足的狀態下,很難進入這種狀態,但這個很難只是針對學生沒有經過專門的學習的狀態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進入這種狀態。在最開始的時候,通過布置任務,幫助學生養成習慣,在潛移默化中,自發的進行學習。且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觀察學生的興趣,并針對興趣,制定出專門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深度學習;自主學習;學習興趣;知識框架
深度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這種狀態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容易進入,或者說,想要進入深度學習,學生就必須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深度學習就相當于學生沉浸在學習的狀態中,面對一個問題,不停的向著前方探索。如果在探索的過程中,沒辦法快速找到相關的知識,或者在探索的過程中,因為一些意外而被迫退出這種狀態,對學生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作為一名從業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筆者將結合自身經驗教學來淺談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希望可以對廣大教師的教學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一、引導學生自發的進行學習
深度學習狀態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大量的知識儲備,高中生在學習方面的知識儲備量可能還高一點,但其他的課外知識儲備量就差得遠了,但這些東西又沒辦法在課上進行學習,只能通過學生自主的在課下進行學習。教師需要做的,是在學生還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之前,通過任務也好其他方式也好,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斷增加,學習起來也會不斷深入,且更加輕松。
例如,我在講解“圓的方程”這一章課程的時候,就會在最開始的時候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明明知道圓的面積或者周長求解公式,為什么還要學習圓的方程呢?或者說,我們學習圓的方程會在什么時候用到?”,此時的學生連圓的方程都沒有接觸過,更別說為什么要學習了。但這種較難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反而更能激發出學生的干勁,而我要做的, 就是在學生充滿干勁的時候,對學生起一個引導的作用。在開始的時候我會告訴學生,“方程是為了不知道必須的某一個數據的時候,用一個未知數x來對其進行求解,就像是我們在求圓的面積或者體積的時候,因為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我們才用這個字母來進行代替一般。”用這種講解方法,學生理解起來更加輕松,但因為還有一個問題,學生在課下可以自發的進行尋找,幫助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連正常的學習興趣都很難進入,更別說進入深度學習狀態了。而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最大的原因便是學習起來感覺到無趣,感覺到累,教師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引入一些課外知識,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不斷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當學生看到數學上的難題沒有任何的畏懼,甚至還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時,教師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在這個狀態下,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都被激發到了極限,深度學習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例如,我在講解“直線、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程的時候,因為之前已經講解過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在講解這一課程的時候,會比較輕松,在這種情況下,我會更加注重引導學生進入深度思考的狀態,但想要進入這種狀態,就必須先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我會在最開始的時候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找出我們生活中圓和直線組成的道具。”這些東西我們很常見,比如日冕,就是靠一根針,幫助人們看清時間,一部分圓形的時鐘也是這樣。而當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習興趣也會得到激發,我要做的,便是在學生找到之后,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考,直到觸及到學生的情緒,進入深度思考之中。
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框架
知識框架就像是一張思維導圖,學生在做好最基本的框架之后,在后續不斷吸收知識點的過程中,只要根據自己的規則,將其歸納好即可,甚至在學生使用到或者復習的時候,學生也能夠根據自己的規則,輕松的找到,不容易出現意外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學生在解題的時候,能夠根據題中給出的一點線索,快速準確的抓住它的狐貍尾巴。教師在教學期間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如,我在講解“空間直角坐標系”這一課程的時候,就會在最開始的時候,將重點從枯燥的講解放到幫助學生構建或者梳理知識框架上。因為想要讓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深刻的理解的話,承上啟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關于坐標系的知識點,學生早已學習過了,可能因為相距時間太長,有些模糊,導致在學習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有些吃力。但這個時候,我通過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框架,讓其想起之前的和這一內容相關的知識點,就會有那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記憶起來也會更加輕松。且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知識框架,在需要某方面知識點或者進行復習的時候,能夠更加輕松的進入狀態,幫助其查漏補缺,更好的前進。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學生想要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課上的時候認真學習,在課下的時候,也可以針對課上的知識進行一個二次鞏固,或者鉆研自己喜歡的課外知識,不斷的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并且著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喜歡上學習,并且為之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孫輝.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列教學設計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7.
[2]汪淳樸.高中生數學深度學習的有效性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6(32)
四川省綿陽市開元中學 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