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不單單是幫助學生掌握科技文化知識,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當今教學理念融合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優點,同樣對缺點進行了摒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不僅要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核心人才,也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團隊配合意識等重要素養的培育,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小組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開展小組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交流思想深度;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良好的團隊配合會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進而實現“1+1>2”的突破,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內心狀態尚未完全成熟,需要教師的引導,將團隊合作的理念融入到學生的意識形態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效率,更有利于推動班級凝聚力的產生。小組教學也有助于教師掌握全班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而做出教學計劃的調整。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教學的開展做出如下討論,希望能為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
一、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在班級管理的宏觀角度來看,要將整個班級按人數分為多個小組,五到六個人為宜,選出一個人作為小組長,做好小組消息與教師指令的傳達工作,教師可以按照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為各組定制考核獎勵標準,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每一個學生都要將自身與小組之間密切綁定,個人努力推動著小組進步,小組提高帶動著成員進步,個人的行為影響著集體,集體的成績又反作用于成員。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找到樂趣,不僅能提高學習參與度,更快的融入課堂,也能培養合作探究意識,在合作中提高交流能力,養成同學情誼。在教學過程中,多將任務調和成個人難以完成而小組輕易完成的程度,由此一來,可以大大提高合作效率。
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時,我為各組布置預習任務,了解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原因,在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家中的爺爺奶奶是否經歷過抗日戰爭,可以向他們打聽一些故事并記錄下來,延伸到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有什么重要的意義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由一位學生來完成是十分困難的,但由小組長進行任務的分配,各成員之間密切配合,可以以更短的時間,更高的效率來完成預習作業。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樣堅信著其他組員也可以順利的完成任務,這種默契配合的協調,是推動小組合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支柱。
二、提高交流思想深度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和家長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導的建議,但是只有同齡人才最懂同齡人,也就是說只有學生才知道什么方法最適合學生。開展小組教學便是為學生構建交流的平臺,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經驗全部講出,又將其他組員的經驗全部吸納,進而形成資源共享的模式,學習效率成倍增長。在聽取他人意見時,教師應當教導學生將內容進行分析與總結,別人的經驗方法是否與自身完全契合,不合適的地方該做出怎樣的調整,也應當進行思考并付諸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將會得到很明顯的提升,對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
例如,在學習《唐詩五首》這五篇古詩時,由于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尚未完善,會對古詩的理解產生誤解與偏差,我在課堂上鼓勵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與交流,分析古詩的意思及深層含義,交流結束后進行課文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小組之間便認識到了哪一位成員講的與教師的講解更加貼合,在講解結束后我會為各組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組內的交流,互相請教是怎樣學習的,對古詩的學習有沒有獨特的方法和途徑?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同齡人之間無壓力的進行交流,往往比教師講解能收獲更多,學習方法的掌握比知識的掌握更加重要,因此教師應當合理開展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
三、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當今時代發展進步所需的人才一定是全面性的人才,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相信集體的力量,讓自己相信集體并融入集體。在小組中,學生應當包容能力不強的組員,并向能力較強的組員學習,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并將個人的能力及知識掌握與他人慷慨交流,進而實現共同提高。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小組中應當主動關心他人,避免學困生和邊緣化的不利情況出現,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合作,將全班融合成一個大家庭,實現全體學生的團體意識培養。
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課文段落的背誦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有一些學生卻能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運用到課文的記憶及背誦環節中,我鼓勵全班同學進行小組討論互相學習,有一位學生解釋說,“課文的背誦是有技巧的,我在朗讀過程中,頭腦內進行情景的想象,一些比較重要的關鍵詞我就認為這些字突然從天而降掉落到場景中,在北宋過程中只不過是將這些有趣的場景重新走一遍罷了。”果然在溝通過后,許多學生明顯感覺到了課文背誦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也培養了同學之間的情誼,這對烘托班級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
總而言之,小組教學的開展是一項長期開展長期收益的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意識,帶動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十分有幫助,教師應當對教學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歸納,不斷優化小組結構,從而推動教學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春,韓寧.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知識經濟,2014(16)
[2]黃先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11)
吳艷寧?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茨榆坨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