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不僅僅存在于初中階段,它將貫徹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一直存在于接觸到的語文教材中。所以,學好文言文對于推進初中教學乃至以后整個教學階段有十分顯著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文言文實詞、文言文常見句式以及分析名句蘊含的情感三個方面入手,詮釋了如何在初中教學中發揮文言文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文言文句式;剖析名句;
初中語文階段是學生轉型過渡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避無可避的就是文言文。數年來,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都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文言文教學相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難度確實不低,但它在初中語文階段的存在率之高卻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如果在初中階段培養好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那對這個學生以后的學習階段抑或是整個人生都會有不可忽視的助力。希望本篇文章會對各位教師以及學生有所幫助。
一、識記文言文重點字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關于一個字,都有不同的讀音。而不同的音,也就有不同的意思。更何況是出現在文言文中,在不同的句式中,不同的字也同樣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深刻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就成為了初中語文教師要密切關注的點。教師和學生面對的壓力不言而喻,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切記著重分析文言文的重點字詞。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石潭記》之時,可以強調文中的“水尤清冽”中的“尤”就是特別,格外的意思。而水尤清冽指的是小石潭底的水在這個季節,還可以特別的清涼。而在“近岸,卷石底以出”中,可以講述近就是靠近,而卷則是彎曲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在靠近岸邊的地方,池底頭部分石頭翻卷出來露在了水面之上。另外,在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這段教授時,講明坻就是水中高地。嶼就是小島。嵁就是不平的巖石。而巖就是懸崖的意思一一講明。這里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里的石頭有些形成了水中高地,有些形成了小島,有些形成了不平的巖石,有些則形成了懸崖。其次,還有在教授“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在這里描寫的是潭中的小魚大概有一百只左右,大多好像沒有依靠的樣子,太陽照在他們身上,影子打在石頭上,就這樣悠然自得的樣子。
二、朗讀背誦文言文
古人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現代人在學習文言文之后,也一定要將學習過的文言文通篇背誦??梢酝ㄟ^反復朗讀來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整體把握能力,通過朗讀背誦,,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才能深刻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內容。這種方式,可以將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夯實初中學生學習初中所學的基礎,可以使學生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例如,同樣是在講授《小石潭記》的時候,為什么一定要強調背誦,因為有些內容是學生必須背誦過后,才可以理解的。像小石潭記中的“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描述的就是小于忽然就向遠方游去,來來往往,十分輕松快捷的樣子。還有“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描述的就是,吸水曲曲折折,一眼望過去有的可以看見,有的不可以看見。以及“犬牙差互”是像狗的牙齒一樣相互交錯。中華文化是非常具有內涵的,有些內容如果沒有背過是無法理解的。學生可以在教師完全講解內容之后背誦,也可以自行背誦。背誦文言文可以很好地理解教師所講。無論是朗誦還是背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初中教學任務的進行,為文言文教學推動初中語文教學來提供保障。
三、分析名句的內涵
無論是哪一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如果不理解教學所講內容,那么一切都是徒勞。學生一定要理解所學內容,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學中,除去理解文言文的重點字詞的意思,學生一定要主動分析句子的意思。課前主動預習文言文,將不懂的字詞以及句子提前標記,上課時著重聽教師所講,課后主動復習,將課上所學內容分條整理。分析句子的內容有助于學生理解整片文言文的深刻內涵,注重文言文的內涵理解,去領悟作者的深刻用意以及作者的精神內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陶冶情操。學生主動分析句子的內容,同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表現能力。更好的促進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岳陽樓記》時,可以著重強調“橫無際涯,朝暉夕陰”;“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在此處描寫的岳陽樓北面可以直通巫峽,南面可以到瀟水、湘江。從側面突出了岳陽樓的壯觀景色。也可以強調“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在這里則是強調了大片煙霧消散,皎潔的月光可以直直的照耀千里之遠。當湖水中波光浮動之時,睡眠漣漪泛起金光,湖水平靜的時候,明月就可以倒映在水面,這種景象就像天空的玉盤沉入了水里。在教授“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時,可以強調“當作者在朝為官時,會擔心底層的百姓;當作者被流放時,則會擔憂朝堂上的皇帝”這種浮躁的情緒詳細解讀。在教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時,可以講解作者在天下人擔憂之前擔憂,在天下人喜樂之后喜樂。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一定要在這一階段通過識記文言文的重點字詞,朗讀背誦文言文和主動分析句子內涵來提升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推動學生本身文言文水平能力的提升。最終,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偉平.言語形式背后的初中文言文教學——略論意象性語言學習和文化語境建構[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7(12)
[2]徐敏華.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初探——以教學《奇文共欣賞——〈答謝中書書〉》為例[J].新課程(中),2017(12)
重慶市奉節縣朱衣初級中學 瞿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