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鵬
【摘 ? ?要】足球運動歷史悠久,在我國古代足球被稱之為“蹴鞠”,盛傳于民間。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足球運動已經成為全世界都在進行的一項多人組織對抗體育運動。本文便以足球為研究主題,對足球的運球技術和訓練方法進行研究,并提出些許建議,期望能夠與同行相互探討。
【關鍵詞】足球 ?運球技術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64
足球于19世紀成為歐洲等國家的主流體育運動,并得到了持續性發展。足球運動的核心在于對抗,這對球員的身體素質、個人能力、體育素養等都具有極高的要求。足球運動中的核心技術是奔跑、運球、轉身、鏟球等,而運球技術是最能展現運動員基本功,良好的運球技術能夠幫助球隊得分。因此,日常訓練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協調性,提升運動員的運球能力,幫助球隊獲取高分數,贏得勝利。
一、運球技巧概述
運球是指運動員運用內外腳背的力量把足球控制在自己身體范圍內,讓足球能夠根據身體的活動而活動。運球技術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對運動員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且在運球過程中為了不讓對方從自己的腳下搶球,精神還需要高度集中,既要避免別人搶球,又要眼觀六路將球傳遞給隊友。同時,在運球過程中對足球控制方向、速度也極其重要,這也是運球中的核心技術。優秀足球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點射能力較強,能夠幫助團隊贏得比分。在賽場上運球并突破對手的包圍,牽制對手并將球傳給隊友,從而獲得分數。
二、運球技巧的訓練策略
(一)正腳背運球
1.技術要領。運動員正腳背運球時身體需要放松,且身體虛略微向前傾斜,兩臂自然擺動,讓身體保持在平衡的狀態,避免運球過程中自己被球卡到摔倒。奔跑步伐幅度不宜過大,避免足球被對手搶或者滑落。運球過程中腳跟要隨時提起,膝關節保持彎曲,腳尖一旦碰到足球時運用步伐和手臂平衡身體,然后運球。
2.訓練方法。顛球可提升正腳背運球能力。訓練時身體要保持平衡,然后開始單雙腳練習顛球,形成肌肉記憶;正腳背運球對平衡力要求較高,所以身體平衡性訓練也必須要增加,讓球員身體能夠形成前傾、手臂自然擺動的運動習慣;運球過程要保持重心平穩,利用正腳背控制足球,在跑動過程中用兩腳交替觸球;傳球能夠為隊友或自己創造良好的得分條件,在訓練過程中需兩兩一組,保持20m距離進行傳球練習。
(二)外腳背運球
1.技術要領。內外腳背運球方式較為相似,但也細微之處也有不同。首先,跑動過程身體需放松并保持前傾;帶球時運球的腿關節需保持彎曲形態帶球前進,另一條腿要做準備狀態,以腳尖內轉姿態做好接球準備。然后在運球向前過程中循環該種狀態。
2.訓練方法。加強腳背和腳心協調度訓練,提升運動員運用腳背的能力。在運球過程中保持左腳運球→腳尖拉球→右腳背送球,反之亦然,左右腳重復練習形成肌肉記憶,提升運球能力;慢速運球需利用腳背控制足球,有腳尖將足球控制在自己身體周圍,讓足球和身體處于合二為一。平時訓練可采用“面向墻壁”的方式,根據墻壁回彈找到觸感;或者在運球過程中規定范圍,然后在規定范圍內左右腳背循環交叉運球,提升左右外腳背的足球運球技巧。
(三)內腳背運球
1.技術要領。內外腳背運球雖然有一致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內腳背在運球過程中需要保持內外合一,使用內腳背拉推足球,控制足球。跑動過程中身體需要放松,讓球能夠根據身體的自然轉動而轉動;雙臂擺動要自然,以小步的方式保持身體的平衡;運球過程中提起腳跟,并用內腳尖控制足球外部邊緣,兩腿及時替換,控制足球動向。
2.訓練方法。內腳背運球關鍵位拉球和扣球,所以需對前腳掌扣球加強訓練,通過扣球控制足球走向,讓足球時刻保持在自己身體半徑范圍。訓練需從簡到難,從慢到快,從單腳到雙腳,不斷提升內腳背運球熟練度;圓圈點訓練方式對提升運球技巧有極大幫助,具體方式為:以一步為半徑畫圓,運動員站在圓中心進行左右腳交替扣球,提升運動員的內腳背傳球扣球能力。
(四)腳內側運球
1.技術要領。腳內側運球運動員需采用八字步,腿則保持弓的形狀。運球腳需在運球過程中保持在足球側前方,不運球的腿則要保持彎曲,能夠在對方進攻過程中及時轉身踢球。運球過程中要讓足球跟隨身體進行移動,在推動足球前進時使用腳內側對準足球中心或下方。
2.糾正方式。腳內側運球難度較大,技術性更強,對于球員運球能力和反應的要求較高,一般球員不擅長運用腳內側運球。該種技術的實用性較弱,所以應用過程中會產生錯誤練習。為防止練習中的錯誤方式,需要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對球員進行慣性聯系,提升球員腳內側運球能力。該技術主要運用在對方鏟球或運球人被對方包圍時,運用過程中不僅要保持腳力,還要注意周圍情況,所以需要提升球員的觸感,加強感應力訓練。
3.訓練方法。腳內側訓練時,球員要保持弓形狀態,雙腳分開,給予運球足夠的空間。雙腳分開的寬度要與肩寬一致,然后進行切換運球的巡禮,比如原地撥動足球、前后移動足球等,提升球員反應力;腳內側訓練注重觸感,所以需要增加轉圈和撥球訓練,提升球員控制足球的基本能力。好的技巧一定時通過反復訓練而得來的,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練需要根據球員短板指定基礎訓練計劃,全面提升球員能力。
三、結語
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足球運動已然在我國成為全民運動,同時我國足球也開始在國際上頗具影響力。但是,就比賽成績而言,我國足球確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提升球員們的能力,必須要從基礎開始做起,提升球員們的基礎實力,讓球員們能夠在持續的訓練中不忘初心。另外,要提升球員身體素質,讓球員能夠在高強度的競賽運動過程中擁有良好的體力,來展示對手,提升球員在球場上獲得分數的能力。日常訓練過程中必須要以基礎作為重點訓練,然后在提升球員基礎能力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踢球技巧,然后在賽場中不斷突破自己,戰勝對方,為國爭光。
參考文獻
[1]程萬軍.淺談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訓練的方法[J].民營科技,2017(3):227.
[2]藺紅偉,李立峰.大學足球教學訓練教學方法的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59,61.
[3]魏家鵬.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與疲勞消除方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