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鑾
中圖分類號:G807.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10-023-01
摘 ?要 ?德育是體育教學的應有之義,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專門強調要重視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因此,本文就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具體思路,即基于行動體驗進行德育滲透、借助及時矯正進行德育滲透、通過情景設置進行德育滲透,以期能夠為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德育 ?體育教學 ?中學體育 ?教學實施思路
德育本就是體育教學的應有之義。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曾專門強調“要重視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痹谶@里“野蠻其體魄”指的就是要發揮體育鍛煉的強身健體功效,通過學校體育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拔拿髌渚瘛?,指的則是要發揮體育活動的德育價值,借助學校體育教學實施德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那么,具體到中學體育教學實踐而言,應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呢?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幾點具體思路。
一、基于行動體驗,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基于行動體驗,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能夠有效規避空洞說教,不切實際的做法,增加說服力,提高德育效果。例如,在教學中一味對學生說教,要求學生要吃苦耐勞、頑強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等,學生往往“左耳進右耳出”,聽是聽到了,但卻很難切實體會和真心認可,德育效果差強人意。
但如果教師能夠基于行動體驗,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則會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以筆者開展的教學實踐為例,中長跑一直是很多學生抵觸和抗拒的項目,有些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堅持下來,往往會在開始跑之前就教育學生要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到底,但效果并不理想。筆者在組織學生進行中長跑練習時沒有這樣做,而是告訴學生在跑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極點現象”,并告訴學生什么是“極點現象”,向學生詳細講述了出現“極點現象”時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和表現,還和學生一起討論了應對“極點現象”的方法和策略。在學生開始跑之后,筆者密切觀察學生的狀態,一旦發現有學生出現“極點現象”就在旁提醒和鼓勵,陪伴學生一起克服困難。而在學生最終堅持下來,到達終點,歡呼雀躍時,則適時引導學生梳理自己遇到困難、克服困難的整個過程,幫助學生在行動體驗的基礎上切身體會堅持和拼搏的重要性,從而實現德育滲透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既避免了教師的空洞說教,同時又讓學生真正有了認可和共鳴,達到了“行而后悟”的效果。
二、借助及時矯正,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生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感知記憶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即通常在事情發生之后的25秒內個體的短時記憶能力最強,對事件的印象也最為深刻。事情發生30秒之后,個體的感知記憶能力會迅速下降,與事件相關的細節也開始逐步淡忘,并且時間越長,淡忘的內容就會越多,記憶的效果也越差。所以,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教師應注意及時矯正的重要性。如果發現學生出現了錯誤的做法或不良的行為舉止,那么就要及時抓住這一德育教育突破口,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
例如,教學比賽是學生普遍喜歡的一項內容。筆者在教學中也會經常通過組織教學比賽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練積極性。有一次在教學中,筆者將全班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組織開展了“足球循環賽”。但是在比賽時發現,由于每次能上場的學生人數有限,所以有幾個小組為了贏得比賽,每次只讓固定的幾名足球技術水平高的學生上場,有些學生雖然對比賽非常感興趣,但卻由于技術較差始終得不到上場的機會,只能在一旁坐“冷板凳”。在發現這種情況以后,筆者及時喊停比賽,并詢問是否有人知道“參與比取勝更重要”的體育精神,并讓學生講述了自己對這一體育精神的理解。然后又接著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的隊友非常想參加比賽,但技術水平卻較低,我們應該怎么做?”通過這一系列的引導和探討,學生不但認識到了自己之前的錯誤,還在后續的比賽中主動鼓勵本組技術水平較差的同學上場比賽,并為他們吶喊助威。上述德育案例之所以能取得理想成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筆者在發現問題之后,及時對學生進行了引導和矯正。
三、通過情境設置,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除了行動體驗和及時矯正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設置的方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設置需要相互協作的教學情境來起到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的目的;通過設置需要幫助他人的教學情境,起到培養學生助人精神的目的;通過設置需要相互競爭的教學情境,起到培養學生競爭精神的目的等。這些都是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可行性策略,教師可靈活選擇和應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是中學體育教學的應有之義,也是中學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教師應將其重視起來,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李龍江,袁玲玲.立德樹人視域下五年制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德育路徑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20(12):10-14.
[2]李建濤.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德育評價量表構建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