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罡
【摘 ? ?要】快樂教學法就是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實現在發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實現書本內容的進一步生活化,為學生創設自由的意境、愉快輕松的學習氣氛,使學生飽嘗愉快的學習。
【關鍵詞】快樂學習法 ?培智數學教學 ?實際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8.063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如何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壓力,保持健康的情緒是現代人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大問題。同樣,快節奏、高負荷的學習壓力同樣出現在學生身上,被動的學習、思想偏激、心理扭曲等問題日趨嚴重,許多同學產生厭學、逃學的情況,失去了學習應有的熱情和創造力,所以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需要千方百計的讓孩子快樂,教育孩子以一種積極樂觀、開朗豁達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因此,創建一個有活力的數學教學課堂,采用快樂學習法進行學習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一、轉變認識,與學生平等交流學習
傳統觀念認為師生關系是從屬關系,學生服從老師是天經地義的。因此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苦熬了,首先要給學生人格上、精神上創造快樂。教師要更新觀念,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要有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要讓課堂出現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場面。老師在教學中打破陳規,允許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插嘴”,讓課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些“紀律”,使學生自覺地參加到課堂教學討論當中,暢所欲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是教師、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和諧的交互活動狀態,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
在對待特殊孩子的數學教育上,更需要注重孩子的感受。教師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學習樂趣,可以孩子進行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小目標,通過教師的親切鼓勵,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擁有信心,努力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如,在教學數學圖形角度度數這一節課時,課前讓學生準備任意一種三角形,讓同學進行“你說我猜”的小游戲,讓學生說出三角形中兩個內角度數后,老師猜剩下一個角的度數,這讓學生感到很新奇。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使這些特殊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聽老師講課,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發,優化學習效果。
二、拋開包袱,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在許多人的認知當中,總覺得老師是課堂的主人,所有的事情都要聽從老師的指導。實際上,學生作為被教育的對象,才應該是課堂的主體。評價一堂課成敗與否的標準,不是看老師教的怎么樣,而是看學生學習的結果怎么樣。如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調動或者根本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活動,也就不會讓學生體會到課堂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愛學、樂學,使學生的活動多樣化。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學習愿望的激發,并能使學生夠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在充分、全面的活動中受到教育,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在快樂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學習三角形內角的知識點時,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對三角形進行測量,拼裝,發現規律并進行總結。教師依據學生總結出的規律,進一步提出相關問題,比如,以直角三角形為例子讓學生繼續在內角和的這一規律上進行研究總結,學生很容易發現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和等于90度,從直角三角形延伸到鈍角三角形的提問,學生進行思考總結后思索又會發現鈍角三角形兩銳角和一定小于90度。使經常學生處在這種判斷、推理、比較、概括、歸納的思維活動中,而不是一味地依賴于老師單純的講解,他們會感到數學思維的邏輯力量,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突出學生作為數學課程中的主體地位。
將實際生活聯系到數學教學當中,是通過將數學問題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聯系起來,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孩子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主人,為了增強學生的節水意識,可以設計關于節水方面的例題,例如,每戶每月的用水量不超過5噸時,水價是每噸是12元,超過5噸時,超過的部分每噸按1.8元收費。在同樣的條件下讓每個學生觀察一下自己的家庭用水量為多少,并計算自己家的水費每個月是多少,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
三、注重細節,快樂教學存在于教學過程的每一步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快樂教學應該貫穿于教學當中的每一小步。快樂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通過智慧和耐心,通過認真挖掘學生的心理活動,清楚的了解學生真正喜歡什么、需要什么,用心思考如何通過細節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課堂的生動在于學生的生動;課堂的精彩,在于學生的精彩。作為老師,需要用心去創造生動、塑造精彩,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中快樂學習。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學好數學對學生本身、對社會乃至國家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經常性的將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課堂上用古今歷史上的數學家所作出的成就對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如,在課堂上介紹陳景潤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所獲得的巨大進步以及對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讓同學感受到學習數學所帶來的自豪感,以此來激勵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
根據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可以在開展趣味課堂,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明7暗7”的游戲,班級的同學圍成一圈依次報數,遇到7、17、27這一類帶有7的數字要喊“過”,遇到7的倍數如14、21等,要報出這個數字的下一個數字。如:輪到一位同學說21,那么他應該報出22這個數字才算正確,說錯的同學可以表演一個節目。在這樣簡單輕松的游戲中,學生可以在愉快的環境下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數學思維的敏捷性,也可以真正的做到將快樂學習法融入到數學教學當中。
四、結束語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數學枯燥無味,不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需要,而通過將快樂學習法運用到數學教學的課堂當中,使數學教學不再是枯燥無趣的,提高了課堂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汲取知識,在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師生的關系變得融洽,教學質量也大大的提高了。因此,現代數學課程的教學需要繼續貫徹快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