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絨
【摘 ? ?要】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研究過程中,應該加強對于合作教學模式的研究能力,通過有效的開展合作教學,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在進行教學實踐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多元化的合作訓練,從而才能不斷提高合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合作學習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44
新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為主,科學的建立更加高效的教學課堂,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進一步研究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利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能力,基于此,下面結合教學內容,充分探索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對策。
一、開展多元化的合作訓練,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很多小學生之所以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并且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習慣。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地以科學、合理的心態與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時在合作訓練中,引導學生彼此幫助,共同進步,為學習遇到的困難積極找尋合適的解決方案,增加同學間的交流和互動,以此奠定數學基礎,從而提升學生合作交流間的效率。比如,在“三角形的面積”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先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并以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就能夠很輕松地掌握關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知識。然后數學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嘗試推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關鍵,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經過思考分析,最終推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采用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習,既能夠在合作交流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利于學生打開學習的思路。
二、激發合作興趣,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數學教師若想要保證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就要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中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一度使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枯燥、單調且無趣,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提不起絲毫興趣。所以,活躍數學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成為了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并且,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也是學習數學最為關鍵的一步。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數學教師應適時地向學生滲透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要善于發展學生的愛好以及興趣。興趣,是學習小組間重要的橋梁,也是學習小組合作的根本。學生與學生之間只有產生了一樣的興趣愛好,學生才會對接下來的合作學習抱有期待和興趣,才會以最好的狀態加入到小組合作的學習中,也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為真正實現學習小組的合作與交流,數學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在學習“小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先帶領學生感受小數知識的魅力,再為學生分組,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的方式共同學習,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合作的意識。在小學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識后,小組間的合作學習效果才會更加理想。
三、通過合作解決疑難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由于大多數教師還沒有及時轉變傳統教學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依然還在用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無法在課堂上表達出自身的想法和觀點,依舊在被動地接受新知識,這就直接禁錮住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思維邏輯能力。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通過合作學習小組的方式展開學習,通過討論共同解決在數學中所遇到的困難,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解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多學生在接觸新知識點的過程中,更偏向于聽教師的講解,就造成了對新知識的了解不夠透徹,甚至完成作業也是極其困難的。數學教師與其讓學生通過教材學習,還不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以合作交流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成長,既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教師提出問題:明明今年12歲,但是他一共才過了3次生日,這是為什么?數學教師可以就這個問題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一起進行討論,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最終獲得正確答案。最后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小組的討論過程和解題步驟,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學習任務分工明確,巧妙設置問題
數學教師想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那第一步就是要保證課堂中的學習氣氛以及課堂紀律,制定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規章制度,明確學習任務及目標,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因此,數學教師在說明這些規則時,必須將學習任務、內容和相關的規則講解的事無巨細,盡量地將責任細化,學習任務分配地均勻、合理,防止部分學生因壓力過大而產生厭倦的心理。為確保學生能夠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數學教師可以在上課初期提出思考問題,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討論中大膽探究,快速找到解決辦法得到正確答案。比如,在練習計算圓柱表面積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畫出圓柱,組織小組間的競賽,看哪組的計算又快又準,這樣的練習方式既能夠加深學生對計算公式的印象,又能夠促進小組間的合作交流。
五、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學習模式,才能有效地進行實踐應用。通過以上分析,提出了具體的應用方法,希望能夠不斷提高小學數學合作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正保.談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81.
[2]王忠喜.“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57-158.
[3]黃璜.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