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操
【摘 ? ?要】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一直都是一個教學重難點。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身心發展不夠成熟,難免會出現一些英語學習上的問題和困境,需要教師及時發現并給予解決問題的措施。本文旨在探討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英語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149
很多家長已經看到了英語對于學生在以后學習中的重要性,嚴苛要求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為孩子打下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再加上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教學要求,二者加起來的學習強度已經超過了學生所能承受的學習范圍。久而久之,對英語越來越產生抗拒情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低。這些是最常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指導和合理的解決。
一、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差距過大,水平參差不齊
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訓練,從小就開始給學生安排強度較大的英語訓練任務,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接受了除學校英語教學之外的專業的英語學習訓練。因此,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教育中特別重視英語學習,而打下的英語基礎較好,英語學習能力也相對于沒有過多接觸英語訓練的學生來說更好一些。而一些學生由于家庭教育忽視英語訓練,并沒有對學生進行額外的、專業的英語培訓,導致英語學習的基礎能力與其他學生有較大的差距。而在小學教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根據班集體中整體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學習能力進行教學的。也就是說使用的是統一的教學方式,練習的是統一的教學材料。這對于英語學習水平較低、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很好的趕上整體學生的英語學習速度。久而久之,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種負面的壓力,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學生英語學習習慣沒有培養起來
小學生比較貪玩,將更多的休息時間用于游戲等娛樂方面,將更多的精力耗費在了娛樂上。而英語學習又是一個非常注重積累的過程,尤其是小學生學習的英語內容中,最基礎的英語單詞練習和背誦以及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等都是需要長期的訓練的。而小學生在這些方面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花在英語單詞學習和英語口語上面的精力非常少。如果沒有教師和家長嚴格的督促,很多小學生是不會自覺主動學習英語的。
(三)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
小學生當前的口語表達能力是相對較差的。一方面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影響,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很多家長并沒有養成講英語的習慣,也沒有下意識地讓學生培養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多數時候,家長借助的是電子設備、平板等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訓練。但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學生主動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和習慣還是沒有培養起來。另一方面,在傳統的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放在一個重點教學位置,可以說多數是針對理論知識和平時的考試考點知識為教學的主要對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訓練。
二、如何解決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利用分層教學法促進不同英語學習水平的學生共同進步
不管是針對英語基礎好、口語交際能力強以及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牢固的、相對優秀的學生,還是針對學習較差,學習興趣較低的學生來說,教師都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困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分層教學法,彌補學生英語學習參差不齊的狀況。比如教師可以對整體學生做一個英語成績優良中差的劃分,這里的分層并不代表學生學習努力程度的高低,而是相對于英語學習效率來說的。教師尤其要注意不能讓學生產生教師產別對待學生的誤解。所以,利用分層教學法,教師可以對基礎較差、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合理的布置一些基礎英語知識訓練任務,從最基礎的英語單詞甚至英語字母等開始彌補。對英語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提高學習任務的難度和強度。在基礎較差的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語學習知識之后,教師還應該相應的提高學生現有的英語基礎,讓整體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并逐漸縮小不同英語學習水平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
(二)通過督促和練習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
針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較差,英語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培養起來這一問題,教師應該使用基礎的兩種教學方式。第一種是通過教師自己嚴格的督促和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威嚴性和教學引導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布置每日針對小學生的英語短篇小閱讀。通過篩選或自己設計,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英語文章,并通過閱讀培養起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每日記憶單詞,記單詞并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讓學生堅持每日背誦和記憶。另一種方法是,針對學生現有的、不良的英語學習習慣,教師應該嚴格的督促并要求學生堅決改正不良習慣。比如在背誦英語單詞的時候,學生容易分心并且中途放棄。還喜歡用手機等工具查閱單詞意義,而不去自覺地查閱工具書尋找單詞含義。并且許多學生利用手機進行文章抄襲和搜題,針對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敷衍搪塞的完成。這些都是學生存在的不良的英語學習習慣,教師應該予以重視,并勒令學生糾正。
(三)運用鼓勵教學法促進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針對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差,英語口語練習較少的問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以及課后的休閑時間這兩個途徑,培養學生主動說英語、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就盡量使用英文與學生對話,當然這些英文是最基礎的、最簡單的英文。比如上課時間,教師可以教學生如何與教師問好、如何打招呼或者談論天氣、心情等簡單的句子。通過這些簡單語句的溝通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生活中,教師可以密切與家長配合,讓家長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娛樂游戲中堅持說英語。
總的來說,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終還是要依靠教師來解決,不管是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教師都可以從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源,去探索解決的策略。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特別注重觀察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針對層出不窮的英語學習問題,教師要及時的探索解決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英語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祁云.分層教學方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34):238-238.
[2]石嬌.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培養策略之我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000(004):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