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持續,高中英語教學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從原來的“照本宣科”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其關鍵就是“學生能力培養”。本文就圍繞高中英語教學,試著去闡述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策略,為學生的成功、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語言運用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013
近年來,我國教育正處于不斷推陳出新的發展時期,新課程改革明確了“學生能力培養為主”的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教師除了要利用好課本來向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傳授之外,還要更多地去考慮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問題,開始對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進行重點培養。
一、高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
英語教學的重點在于“教學”,而“教學”可拆分為“教”和“學”兩個部分。在傳統教學中,我們對教學關注的側重點是“教師實施的‘教’”,追求教師以教材為基礎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基本不會去關注“學生的‘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長期處于較低水平。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問題,“學生能力培養”也就成為了教學的關鍵。
“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給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教學理念正處于轉變的關鍵時期。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高考已不再是教師實施教學的全部,“學生能力培養”轉而成為了教師所要重點把握的關鍵。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務必要堅定“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核心教學理念,開始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新教學模式的探索。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適宜于進行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既要引導學生圍繞教材來學好相關的英語知識,又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運用來進行持續深化的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要講求循序漸進的教學引導方式,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初期應進行積極介入,既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施以適當引導,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等待學生完全熟悉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后,才可以真正放心地將課堂交給學生。
當高中英語自主學習模式完全建立起來之后,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會得以真正確立,整個教學將會以學生為主體而有序進行,從而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將會得以有效培養及明顯提高,進而學生將會極為自然地進入到獲得英語核心素養和英語學習成績雙重提高的良好狀態之中。
二、高中英語教師應創設語言運用環境
英語是一種語言,其最為關鍵的作用就是用于交際交流。在傳統教學中,我們一味地重視英語單詞、語法、句型的教學,而不去創設相應的英語語言運用環境,使得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將會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只能勉為其難的應付各種考試,根本談不上具備了相應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隨著教育教學發展的持續加速,人們已開始更為清楚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生能力培養”也就成為了教學圍繞的重點。
語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運用之上,而語言運用的關鍵在于外部環境。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教材是教師所必須要把握好的重點,但不是教師所要把握好的唯一重點。因此,教師務必要為學生進行語言運用環境的創設,盡量讓學生能夠更為自然地去接觸和使用英語。或許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日常交流中也使用英語,讓學生能夠養成使用英語來進行交流的良好習慣;或許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日常使用的手機、電腦、電視等物品的語言設置為英語,讓學生身邊能夠盡可能多地出現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場景;或許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使用中英雙語來布置班級學習園地、寫黑板報、記日記等,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去運用英語……
當高中英語語言運用環境成功創設之后,學生的語感將會在交際交流中得以鍛煉和培養,使學生能夠更為從容不迫地去面對高考,令學生能夠更為積極自主地去運用英語語言。從而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將會提高的更為自然,進而學生將會迎來英語核心素養和英語學習成績同步提高的雙贏局面。
三、高中英語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語教學要想得以持續穩定地進行下去,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極為必要的。在傳統教學中,我們一直緊緊圍繞教材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側重于學生是否已將教材中的知識予以掌握,根本沒有去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問題進行考慮,整個教學逐漸進入到了“教師努力教,學生學不好”的怪圈之中。隨著教育教學對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人們開始清楚地知道英語教學應重點把握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能力培養”也就成為了教學追求的必然結果。
“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使用工具書”等等,都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具體表現,能夠直接有效地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對高中英語教學而言,課前預習能使學生打好課堂學習的基礎,課后復習能夠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學習的效果,借助工具書可以使學生更為獨立地完成學習。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務必要抓住“預習”、“復習”、“使用工具書”這三點,開始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進行培養。一是,教師需要向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前預習任務,以此來使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得以有效培養,令學生能夠事先就對學習內容有所了解,讓課堂學習效率得以順利提高。二是,教師需要向學生明確課堂學習延伸是極為必要的,通過課后作業的布置來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確保學生能夠成功養成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對所學內容進行進一步深挖,令學生更為順利地進行查缺補漏、鞏固提升、知識拓展,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有效。三是,教師需要向學生強調工具書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來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能夠通過工具書的使用來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當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成功培養之后,學生將會進一步找尋到新的學習路徑,開始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培養及提升,從而學生全身心投入地對英語語言進行學習,進而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英語學習成績提高將會變得更為自然。
“語言運用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關鍵,“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英語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語言運用環境,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進行培養,以此來使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得以有效滿足。唯有如此,學生才會獲得良好的成功體驗,開始得以更為順利的成長,最終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倪娟.重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Z1):59-59.
[2]倪同玲.形成性評價與高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7,No.476(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