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
【摘 ? ?要】愉快教學是搞好小學語文教育的秘訣,其能夠讓情感內容更為自然地蘊藏在字里行間,令學生開始透過文字獲得情感體驗,使學生發自內心地與課本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更為輕松、愉快、自然地學好語文。本文就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愉快教學略作談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 ?愉快教學 ?情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35
小學語文學科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學的實施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需重點考慮語文知識所包含的豐富情感,用情感內容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需在教學中重點考慮情感內容及其相關的問題,努力尋找更好引導學生感受情感內容的方法,將語文的魅力更好地表達給學生。為此,小學語文教學要積極采用“愉快教學”,確保情感內容得以更好體現,用情感體驗來使學生學好語文。
一、良好課堂氛圍營造
傳統教學中,由于教師表現得太過強勢的緣故,學生只是被迫扮演著“配角”。這樣,教師只是簡單粗暴地參照教學要求來對教學進行安排即可,根本不去考慮學生的基礎、學習表現、學習需求等問題,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接收教師“灌”過來的知識,共性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個性沒有得到張揚,導致學生主觀能動性未能完完全全地發揮出來。其實,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動態變化的,若教師和學生都處于不開心的狀態之中,那么整個教學的效率將會是極為低下的,教師并不會用心去進行教學,學生也無心去進行學習;反之,若教師和學生均處于一個相對愉快的狀態之中,那么整個教學的效率將會得以大幅度提升,教師用心用情去進行教學,學生也是全情投入地去進行學習。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夠讓教師用更為靈活的方式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呈現,或是一個用心設計的游戲,或是一個精彩的故事,或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使得良好課堂氛圍得以成功營造,令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足夠好的情感體驗。
我們稍微注意便可發現,新課程標準對“教師與學生是人格平等的主體”作出了強調,表明了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師生之間與生生之間平等對話過程的具體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來設置相應的問題,用問題來確保互動的順利進行,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去構建語文知識體系。因此,教師需把握好“愉快教學”中的“愉快”二字,通過課堂情境創設來實現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能夠置身于情境去展開觀察、分析、交流等一系列學習活動,令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到學習語文是一件極為愉快的事情,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親近語文的情感來。此時,教師才能引導學生去對語文進行更為深入的體驗、探索、感悟,輕松實現在語文知識傳授過程中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目的,為學生學好語文奠定基礎。
二、和諧師生關系建立
學生要想得以愉快學習,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極為必要的前提條件。若學生與教師不能和諧相處,那么就不能與教師進行良好互動,從而對這門學科也提不起學習興趣。我們不得不注意的是,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作出了強調,只有師生雙方建立起良好的互動交流關系,進行有效的溝通、做到理解彼此、注重相互啟發、實現優勢互補,促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將彼此的思想、見解和知識予以分析,確保教師與學生能夠將彼此的情感、觀念和理念予以交流,從而教學內容才會變得更為豐富,進而教學才會進入到一個和諧發展的良好狀態之中。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其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服務思想的樹立,確保教師能夠在教學中盡力對每一位學生做到“熱愛”和“尊重”,使教師用“耐心”、“細心”、“關心”來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服務,令學生能夠從中“感受溫暖”與“獲得鼓勵”。
“愉快教學”并不是教學中的一種表面追求,也不能在短時間內給學生帶來足夠明顯的刺激。在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學習興趣的發現和培養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讓學生開始覺得學習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足夠好的體驗。因此,教師需圍繞好“愉快教學”中的“愉快”二字,通過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來實現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使教學在師生共同參與的促進下變得更為順利,令教師能夠更好地向學生傳遞愛和期待,讓學生能夠更為直接地獲得良好情感體驗。此時,教師才能更為平等地去對待學生,確保學生能夠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自由表達,為學生學好語文創造更多可能。
三、課堂評價機制優化
教學是一個學生最大潛能激發與發揮的過程,需建立在學生對學習產生安全感的前提之上。基于此,教師務必要對評價手段予以正確運用,以便能夠為學生營造足夠輕松、和諧、自然的教學氛圍,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以持續穩定激發,從而課堂教學的效益才能無限趨近于最佳,進而學生語文素養才能夠獲得更為明顯的提高。也就是說,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是極為必要的,其能夠促使教師對學生進行更為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使學生在教學中獲得如沐春風的感受,令課堂教學一直充滿著活力,讓整個教學持續展現出勃勃生機。
“愉快教學”無需刻意追求,或許是一次贊許地點頭,或許是一個鼓勵的微笑,或許是一份潛藏于沉默的關愛,或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等等。在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需把握好評價這一關鍵環節,通過評價來體現前期教學實施的具體效果以及使用評價來進一步完善教學。因此,教師要抓住“愉快教學”中的“愉快”二字,通過多元化評價的實施來實現評價機制的優化,使教師能夠更為客觀、準確、全面、充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令評價能夠成為前期教學完善及后續教學調整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觸到語文知識中的情感內容以獲得最佳情感體驗。此時,小學語文教師才能更為靈活地去安排教學,促使教學開始變得更為立體,為學生學好語文提供更好保障。
總而言之,我們若硬要說語文教學有秘訣的話,那么這個秘訣就是“愉快教學”,其能夠將語文知識中的情感內容更好地呈現給學生,用情感共鳴來使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極為快樂的事情。隨著小學語文愉快教學的持續踐行,教師開始越來越多地強調學生發展的相關需求,學生開始更為積極地去擁抱自由、碰撞心靈、體驗成長、追求探索,語文學習開始成了一件極為快樂的事情,最終學生將會獲得一個美好的童年。
參考文獻
[1]阿爾達克·瑪合孜木.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愉快教育”[C].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
[2]陳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J].未來英才,2016(16):29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