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玉
【摘 ? ?要】作為教師在面對新的教學形式、教學要求時,我們應當借助現有的教學手段,從學生現有的學科學習基礎出發,科學設計貼合學生需求的課堂,從而實現知識教學的高效性,并且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塑造學生對應的知識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69
不論是應試教育體制還是現有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我們基本的知識傳輸依舊是依賴于課堂教學,教師發揮著重要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的知識素養和教學技能,以不同階段所秉持的教學觀念為引導,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實現知識的有效傳輸,并且塑造學生學科素養和對應的學習能力,追尋知識傳承與發展的教學目的。當然,在以往的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符合那個時代的教學要求,就如應試教育在20世紀我國人才緊缺的狀態下,對于理論型人才的培養確實發揮著明顯的作用,但是其在德育、美育等各個方面的缺失,對于學生能力的忽略和興趣培養的忽視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伴隨著教學改革,應試教育最終被素質教育所取代,而原本注重知識傳輸、注重分數呈現的課堂教學要求,也轉變為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理論性,塑造學生主導、主動的課堂,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要求。那么作為教師來說,我們需要做的無非是從自身的觀念轉變出發,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融會貫通以人為本等新的教學理念,并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從而創建一個更為科學、高效的課堂。
本文中我們所探究的是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方法和策略,而從初中階段整體性教學來看,初中階段是學生實現學習態度、方法轉變的關鍵時期,各學科教學中更加強調學生的獨立和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逐步從教轉變為導。也正如素質教育所強調的那樣,數學課堂要實現互動和引導,實現探究和創新,從而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學習能力。而從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學生還存在對教師依賴性較高的情況,并且在未來中考的壓力下,很多教師還會不自覺的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表面上看讓學生學習了更多的知識,實際上卻“貪多嚼不爛”,就以本文中我所探究的數學學科為例,數學原本知識點就相對較難,初中生需要逐步向著抽象性思維、邏輯性推理判斷思維發展,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互動積極性本身就不高,教師一味地“填”知識點,無異于更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課堂教學效率不升反降。所以在當前新的教學要求下,新的教學理念下我們應當如何做好教學轉變,將新的教學模式更為契合的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呢?如何去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弊端呢?以下我就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展開探究。
一、導學與互動,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就如上文所講,絕大多數的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上都感受到難度,所以都會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那么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我們最先要解決的也就是學生內心對于數學的“刻板印象”,通過上課一開始的內容導入塑造活躍輕松的課堂,從導學和互動中引導學生做好思維準備,從而在課堂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首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做好開場白,即課堂導入。對于初中生來說在學習方面還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所以上課一開始,前三到五分鐘學生的整個狀態和思維基本還處在狀況外。此時學科的導入也就至關重要,但是在我看來此時不宜進行新知識的直接導入,避免因為學生聽不太懂而加深對數學的“畏難”情緒,我們可以通過新舊知識的連接,通過學過的知識點開啟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逐步通過例題知識點的增加過渡到所要學習的新內容上,在此過程中不斷地和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注意力和關注度的集中,從而通過課堂的開場白引導學生進入數學學習狀態,做好思維的準備,也“炒熱”課堂氛圍。其次,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采取主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問題解決型學科,而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性,那么一開始的講解需要教師做主導實現知識傳輸,而在此過程中我們要避免學生淪為被動聽課工具,所以通過互動尤其是問題的互動,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解答,從而鞏固開始營造的積極氛圍,并從互動中引導學生思維的深入,實現新知識的高效導入。
二、探究與啟發,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課堂導入的下一步就是啟發和探究,從而讓學生逐步深入數學知識,并且學會主動探究,尤其是嘗試離開教師獨立思考和學習。首先,在課堂步入中段后,基本的知識點導入完成后,我們本身“教”的角色就開始向著“導”的方向轉變,例如,嘗試改變原有基礎性例題的講解,從而增加思維的“拐點”,讓學生在基礎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實現思維拐彎,深入思考的同時作為教師我們給出提示和點撥,幫助學生更多面性的掌握知識點的運用和變形,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也避免增加難度導致學生積極性降低。其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還要做好教學探究,探究可以和此部分中提到的啟發同時進行,也就是增加知識難度和復雜度的同時,可以讓學生以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團隊合作共同解題,在此過程中學生思維的交互更有利于實現解題角度的創新,同時不受教師約束的學生更容易在學習上呈現出更大的學習積極性,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好課堂點撥和答疑
課堂教學不可能只限于知識學習,還要留有檢測和鞏固的空間。那么在課堂最后十幾分鐘內,我們要做好點撥和答疑工作,實現教學鞏固。首先,在課堂最后我們要針對重點內容做好鞏固和點撥。從課堂互動中我們就基本能夠總結出幾個學生學習上的難點,再結合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點,可以融入例題,或者以已有的例題為著力點,再一次鞏固和點撥其中核心的部分,提醒學生的易錯點,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其次,課堂教學中我們還要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做好個體性答疑。鼓勵學生提出課堂互動和自主探究中的問題,然后針對性的給出解答,在此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當然答疑還可以延伸到課下,借助線上互動教學平臺等,繼續給出輔導。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教師,我們最主要的是跟緊教育形式,將素質教育所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并且結合學科特點,結合學生表現和需要做到具體模式具體應用,從而實現教與學的完美契合,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就隨之呈現。
參考文獻
[1]陳穎.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2015(10):130-130.
[2]劉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有效探討[J].知識文庫,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