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抗
【摘? ? 要】本文通過“提升小學教學階段班主任的自身修養”以及“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兩個方面來開展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學,提升學生修養。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德育修養?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18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引導者和帶領者,在學生面前起著模范和榜樣作用。想要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培養出高尚、健全的人格,班主任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班主任應該通過其自身的言傳身教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一、提升自身修養,言傳身教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在開展小學階段的教育活動時,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班級學生的個人思想品質以及行為習慣以重要影響,學生在這個階段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模仿班主任的行為養成的。因此,如果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班主任能夠具備相對優良、美好的道德品格和行為規范,那么與之相對的,班級內的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活動都有一定的道德品格,起碼不會出現打架斗毆、言行無狀等不良情況。因而在小學教學階段,作為小學班主任如果想要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那么端正自身的言行舉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作為榜樣和引導者的小學班主任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言行舉止,才能夠正確引領、指導小學生的日常行為活動[1]。同時,小學班主任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還應該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通過模范作用、榜樣行為、以身作則來影響學生三觀的培養和未來的成長。
例如,獨立自主意識是一個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做什么,在哪里,生活的怎么樣,具備獨立自主意識都是一個人前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如在平時生活中,班主任可以刻意培養孩子們睡醒疊被子的習慣。小學班主任可以在授課結束后,詢問孩子們在家是否有起床之后疊被子的良好習慣:“想問一下有沒有哪一位小朋友在起床之后會把自己的被子疊起來呢?有的同學請舉手。”然后在學生們進行回答后,班主任可以表達出“早上起床要整理床鋪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并且認為只有在起床后能夠自己整理床鋪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的想法和觀點。通過這種方式,小學生就會在大腦中形成“早上起床之后要疊被子”這樣一個概念,然后班主任再適當地和學生進行對話:“有沒有哪位同學知道為什么說早上起來要疊被子嗎?”學生就會回答諸如“疊了之后看起來很干凈”、“因為媽媽起床后會疊被子”、“疊被子是好孩子”等答案,班主任在對這些回答進行肯定后,可以告訴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被子不能都靠爸爸媽媽來整理,應該學會自己動手?!边@樣,在學生明白了道理后,就會聽從班主任的話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
二、加強人文關懷,關愛學生
正因為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對于有一種近似于盲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在小學階段,作為班主任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關注,不因為學生的年齡而產生懈怠的心理,從而為學生樹立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得到正確的道德品質地滲透和培養,進而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自身競爭力。但在這個過程中,正如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是作為班主任需要進行重點關注和把握的,只有把握好每個學生的差異,才能營造出和諧的教學氛圍。而對于學生來說,能夠對其產生較大影響的就是家庭環境。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都不一致的且相對復雜,因此班主任如果想要順利地開展小學道德教育工作,就必須要求班主任具有崇高的人道主義情懷,在班級中做到不偏不倚,不因為學習情況、家庭等因素對學生抱有偏見,能夠平等地給予班級中的所有學生關懷和愛護。作為小學教學階段的班主任,只有真切地關懷學生,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雙向互動關系,才能不浮于表面,做到在根本上減少學生對于班主任的距感離,進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并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效益。
例如,在班級中,存在一些留守兒童,由于學生家長外出工作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導致長期不在孩子身邊,致使學生缺乏父母關愛,而正因為愛的缺乏,這些學生的內心感情相對于他人來說更加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幫助、教育這部分孩子時應該盡可能地展現出自己對他們的愛護之意,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安撫下放松下來。與此同時,小學班主任在與這部分學生進行相處時,應當適當地對他們表達出自己對于他們的期望,并讓他們接收到對他們的希望和肯定:相信你們能夠做到、你們也是優秀的學生。從而利用適當的鼓勵以及表揚等積極的行為和態度來激發這些學生身體蘊含的潛能,并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讓孩子們走出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而出現的自卑感和無措感。而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除了要和學生進行積極、正向的交流外,班主任還應該同時顧及學生的家長,與學生家長開展積極的溝通和交流,讓家長能夠充分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和狀態。因為在開展道德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所產生的影響與班主任帶給學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也是不可代替的,作為小學班主任,只有做到將學生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地進行結合,讓兩者能夠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達到相輔相成、相互影響,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2],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未來接班人。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對于學生的引導、帶領的支持作用,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培養優良品格和健全的三觀。同時,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積極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并積極聯合學生家長,開展德育工作,以期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譚雙.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6(3):7-7.
[2]周明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科教導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