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 ? 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求必須“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高校管理干部在實現高校民主管理、科學管理和依法管理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高校管理干部理想信念的價值引領對髙校科學管理與持續發展顯得至關重要、迫在眉睫。
【關鍵詞】價值引領? 高校? 管理干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58
一、高校管理干部在促進高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地方,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踐行高等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除了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外,還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干部隊伍,這既是保持高校干部隊伍純潔性的內在需要,也是提升髙校管理質量的必然要求。
二、新時期高校管理干部隊伍思想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于2014年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在四川省隆昌幼兒師范學校基礎上升格為以培養幼兒、小學教育師資為主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在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日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日益健全、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學校管理干部隊伍特別是在思想狀況方面也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理論學習不斷強化深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囫圇吞棗、流于形式的現象。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利用間周一次的政治理論學習、業務知識學習、校報校刊、宣傳專欄、發放匯編資料等傳統學習載體及校園官網、微信微博、“學習強國”等全媒體全方位、多層次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干部教職工采取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知識水平。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地不斷推進、高校體制機制改革地不斷深化、學校發展規模地不斷擴大,加之黨的十九大后職業教育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學校行政事務日漸繁雜,管理干部一方面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各種崗位職責賦予的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學校組織的各種政治理論學習,導致在理論學習上顧此失彼,不能靜心、全心、舒心地學習,出現學習不深入、領悟不深透、理論指導實踐不全面等現象。
第二,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完善,但高校重教學科研、輕管理的傳統觀念讓管理干部隊伍存在不穩定隱患。升專以來,學校制定了《干部選拔任用辦法》《干部考核辦法》《職稱評審辦法》等與干部職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各項制度,為管理干部職務晉升、業績考核、職稱評審等搭建了平臺、提供了條件、指明了方向。但在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特殊環境中,與專任教師相比,管理干部的工作業績往往容易被忽視,在職稱評審時也處于弱勢,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到高校管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高校的管理效能。這導致高校普遍存在著“想當專任教師不想當管理干部”的輿論怪象。
第三,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能力和功能不斷提升和健全,但管理干部社會地位并沒有得到相應的認可。本著“一切管理工作都服務于教育教學”的理念,管理干部在自身崗位上創造的工作業績都是為了提供后勤保障、制度保障、經費保障等,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中心工作。但從高校自身群體結構和部分教職工觀念上看,管理干部與教學科研人員之間在學歷水平、專業知識深度,甚至是收入水平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容易產生管理工作中的溝通障礙,也容易不被理解和認可。
第四,管理干部隊伍存在著不穩定性、流動性較大及缺少職業幸福感現象。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學校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一方面,學校對教職工包括管理干部職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更多的優秀青年才俊慕名而來到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求職,這使得學校近幾年來吸納了很多外地高知青年。與此同時,由于工作、家庭等其他主客觀因素,青年人到學校工作穩定性較差、流動性較大,導致部分管理干部扎根學校、奉獻學校的精神不能得到長期的延續和延伸,不利于學校的長久持續發展。加之部分管理干部的期盼和訴求沒有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相一致,在大力倡導奉獻精神的同時,忽視精神追求與物質需求,在一定程度影響管理干部的職業情感。
三、培育高校管理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價值引領的有效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高校必須立足實際,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干部提升綜合素養,不斷提高創新力和執行力,同時,高校也應為干部提供干事創業良好氛圍,使高校管理干部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上始終保持思想上和行動上的高度一致,為更好地服務高校發展、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保障。
(一)健全制度機制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建立健全制度為契機,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必要途徑。一是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辦法》《教職工政治學習制度》《職員行為規范》《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分類抓好干部、黨員、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進一步引導干部增強學習的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二是結合學校實際,修訂《職稱評審辦法及評審標準》《績效工資實施方案》等,為管理干部提供思政和高教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通道,打破原有“一刀切”、“一貫式”職稱評審體系,按照“突出崗位、按崗取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通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學校特點的收入分配新型模式和競爭激勵機制,在職務、職稱、定崗定級等方面公平對待,有效提升管理干部工作積極性。三是建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廣泛開展“踐行十愛,德耀甜城”、誠信感恩、愛校榮校、師德師風等主題教育活動,依托張大千紀念館、范長江紀念館、隆昌石牌坊等建立教育實踐基地,引導管理干部增強職業榮譽感,并將職業榮譽感轉化為工作和生活中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二)注重以文化人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打造師表特色校園文化,引導干部傳承學校“嚴實勤”精神,秉承“兩代師表、仁愛篤行”校訓,打造“志趣高雅、談吐儒雅、舉止文雅、形象優雅”校風,為廣大師生“樹魂、立根、打底色”,深度厚植愛校榮校興校情懷。利用宣傳專欄、主題黨日活動等廣泛開展宣傳先進、學習先進活動,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中引導干部踐行“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好干部標準。通過教師風采大賽、評選“優秀管理干部”“優秀黨務工作者”、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等為管理干部創造實現價值和展示成果的機會,在高校中營造尊重管理干部、認可管理干部、以爭當管理干部為榮的良好氛圍,真正做到以文化人。
(三)實施人文關懷
制定《開展干部全覆蓋談心談話工作方案》,采取“一對一”面談方式,對管理干部的理論素養、思想狀況、廉潔紀律、事業規劃、履職責任等進行引導培養、指導關懷,凝聚廣大管理干部奮發有為、積極進取,團結拼搏、鼓足干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和砥礪奮進的良好風貌。利用校領導接待日、工會活動等,對管理干部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特殊困難問題,如職工的婚姻問題、子女上學問題、青年職工住房問題、職業規劃等進行分類整理、交心談心,通過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開展聯誼活動、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等,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強化溝通協調,爭取盡早解決,切實提升管理干部在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家庭的幸福感和歸宿感。開設法律援助中心、心理咨詢室、健身房等,維護教職工尊嚴和合法權益,關心關注職工身體和身心健康,激發工作熱情和工作能力,用實際行動讓“尊師敬教”蔚然成風。
(四)提升自我修養
管理干部隊伍素質與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等學校能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源源不斷地輸送大批合格人才。首先,管理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育人觀、權力觀、群眾觀,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公仆意識與服務意識,恪守法律、法規與紀律,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筑夢育人使命,充分發揮“蠟燭”燃燒自己,點亮他人的奉獻精神。其次,要把組織培養教育與自主學習提升、業務工作與理論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在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材料、集中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發揮高校管理干部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結合工作實際開展自主學習,實現自我修養的不斷提升,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再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管理干部在履行工作職責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突發應急事件,這就需要管理干部將價值判斷運用到解決實際困難和各種難題之中,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是不斷錘煉意志、提升品質的過程,管理干部的價值判斷在潛移默化中也得到了強化和升華,從而達到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施志源.高校管理干部價值觀引領研究[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4):0110-03.
[2]李斯.科學推進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9.021.